EP226「網路媒體的陷阱,青少年是否不自知的深陷其中! (上)」by朴世光心理師
Listen now
Description
網路媒體的陷阱, 常讓許多人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除了會讓人在手機上流連忘返之外, 時間就在指縫中流逝之外   也常會將實體與人的互動的情況, 和虛擬的網路社交混為一談,   許多人在網路的世界中, 為了要吸睛,得到更多的關注之外 會特別的誇大自己, 造成許多人的錯覺, 誤以為他人的生活就是如此, 都是充滿美好的生活, 豐衣美食,無憂無慮,常常旅遊等等   長久以往, 會誤認為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如此 也容易造成關係上的表面和不真誠,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容易變成競爭, 而忽略了 真實人際之間的關係互動。   特別是在青少年成長的時候, 正是與他人,同儕建立關係, 如何用健康的意識, 來認識這個世界, 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Episodes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Edward T. Higgins 提出「自我差距理論(Self-discrepancy theory)」,   來說明每個人心中有三種不同的自己。   這三種分別為: 「真實我(actual self)」、 「應該我(ought self)」與 「理想我(ideal self)」。   差距越大,負向情緒困擾越嚴重,   真實我和理想我有一定差距時,自我苛責,容易產生憂鬱情緒; 真實我和應該我有一定差距時,容易產生焦慮感受。 偏偏焦慮和憂鬱又會讓自己的表現更難以達到表現水準, 讓這樣的心理差距成為自己勒索自己的綑綁。  ...
Published 11/24/24
心理學教授Edward T. Higgins 提出「自我差距理論(Self-discrepancy theory)」 來說明每個人心中有三種不同的自己。   這三種分別為: 「真實我(actual self)」、「應該我(ought self)」與 「理想我(ideal self)」。   什麼是真實我呢? 「真實我」是自己心中認定真實的自己,自己對自己的客觀認定。 這也是我們對於自己認識的自我概念。 「應該我」是我們認為自己有責任或義務成為的樣子, 可能是在職場,學校,家中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中伴演或達到 他人認為我們應該的樣子。...
Published 1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