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主播/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亮晨
CBA今天开出史上最重罚单,对本赛季CBA上海队和江苏队在系列赛12进8的两场比赛中的表现被分别认定为消极比赛,两家俱乐部被各罚500万元,上海队主教练李春江和江苏队总经理史琳杰分别被禁业5年,江苏主教练李楠和上海队总经理蒋育生则分别被禁业3年。
引爆舆论的上海队和江苏队的第三场比赛,江苏队在最后时刻连续出现低级失误,让上海队在一分多钟的时间里连追10分并最终完成逆转。篮球场上,最后时刻连续造成对方失误并完成逆转的场景,虽然绝不常见,但仍然可以列举出不少例子。不过,那些逆转之所以成为“名场面”,原因在于即便是对手的失误,也大多是在激烈对抗中出现的“受迫性失误”,而在上海队和江苏队的第三场比赛的最后阶段频频出现的,却是球员在非受迫情况下,非常业余的低级失误。
球迷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对于比赛质量和球员的投入程度有着朴素的直觉,当球员的表现和人们常识中的“职业球员”该有的表现过于背道而驰,这些自发的质疑就很容易汇聚出巨大的声量,进而危及到整个CBA乃至中国篮球行业的声誉。
中国篮协在这场危机中的表现,令人欣慰。上海队和江苏队第三场比赛后,相关词条迅速冲上热搜榜单,而“假球”词条更是登上了热搜榜首。这场比赛发生在4月14日,中国篮协在4月15日凌晨就发布公告称将展开调查,两天之后的4月15日上午,调查结果和罚单就出炉了。据中国篮协主席姚明透露,中国篮协在调查过程中借助了国家体育总局各司局的力量,为的就是有非常严谨的事实依据。
中国篮协在这一事件中的反应很快,但同样有些遗憾的是,他们本有可能更快,本有可能未雨绸缪。在上海队和江苏队的第二场比赛中,上海队以替补阵容输掉比赛后,就引发了外界不小的质疑,被认为有消极比赛和通过人为增加比赛场次,从而帮助停赛外援在下一阶段比赛中更早解禁的考虑。如果中国篮协当时就能够“警铃大作”有所警惕,及时介入提醒相关俱乐部的负责人,完全有可能将第三场比赛的消极场面扼杀于萌芽之中。
足球领域的假球,因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往往只是关键性的进球,因此常见的形态是私下买通几个人甚至一两个人,就能够操纵比赛。相比之下,篮球比赛比分变化比较线性,往往需要更多人参与,因此操盘者更可能是主教练和俱乐部管理层——这从这次处罚的主要责任人就可以一窥端倪。
职业比赛很多利益是无形的,例如缩短球员的停赛期、主场赢球所提升的上座率、挑选淘汰赛的对手和走线、为之后的比赛保留实力……通过“默契”交换令双方各取所需,在赛场上实现利益最大化,很容易成为一种潜规则。这在职业足坛和NBA都不鲜见,就在前天,NBA刚刚以违反轮换政策为由向独行侠队开出了75万美元的罚单。
消极比赛,往往没有法律意义上可以认定的假球的证据,但符合球迷的对“假球”的朴素感知。因为从影响比赛观感的角度而言,两者并无二致,甚至消极比赛和“默契球”损害的观看体验更甚。而且,消极比赛往往存在双方“心照不宣”的因素,证据不容易获取,反而更容易大行其道,演化为成为一种长期行为,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变成长期损害职业比赛质量和品牌形象、让观众的信任不断流失的“慢性毒疮”。
这次事件,偶然中有着必然。只有当默契球的习惯固化到相当程度,球队的教练和管理层才能够如此心照不宣,球员才会连续做出夸张的失误而毫不收敛。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