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国产双抗,真是一夜之间实现连环爆。就在11月18日,连续两笔BD交易产生:一笔是博奥信就其两种双抗产品达成的交易,一笔是橙帆生物与一家美国生物科技公司总额8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再算上之前普米斯生物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同润生物、礼新医药与默沙东,恩沐生物与GSK等合作,双抗赛道俨然成为新风口。
何以引爆?依沃西头对头击败K药?上半年全球双抗市场规模达到60亿美元?中国工程化能力再次缔造了中国爆款?这些因素或都成立,但更深挖一层,其实是药审改革后构建起的支撑研发创新的生态体系与新药全生命周期商业价值实现间,还未能找到平衡点。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正是中国医药产业升级的体现。在中国完成初步概念验证的新药研发项目,以各种方式被全球医药市场认可,是实实在在的硬实力。
在三一创投创始人尹正看来,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在过去10~15年构建起来的一整套创新药产业生态,不光是双抗赛道,还有ADC、小核酸、小分子药物等领域,使得许多公司得以用相对更低的成本、相对更快的速度,做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管线品种。
双抗赛道为何在今年突然掀起了一股“淘金热”,离不开全球双抗市场发生了几大标志性事件。
制药巨头的双抗业务版图,在2024年迈上了新台阶。
凭借一款双抗,此前困在“老三驾马车”增长乏力困境中的罗氏,又找到了强劲的新增长动力。罗氏眼科药物的一款单抗产品,2023年全球销售额达26亿美元,增幅高达324%,妥妥的新晋“黑马”。强生两款重磅双抗产品已相继获批上市,其中一款联合兰泽替尼头对头击败了奥希替尼,并借此拓展了新适应证。
当下,强生做新药策略中,双抗是其夯实护城河最关键的赛道之一,一面稳扎血液瘤领域,另一面,当强生在自免领域的亮点愈发突出,这家跨国药企也开始争分夺秒探索起了自免双抗产品。无疑,强生正在带动自免双抗潮流。今年5月,强生又以8.5亿美元现金收购了一家聚焦于免疫学的生物科技公司,目的即为丰富自免双抗管线。
更值得注意的是,CAR-T和TCE双抗厮杀格局在今年迎来转折。安进的同款产品在今年获批上市了,这意味着,TCE双抗药物治疗实体瘤,进入到了正式放量阶段。
在原创靶点缺少、基础研究未到位时,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们借助“工程师红利”带来的效率革命,是否是现阶段研发创新比较现实的路径。请您下周一接着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