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抗击“埃博拉”前线的日子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嘉宾:杨永峰 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副院长,中国(江苏)援塞拉利昂抗疫医疗队副队长 热播剧《埃博拉前线》以中国医疗队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的事件为核心原型,呈现了那一段艰苦斗争的震撼故事。这个万里之外的疫情援外故事,更牵动着不少南京人的心。剧中,到处能看见南京医护的身影。7年前,埃博拉病毒疫情在西非大规模暴发,夺走逾万生命。最高致死率达90%的数据,让不少人直接将埃博拉病毒定义为“死神”。 离2015年的农历新年还有不到十天,南京市第二医院接到了援塞任务。临危受命,在共计46名队员组建的这批中国(江苏)援塞抗疫医疗队中,有32名来自市二院的医疗人员、感控人员、后勤人员等。经过迅速集结,2015年3月14号凌晨,南京医疗队员们正式踏上与“死神”掰腕子的较量之路。 杨永峰说:面对如此危险的病毒,医务工作者如何确保自身安全显得格外重要。进入病区,医护人员需要穿多达11件的一整套防护服,包括眼罩、双层口罩和面屏、贴身吸汗手术衣、防水不透气的防护衣、3层手套、防水胶靴和靴套等。 穿脱过程每一个环节的顺序都不能错,尤其脱的时候如皮肤触碰到防护服的污染面,就有感染的风险。通过此前严格的培训、体能锻炼以及相互提醒、视频监控等机制,这支江苏医疗队在成功救治埃博拉病毒患者的同时,也是当地为数不多的保持“零感染”记录的医疗队之一。 60多天的援塞,这支医疗队从最高致死率达90%的病毒手中,完成了逆转,不仅成功救治了一名“毒王”患者,更让全部治愈率高达80%,完成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
More Episodes
Published 07/16/24
自工作以来,90后排爆特警王驰共执行排爆任务 500 余次,成功处置各类可疑爆炸物和废旧炮弹 1100 余个,特别是成功处置燃烧弹、航空炸弹等疑难高危特殊废旧炮弹 30 余个。
Published 07/16/24
她从传统铁路“绿皮车”,“焊”到城轨地铁、再到“复兴号”动车组;她从大江两岸,“焊”到塞纳河畔,赢得了“女焊神”称号;她19岁技校毕业进厂,从一名车间工人,成长为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她是电焊女工,她还是“全国劳模”“人大代表”“大国工匠”;
Published 07/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