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本集节目由JustPod与“先生制造”联合制作 - 本集《去现场》为您推荐JustPod团队的最新尝试,我们与知名杂志《时尚先生》旗下新媒体“先生制造”联合制作了一期播客节目,将平面媒体的专题报道以叙事播客的形式推出,用声音重新展示非虚构。 欢迎您使用任意播客应用,搜索“JustPod制造”订阅。 2018年,一首网络歌曲《学猫叫》带来了现象级轰动,仅一年时间便在全网积累下73亿音乐播放量。巨大的收听流量打破了音乐市场的全部原有逻辑,《学猫叫》的创作密码也被一再拆解、批量复制,但与此同时歌曲背后的原唱者却是完全隐形的。 我们找到了《学猫叫》的原唱,从她的故事以及歌曲的走红过程中,梳理神曲是如何被制造的,它又如何重塑了音乐市场。 - 嘉宾 - 刘敏,“先生制造”编辑 - 延伸阅读 - 15秒统治耳朵:算法时代的神曲制造 (公众号:先生制造) - Credits - 策划:谢丁 程衍樑 制作人:Xicvona 声音设计:佳杰 啸天 制作总监:王若弛 - 收听方式...
Published 05/10/21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本集《去现场》的嘉宾在邀约他录音之前,已经很多次被听众提起,希望我可以请他聊一聊。而我尽管之前有几次机会可以跟他私下交流,但还是很想请他上节目分享。他是杨潇,曾先后供职于《南方人物周刊》《时尚先生》,哈佛尼曼学者。这次我们从他即将出版的新书《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聊起,不仅谈到写作这本书的经历与想法,也谈到了非虚构写作。 这集节目也是《去现场》第一季的最后一集,感谢听众的陪伴与支持,第二季会很快回来,我们到时再会。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杨潇,作家、记者(微博@杨潇在西南大后方) 【延伸阅读】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杨潇,单读 之前给【去现场 X 实习生·活...
Published 03/29/21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2021年2月26日,在香港上市的凤凰卫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出公告,宣布从当日起,刘长乐先生已卸任该公司行政总裁职务,仍留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徐威获委任成为公司新任行政总裁。而据媒体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副总编孙玉胜也获任命成为凤凰卫视常务副总裁。很多人把刘长乐的卸任看作这家电视媒体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拐点。   今年3月31日是凤凰卫视成立25周年。我的个人播客《杨一电台》 在五年前,也就是凤凰 20 周年台庆时曾经采访几位凤凰观众,共同回忆这家电视台与我们相伴的时光。本集《去现场》我和同事佳杰重制这集节目,保留五年前节目的叙事形式,对声音设计进行了优化。站在一个重要的拐点,我们也回忆我们五人与这家电视台共同走过的青葱岁月。   凤凰陪伴我们成长,我们也见证着凤凰的成长。为什么爱凤凰、怎样爱凤凰、凤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又因凤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一个媒体与一群人的故事,这是我们与凤凰的故事。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Published 03/15/21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今年是美国作家何伟的《寻路中国》在中国大陆出版十周年。在这本书出版前,何伟以及他的同事欧逸文在《纽约客》杂志上刊发的关于中国的特稿作品,已经通过《读库》及其他个人翻译路径陆续进入中文世界,但《寻路中国》中文版的正式出版所引发的关注与讨论或许是空前。它让更多的中国媒体人了解到“非虚构写作”,以及在西方已经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新新闻主义”风潮,同时也打破了对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与特稿写作的传统认知。   本集《去现场》请来了《寻路中国》大陆译本的责任编辑张吉人,他与我们回顾了这本书引进的始末,以及如何从“单本作品引进”逐步发展成为颇具特色的“译文纪实系列”。他同时会告诉我们一个以翻译作品为主的出版编辑每天的工作是怎样的,还会从出版的视角看中文非虚构创作十年来的变化。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张吉人,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 【延伸阅读】 《末日巨塔——基地组织与"911"之路》(初版名为《巨塔杀机》)   《寻路中国 : 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江城》  《打工女孩...
Published 03/09/21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Published 03/01/21
各位《去现场》的听友牛年快乐!农历新年后的第一集,请来了前凤凰优悦广播U Radio主持人朱鸣岐。九年前,伴随着港府推动数码声音广播(DAB+)发展战略,凤凰卫视正式启播了香港地区第一家数码广播普通话频道--凤凰优悦广播「URadio综合台」。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齐聚香港,开始了新媒介的创业,朱鸣岐就是其中之一。离开媒体圈,朱鸣岐如今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师的工作,他又如何完成职业跑道的转换。媒体人离开媒体行业真的只有无奈与遗憾吗?本集《去现场》来听朱鸣岐的媒体故事。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朱鸣岐,荣鼎集团宏观经济分析师,前凤凰优悦广播U...
Published 02/22/21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Published 02/09/21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Published 02/01/21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本集《去现场》的嘉宾张鸥,是一位新闻老兵,加入央视已经超过20年。在这次录音前,我以为这会是一次“叙旧”,但出乎我的意料,它成为了一次对于新媒体直播的观察与探索。传统媒体在突发新闻直播领域的经验是如何运用于融媒体时代的?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张鸥,央视新闻记者 【延伸阅读】 《直播幕后:电视突发直播一线手记》,张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
Published 01/25/21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Published 01/18/21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刚刚过去的一年,疫情阻断了许多人出国旅行的脚步。这集《去现场》请来了一位曾经跟我一起远游的朋友。郑诚之前在《孤独星球》杂志中文版担任视觉编辑和摄影师,2016年我们曾经一同前往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采访。作为Lonely Planet的读者,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为这本刊物拍摄图片的摄影师。后来他成为了我的听友,我们又因为播客重新联系。 《孤独星球》是如何运作的,视觉编辑又是在做怎样的工作,旅行摄影师的生活又是如何的,这是我和郑诚聊天的话题。不过在这次聊天过程中,他许多在视觉工作中的经验给了我莫大的启发。他说,尽管都是摄影,但旅行与工作最好要分开,因为两次启程的目的完全不同。他还告诉我,如果一位摄影师只是单纯捕捉旅途中那些人物的瞬间,其实每位摄影师拍下来都是一样,但好的摄影师如何通过与人物的互动,激发TA呈现的状态,这是有摄影师的参与,才是更有灵魂的。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郑诚,Here is_Design office...
Published 01/11/21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2021年的第一集《去现场》迎来了这档播客开播以来的第一位出自学界的嘉宾。这期我们来聊一聊传播学。几乎对所有学会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人来说,“传播学概论”都是一门必修课,很多人乐在其中,但确实有不少人会觉得“苦不堪言”。相比与新闻业务紧密相关的课目,传播学显得过于理论化,那么传播学到底在研究什么呢?传播学与新闻实务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我知道《去现场》有不少听众是在读研究生或者准备考研的学生,这次和黄磊聊天,我也尝试弄清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对新闻与传播充满热情的人该如何决定自己是否该进一步深造,TA与自己所爱的事业之间有多少种发生联系的可能。黄磊的个人经历是与学术研究紧密相关的,从读研开始到如今在大学任教,他的体会与思考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黄磊,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讲师(微博@Vince文森特) 【延伸阅读】 Engagement, Formality, and Visibility:Managing Paradoxes...
Published 01/04/21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每年的最后一夜,纽约时报广场的水晶球缓缓落下,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具象征性的跨年仪式。它代表我们与过去的一年告别,也预示着我们将拥有璀璨的新一年。当2020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人们忽然发现,这一年像极了那颗水晶球本身,有着许许多多的侧面:有些闪光、有些暗淡。但无论如何,当这颗水晶球落下之后,《友谊地久天长》的乐曲声总会响起,在这一刻人们期盼着爱与情谊能够一直蔓延。 许多媒体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未发稿”,在2020年的最后一集《去现场》中,我想与你分享这档播客在过去一年中的一些“未发稿”。 《听众联系处》单元正式启动。如果你有什么想和《去现场》以及我分享的事情,或者想问的问题,都欢迎你写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之后会在节目中不定期回复各位的邮件。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片头设计】陆佳杰 【编辑制作】CC、杨一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得闻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 」、Spotify...
Published 12/30/20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连续两个周末,在北京参加「三联2020生活方式大会」和冇街「屯儿里生活节」,以致今日无法准时交片。本周更新将「拖更」至12月31日(周四)发布。 圣诞节周末参加的冇街「屯儿里生活节」让我有机会和许多《去现场》的听众有了面对面的交流,也让我开始考虑是否在2021年为《去现场》举办一场线下活动。我想知道,如果有这样一场线下活动:你是不是有兴趣来玩,你希望在哪里举办,你希望在活动上得到什么。欢迎你在小宇宙App评论区或者微博@杨一1...
Published 12/28/20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Published 12/21/20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Published 12/14/20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本集录音时间:2020年12月7日20点 本集节目是一期“热炒”节目,“热炒”是以往电视台内部对刚刚结束的直播节目,迅速转成录播的节目的叫法,在观众看来,只是对直播中的一些重大且明显的失误进行了微调,其他内容都按直播时的原样播出。 本集《去现场》之“热炒”与嘉宾胡越聊了聊最近热议的蛋壳公寓事件。胡越参与了最新一期《财新周刊》封面报道《蛋壳破了》的采访与调查。她从金融的角度分析了同样是长租公寓模式,为何蛋壳引发了如此大的社会反响;蛋壳背后暴露了怎样的金融风险;长租公寓的资金监管和风险控制如何求解。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胡越,财新传媒记者 【延伸阅读】 《封面报道 | 蛋壳破了》,财新周刊,2020/12...
Published 12/10/20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这集《去现场》请来了刚刚获得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2020年度卓越新闻奖“卓越专题特写奖”金奖的秦宽。从内地赴港读硕的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于特稿写作,他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他又为何选择离开新闻业。 【主持】 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秦宽 【延伸阅读】 秦宽获得“SOPA 2020年度卓越新闻奖”的作品...
Published 12/08/20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Published 12/01/20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Published 11/23/20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去现场》这档播客已经一年了。一年时间,我自己在不断探索《去现场》这档节目该做成一个什么样的播客。这一年要仰赖所有上过《去现场》的29位嘉宾,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采访经历与深入观察。要感谢我的同事,包括剪辑和运营团队,能够让这档节目得以呈现在各位面前。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感谢各位听众,虽然我一直觉得这个节目的听众不多,但很开心你们都在。 10月中,我发起了一个"Ask Me Anything"活动,向各位听友征集问题,我收到了许多问题,在今天的节目我会一一回复。所以这是《去现场》前所未有的一次尝试,你将会听到一集长达2小时的节目。借用“刷剧”的概念,我把它叫作“Anniversary Binge...
Published 11/17/20
我在回复听众的问题中,所以迟一日更新。我们周三见。
Published 11/16/20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本集录音时间: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1日23点 本集节目是一期“热炒”节目,“热炒”是以往电视台内部对刚刚结束的直播节目,迅速转成录播节目的叫法。在观众看来,只是对直播中的一些重大且明显的失误进行了微调,其他内容都按直播时的原样播出。 本集《去现场》之“热炒”与嘉宾王浩岚聊了聊最近在中文舆论场上,产生争议的话题,那就是由美国主流媒体推测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到底作不作数。美国媒体对大选结果是如何推测的,这一推测传统又是如何形成的,在现行政治体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主持】 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 王浩岚,旅美政治观察人士(公众号:岚目)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得闻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和芒果动听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Published 11/12/20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本集节目的嘉宾是我的好朋友邹思聪。他毕业于香港大学,师从知名新闻人、学者钱钢先生。有人记住他是因为曾经的公众号“邹思聪的新闻笔记”,他写下了数篇爆款文章;有些人记住的他是供职于香港《亚洲周刊》和《端传媒》的记者。我和邹思聪相识近10年,我眼中的他是一位温柔的好友,对周遭的人与事有着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这集节目上线的时候刚好是《去现场》开播一周年,就把这次和邹思聪的长谈作为给自己这档节目的一份小礼物。  【主持】 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 邹思聪(微博@住进迷楼的里尔克)  【延伸阅读】 《1963,报上已无毛主席》  "They Said #MeToo. Now They Are Being...
Published 11/09/20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本集《去现场》上线时间的整整一百年前,世界上第一家持牌的商用广播电台KDKA开始播音。那同样是一个美国大选的投票日,广播的第一次亮相,就展现了与众不同的速度。无线电波搭载着美妙的旋律、及时的资讯在天地间飘荡了100年,带领人类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大众传播时代。就如所有的新技术一样,无线电广播的发展也是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细节与故事。本集《去现场》带你回到一百年前,看广播是如何一步步诞生并走进千家万户。 【主持】 杨一(微博@杨一1)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得闻 《去现场》节目小宇宙APP专属邀请码:LIVE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和芒果动听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Published 1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