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移步SINICA
打一星太mean,不过我最多给三星。说实话,袁莉让我对纽时的水准产生了质疑,不过毕竟纽时必须考虑受众的口味,而普通美国读者对中国的看法本来就难免脸谱化,所以纽时用袁莉也许是故意的?我发现袁莉的产出,不论是文章还是播客,二元化(binary)的叙事随处可见( 我没有证据说这源于她本人的思维方式,不过这很有可能 )。比如,她在与金冬雁对谈那期播客的开场白里说“新西兰、新加坡等一度追求清零的国家也早已躺平”,这种不清零即躺平的说法完全忽略了各国各不相同(包括种类、性质和程度)的抗疫措施,严格地说,没有哪个主要国家是“躺平”的,就连美国现在还在用政府资金推广疫苗,这种非此即彼的说法和简中泛滥成灾的自媒体的水准有什么区别?在最新一期的“新新世界”专栏里,她似乎把反对现政权的凯西和“民族主义者”设为两极,仿佛“民族主义者”都拥护现政权,“民族主义者”这个词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按此文字面理解,“民族主义者”指那些反对佩洛西访台的人,难道不会有人既反对一党专政尤其是现政权又反对佩洛西访台无端挑衅吗?在川普上台以来的中美关系之下,难道不会有人既反对中国国内的一党专政又反对美国对华百般打压吗?还是在这篇文章里,“小粉红”就成了“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标签,自然,这个说法是引述受访者,但近日海外多所大学出现了声援“四通桥人”的中文标语和涂鸦,显示反对现政权的中国留学生并不罕见,文章里为何只字不提?公允地说,不明白播客的很多嘉宾都是令人尊敬的学者,比如裴敏欣(尽管他的那一期对谈情绪多于分析)、许成钢、吴国光,不过似乎在代际上都属于60前,近些年涌现出的优秀青年学者如张泰苏(耶鲁法学院教授)、林垚(哥伦比亚政治哲学博士,现任教上海纽约大学)等等似乎都进不了袁莉的法眼(或者是请不到?),大概他们能聊出的内容也不符合她简单化、标签化的叙事偏好。关于不同年代学者的不同思想倾向,林垚的文章提供了很有趣的洞见。 与另一位评论者一样,我也非常强烈推荐英文程度够又抱着兼听则明的真诚态度的同道听SINICA播客,嘉宾质量很高,背景非常多样化,也推荐在推特和clubhouse上关注“Zhengfawei 政法委”,这是由几位研究中国的美国学者创立的项目,定期邀请嘉宾(主要是关注中国的学者、分析家和记者)讨论中国相关话题(英文)。
rumu1117 via Apple Podcasts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0/25/22
More reviews of 不明白播客
主题是好的,请的嘉宾也是专业的。但是作为主持人,应该中立的态度去面对各个国家问题。经常对话的时候,如果有嘉宾表现了乐观态度,主持人立刻反对意见或者发出嗤笑的声音,不专业且有引导性。
简小调 via Apple Podcasts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05/11/23
主持人水平不行 但嘉宾都很有意思 从提供发声平台的角度说是很好的一个听见国内不同声音的播客
luoluobuli via Apple Podcasts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01/05/23
嗯哼
Bill cn via Apple Podcasts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03/13/23
Do you host a podcast?
Track your ranks and reviews from Spotify, Apple Podcasts and more.
See hourly chart positions and more than 30 days of history.
Get Chartable Analyt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