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人生意義」無疑是現代人相當關心的課題。主持提及「上帝已死」、資本主義、個人主義等時代因素,並討論相關問題是否人類普遍而客觀的心靈渴求。 節目亦探討了「快樂」與「道德」如何構成「有意義」的人生。鄺雋文認為,上述三者都是構成美好人生的必要條件;關灝泉則引用沙特的看法,質疑以上理解忽略了主觀的面向,認為有意義的人生必須由個人決定。 主持點出哲學思考如何有助我們追尋人生的意義。經歷與實踐無疑是重要的,但哲學思考可以引導我們循著前人足跡,反省生命意義,一步一腳印,活出自己美好的人生。 主持: 劉保禧(...
Published 09/03/17
Published 09/03/17
Published 09/03/17
大學的精神是甚麼?張燦輝引用亞里士多德的看法,指出大學的責任在於教人成為自由人和好公民。 談到大學商品化的問題,主持嘗試解釋大學量化審核標準的利弊,而蔡寶瓊則分享她的觀察,指出大學管理層盲目從企業管理借鑑,把本應多元的大學價值削平為一元。 節目最後討論的焦點是價值教育。主持引用倫敦亞非學院「去殖民化」的爭議,詰問價值教育到底應該教育什麼內容。張燦輝重視從傳統智慧借鏡,強調經典教育;蔡寶瓊則提醒,從傳統忽略的視角切入,例如「性別」、「種族」、「階級」等,才能推進社會進步,公義發展。. 主持: 劉...
Published 08/27/17
Published 08/27/17
心靈是甚麼?劉創馥介紹了笛卡兒的二元論,並解釋主張心靈乃非物質事物的理據何在。李偉才隨即指出,現代科學家大都不相信心靈能獨立於物質存在,但他仍認為可保留「心靈」一詞以指稱一系列極複雜的大腦活動。 主持和嘉賓接著解釋了這種笛卡兒式二元論的困難,並探討了各種嘗試取而代之的理論,包括:認為心靈是物理活動產生的副現象,卻不能回頭影響物理世界的「副現象論」;認為心靈等同其物理描述的「等同理論」;認為心靈是物理活動所展現的功能的「功能主義」。 節目最後亦探討了人工智能的議題。李偉才再三強調,我們必須...
Published 08/20/17
Published 08/20/17
本集探討「電影哲學」。 甚麼是電影?黃修平認為,電影的本質,是以藝術的形式重新發現生活,為生活賦予意義。主持則質疑,很多電影美化了現實,只能安慰觀眾。黃修平引用杜魯福的看法,認同電影確實製造了幻象,但這幻象卻是人需要的。 談到電影作為一種藝術,主持引用哲學家 Scruton 的看法,批評電影只能記錄事實,無法成為藝術創作。黃修平則反駁,電影獨有的剪接技術足令電影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創作。主持再引申這種看法,認為剪接亦是電影與小說及戲劇的其中一大分別。 如何評價電影亦是其中一個主題。主持認為電影糅...
Published 08/13/17
Published 08/13/17
20世紀以來,女性主義成為了政治運動與學術思潮的焦點,但批評聲音亦隨之而來。劉璧嘉解釋,只要願意承認女人與男人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應該享有平等地位,就可算是一個女性主義者;但盧斯達指出,「女性主義」成為了某些女性向男人討價還價的口實,爭取的不是平權,而是特權。 在節目中,主持以英國女星愛瑪屈臣(Emma Watson)為例,探索女性主義的「解放」是什麼意思:到底袒胸露臂是身體自主?還是變相順從了男性凝視?劉璧嘉回應,女性主義針對的是不同脈絡下的問題,袒胸露臂所解放的是女性必須貞潔保守的觀念,...
Published 08/06/17
Published 08/06/17
何謂「真相」?李立峯解釋「事實」不等同「真相」,指出事實只是零碎的材料,而傳媒運用什麼語言、選取什麼角度,已經影響了觀眾如何理解真相。 主持談起「中立客觀」的報導原則,嘗試說明中立未必就是客觀;各打五十大板的所謂平衡報導,有時反而損害了報導的完整。譚蕙芸補充,「中立客觀」更成為了高層壓迫前線記者的說法,藉此審查記者的報導。 節目談及早前熱議的「動物傳心」報導,譚蕙芸由此帶出記者所面對的張力:為揭露真相,或要「放蛇」欺瞞涉事單位;要持平報導,面對關乎公眾利益的事件時要有批判性。在探索真相背...
Published 07/30/17
Published 07/30/17
批評資本主義的流弊或已成為陳腔濫調。然而,主持借用「放任自由主義」的論點,嘗試為資本主義辯護:人對自己身體的擁有權確保了透過自己身體所創造出來的財富都歸自己擁有,政府亦無權再分配財富。 施永青點出,企業能夠獲利,除了投資者外,付出勞動力的員工亦相當重要,因此亦有權分享企業的營利。他的「三三三制」分配方式,正為針對這問題而設。 覃俊基從左翼的觀點反駁,指出這種分配方式既要參考勞動者的市場價值,亦保留了資本家與工人的階級分野,無法解決資本主義的根本問題。理想的分配方式分配方式應由所有人平等地共同決定...
Published 07/23/17
Published 07/23/17
今集的主題是「左翼」。 「左翼」與「右翼」源自法國大革命期間議會的座位分佈,梁文道從歷史源流解讀左翼擁抱「平等」的價值,亦體現了推動社會變革的精神氣質。 回到香港的政治脈絡,本集聚焦於左翼與本土派的爭論。主持質疑梁文道傾向道德批判,未有就理念層面指出本土派的問題。梁文道則以「右翼」概括本土派的立場,認為本土派以價值認同界定「香港人」的身份,無可避免地引發排外心態,加劇民粹主義。 節目末段談到公共知識分子的任務。梁文道認為,公共知識分子理應不斷質疑社會現實狀況,亦要警惕各種「藍圖式」的解答方案。...
Published 07/16/17
Published 07/16/17
今集的主題是「關鍵少數」。 甚麼是弱勢社群?吳靄儀和曾瑞明都認為,群體的人數多寡並非鑑別弱勢社群的唯一因素;該群體在社會中有否被歧視才是重要指標。 節目牽涉一些個案,吳靄儀藉此澄清「平等」不等同於資源的「平均分配」,亦應考慮「平等機會」。曾瑞明補充,我們應該辨識每件事件背後有否涉及歧視,但吳靄儀擔心這種做法會上綱上線,哲學的討論與法律的確立應該有所分別。 節目最後談到關心少數權利的理由。吳靄儀認為關注少數權利是維護人的基本尊嚴。曾瑞明則點出,在當下國族國家的處境下,少數權利已成為我們的切身問題...
Published 07/09/17
Published 07/09/17
「哲學有偈傾」啟播以來,與觀眾探討了不同的哲學問題。但到底甚麼是哲學? 各主持對哲學的定義略有不同。鄺雋文引用牟宗三的看法,指出哲學是一種反省的學問,而李康廷則補充,哲學應以生活經驗為基礎作反省。郭柏年反駁說,不少哲學其實與生活經驗無關,如此定義哲學,過於狹隘。 哲學的價值亦是另一課題。關灝泉認為哲學能引導人作各方面的反省,令人生活得更好。李康廷認為哲學會與其他學科互相影響,推進彼此的發展。 節目尾段探討哲學普及的意義。郭柏年提出他的擔心,認為不少哲學思想(如存在主義)不適合普及。鄺雋文回應,...
Published 07/02/17
Published 07/02/17
今集的主題是「美學」。 到底美醜是有客觀標準,還只是主觀感受?主持借用Dennis Dutton 演化論美學的講法,指出人類在基因中已潛藏着審美能力,因此對人類而言,美醜有客觀標準。李康廷則借用文化相對主義的觀點反駁,指出審美能力雖有基因決定的成份,但相同的基因條件,卻可成就截然不同的審美標準。 謝曬皮認為,審美涉及在事物中發現「好」的過程。李康廷則反駁說,這樣混淆了「美醜」與「好壞」兩組觀念;好壞乃道德判斷,但美醜則可與道德無關。 節目末段亦探討了醜的悖論:為甚麼某些電影和藝術品...
Published 06/25/17
Published 06/25/17
今集的主題是「酒與人生」。 酒總讓人聯想到感性和激情,但哲學卻講求理性,兩者是否扞格不入?關子尹認為,哲學雖以理性為宗,但必須有情感的輔助,才能體悟到哲學問題的關懷所在。 關於品酒,畢明認為品味本身無分高低,但學懂品酒,就像開啟了一扇門,讓人有不同、甚至更寬廣的角度欣賞事物。抱持這態度看人生,所謂好的人生亦沒有絕對標準,卻有境界高底。關子尹亦和應說,品酒可有物質(physical)和非物質(metaphysical)的層次之分,倘若能從物質層次昇華到非物質層次,我們更能細味杯酒中的人生苦...
Published 06/18/17
Published 06/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