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官渡之戰(下)
Listen now
Description
這次曹操以少數戰勝本來軍隊勢力都比較龐大的袁紹,這個官渡之戰就是史上知名的以少贏多的戰爭,這次我們都聽到了好多謀士出主意,而負責統帥戰士的大統領或是大將軍,就必須要快速做出決定,雖然有時候還是會失敗,但這就是兵法呢! 曹操在官渡之戰勝出之後,還會有什麼大動作呢? 成語及專有名詞說明: 1.全軍覆沒:軍隊全部被消滅,無人倖免。比喻完全喪失或澈底失敗。 2.喪家之犬:比喻不得志、無所歸宿或驚慌失措的人。 人物介紹: 1.微子:子姓,名啟,世稱微子、微子啟、微子開,是殷商宗室貴族,商王帝乙的長子,帝辛的庶兄,微子啟叛商降周、為春秋宋國的開國始祖。《論語》中孔子稱微子、箕子、比子爲「殷三仁」:「微子去之,箕子爲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元朝追封爲仁靖公。 2.紂王:帝辛,子姓,殷氏之始,名受,一名受德,後史隨從周人稱他為紂王、商紂王、殷紂王,是「大邑商」最後一代的君主。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他在前1075年至前1046年在位。 帝辛非常重視農業和生產力發展,實施社會變革,使其國力強盛。在位期間,他持續對東南方的人方用兵,直至徹底擊敗,使商疆域擴至江淮一帶。 3.韓信:淮陰人,是漢初三傑之一,又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蕭何譽為「國士無雙」、蒯徹譽為「功高無二,略不世出」。 韓信是謀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謀戰派軍事理論家,在中國歷史上以卓絕用兵才能著稱,留下許多著名戰例和策略。後世何去非評價為『言兵莫過孫武,用兵莫過韓信』。 4.高祖:高祖也是一種中國皇帝的廟號。最初使「高祖」廟號的君主是商王亥,司馬遷在《史記》中尊稱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為「高祖」,而劉邦實際的廟號是「太祖」。。 5.袁尚:字顯甫,東漢末年人物,袁紹之第三子,生母劉氏。是袁譚之異母弟,袁熙同母弟。 5.辛明:是《三國演義》中的虛構人物,袁紹的部將。 曹操奇襲烏巢成功,聽從荀攸的計策,散布流言說自己一路派兵攻打鄴城,一路派兵攻打黎陽,斷袁紹退路。 #故事糖果屋 #珊卓阿姨說故事 #中國長篇故事 #三國演義 #三國 Apple Podcast:https://pse.is/3sy6f6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3u3sq8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liusandra/message
More Episodes
你是不是一開始跟我一樣,覺得孔明真是太敢講大話了,但沒想到,原來這一切都在孔明的預料中,而且在答應三日內要造出十萬支箭時,他已經算準會有大霧,也想好這個欺騙敵人的方法了,也因為這樣,周瑜終於願意好好合作了。 搞定了周瑜,但是被騙走十萬支箭的曹操又會怎麼樣呢?   成語及專有名詞說明: 1.斬釘截鐵: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2.坐立難安:形容焦急、煩躁,心神不寧的樣子。 3.熱鍋上的螞蟻:比喻處境艱困、惶急不安的人。 4.牛毛細雨:指細而密的小雨。 5.得來全不費功夫:指歷盡艱辛,連鐵鞋都磨穿也找不到,而後忽然碰見所要尋找的人或物。 人物介紹: 1....
Published 06/02/24
聰明狡詐的周瑜竟然用連環計,把想要前來談判的蔣幹倒打一把。先嚇唬他,再欺騙他,最後還利用他讓曹操親手殺了兩個大將。然而,周瑜做的這些事,都逃不過孔明的法眼,也因為這樣,周瑜更是認為一定要除掉孔明才行。 這集周瑜還沒把孔明殺掉,但是感受得到他更生氣了,孔明最後能不能全身而退呢?他們真的可以打敗勢力龐大的曹操嗎?   成語及專有名詞說明: 1.驚魂未定:指受驚後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2.誇下海口:說了大話。表示自誇到了極點。 3.語重心長:言辭真誠而情意深長。 4.影射:藉此說彼,暗指某人某事。 5.來龍去脈:指從頭到尾像脈管一樣連貫著的地勢。比喻事情的前因後果。 ...
Published 05/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