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导语-
当印刷术为各个阶层的人打开了同样的信息之门,邮差把知识一视同仁地送到茅屋和宫殿前,所有人都拿到了打开世界的钥匙。
从印刷时代到电视时代,从有线网络时代到移动网络时代,世界越来越没有尽头,知识获取越来越简单,但我们却连读完一本书都变得艰难,媒介带来的到底是五彩斑斓的礼物还是精心编织的陷阱呢?
本期我们从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聊起。作者在1980年代电视媒介兴起时反思视觉化和娱乐化对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模式的影响,同时讨论到当孩童通过看电视接触到和成人一样的信息时,童年也就消逝了。当人类成为娱乐的附庸,孩童失去了纯真,那些使人丧失思考能力的技术和声光电是否还值得被崇拜呢?
时间来到2024,电视变成网络,永不下线的手机被精准投放「猜你喜欢」,点进app查资料三秒后就忘了为什么进来,碎片化、被捏造、被加工的信息如病毒一样传播复制,最后没人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只有一键三连和321买。
或许我们不用永远盯着手机守着一条「不存在」的重要微信、或许错过一场直播也不会损失一个亿。我们可以偶尔像小时候一样,假装电视出现了雪花屏然后出门晒晒太阳。
或许可以好好看一本书,不要摆拍,不要假装。
希望你永远都不会忘记思考,并在思考后发自内心地笑。
-收听贴士-
一、《娱乐至死》
01:20互联网时代,电视已经成了背景音
02:00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曾经的拨号上网、QQ离线与现在的“牛马”始终在线
04:34信息爆炸:娱乐圈的消息总是占据热点
05:17错误的信息也在爆炸:二手信息难查证、我们的自我反思与被“借鉴”
08:02你的碎片化学习真的有效吗:我们是否对丰厚的知识仍有渴望?(张朝阳的抖音物理课)
11:57停下来思考难能可贵:停下来看书VS手机的“视听盛宴”?
13:02电视雪花或许是一个来自宇宙的浪漫信号,提醒你停下来仰望星空
14:36 媒介改变思维方式:古希腊严肃的辩论思维VS电视时代的声光电特效
15:10我们注意力只有7秒了吗?
15:48修辞的价值,并非一切信息都要简化、视觉化、娱乐化
18:11教育娱乐化:《芝麻街》与动画英语课,快乐学习是假象吗?
21:52媒介也为教育带来了好处:远程教育让我们多了获取知识的渠道
23:40学播:有好有坏的陪伴式学习
25:38 “假自律”和“伪精致”贩卖的不仅是焦虑也是他们的货品
27:54 伪语境:被创造出来的需求可能是精致的枷锁
29:58直播带货:有限理性在红包雨狂欢中迷失自己
31:08媒介是一种认识论:直播带货本身无罪,但娱乐至死是否会影响青少年认知?
32:15《激赞网红》的眼球经济:“黑红也是红”、“美的反义词是无趣”......
34:15娱乐狂欢和“数字价值项圈”,可能都是资本的玩物
38:18坚持做好内容的力量:一位认真教人化妆的化妆师的胜出
36:47真正的好内容输出要坚持!学到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
二、《娱乐至死》对下一代的影响:《童年的消逝》
38:05 “童年”是被制造出来的吗?
38:45 可以和成人看同样节目的孩子,童年消逝了
39:00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倒置:儿童成人化、成人儿童化
39:30刷抖音的孩子知道的可能比大人还多,但他们能判别真伪吗?
40:37扁平化与错误的认知可能会框限住了孩子
41:05女性审美的倒置与资本的推动:女童服饰的性别色彩与白幼瘦、冠“小”的称谓
43:15大人与孩子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快手”里违法的“常态”
44:40不平等的童年:未成年女孩被拐卖,“凉山兄弟”把坐牢当“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