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06日【任平】在“两创”中赓续中华文脉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所孕育的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永远是全体中华儿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 新时代以来,我们坚持“两个结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别开生面,更加生机勃发。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要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赓续,在坚定自信中创造性转化。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中华民族何以创造这一人类文明的奇迹? 千年窑火不熄,“千年瓷都”新生。陶瓷中有答案。 江西,景德镇。 陶溪川文创街区,老瓷厂变身美术馆、博物馆和年轻人的创业空间; 陶源谷瓷源境,“陶瓷+沙画”“陶瓷+大漆”……不同工艺在“百工百匠——非遗传承人孵化基地”碰撞出新火花; 3D打印、激光雕刻助力陶瓷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本地匠人和“景漂”们创办了约7000家陶瓷企业、作坊和工作室……古老的产业在新时代发生神奇“窑变”,把陶瓷这一中华文明重要名片的底色擦得更亮。 “惟我国家,亘古亘今”。 答案在殷墟甲骨文3000多年的文明回声中,在京杭运河新时代的繁华盛景中; 答案在文物资源数字化转化、数字化共享大力推进中,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入实施中; 答案在各民族血脉相融、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会贯通、日用不觉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 千百年来,正是这种文明不可断的信念、薪火相传的使命、“向内凝聚”的自觉,使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而生生不息、牢固凝聚,使中华文明虽迭遭忧患而弦歌不辍、辉光日新。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但这种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这正是中华文脉赓续的重要密码。 “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 “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中国式现代化在赓续古老文明中底蕴更加深厚。 赓续,在坚守正道中创新性发展。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回望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给文物插上科技翅膀,“数字故宫”走进千家万户;从东方美学、传统服饰中找灵感,在当代审美、日常需要中找方向,山东曹县掀起“汉服潮”…… 新时代以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新技术新方式新理念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