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主持人:魏裕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兼主任秘書) 來賓:楊慶煜(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校長) 本次特別節目將深入探討大學在數位時代的創新實踐,將引領大家進入一場產業革新與人才培育的知識盛宴。探索學校如何引領數位時代,以創新實踐推動數位化教學和校園管理?如何將綠色概念融入課程設計和校園營運中,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實踐能力?面對專業技術快速發展的挑戰,學校在專業技術教育上有哪些深化策略?大學如何透過國際交流和合作,促進學術研究和產業發展的國際連結?面對未來城市發展和產業趨勢,學校又有哪些創新的策略或計畫來擔當先鋒角色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魏裕珍副教授主持,邀請高科大校長來分享「大學引領產業革新與人才培育」,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01/03/24
主持人:郭俊賢(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來賓: 魏裕珍(高科大金融系副教授兼主任秘書) 羅光閔(高科大造船及海洋工程系教授教授) 回顧過去2023年,台灣在永續發展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各領域積極參與,推動綠能發展、節能減碳,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本集要來回顧哪些產業在過去一年展現了顯著的永續發展?政府在推動永續產業方面推出了哪些新政策或計畫?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新一年,您認為永續議題將如何進化?產業可以有哪些面向來推動永續?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郭俊賢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2023年產業回顧-邁向永續」,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12/27/23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 來賓:尤若弘(高科大海洋休閒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高雄,作為港都的發展前景充滿無限可能。高雄的環境資源使其成為水上運動的理想場所,而其未來發展將集中在提供更多多元、創新的水上活動體驗,打造為全球水上運動的翹楚。從事水上運動時我們有哪些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在永續與環保議題上,如何在推廣水上運動的同時,加強海洋環境保護意識?科技在提高水上運動性能和安全方面扮演了哪些角色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如果我是一隻輕艇」,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12/20/23
主持人:郭俊賢(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來賓:趙健樺(高雄市自行車文化協會理事長) 探索台灣自行車產業的傑出之處,我們目睹了一個蓬勃發展的領域,並在其中感受到科技與創新所散發的耀眼光芒。智能感測技術、電動輔助自行車等科技創新,將自行車領域推向前所未有的境界。這不僅代表著產業的持續進步,更是對單車愛好者提供更智慧、更便捷體驗的巔峰之作。本集要來討論自行車運動對提高民眾健康水平有哪些具體貢獻?自行車產業如何促進環境永續發展?相較於其他產業,其產業的優勢和挑戰會是什麼?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郭俊賢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反轉人生樂活輪轉」,歡迎聽眾朋友準時收聽!
Published 12/14/23
主持人:郭俊賢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來賓:劉怡辛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老師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老化與健康的議題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科技如何助力傳統健康照護轉型,以更好地滿足長者的需要呢?面對長照的挑戰,自主健康管理在增進老年生活質量方面有何貢獻?另外,如何通過教育促進跨世代間的健康管理與溝通?目前哪些科技輔助工具在健康管理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郭俊賢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健康管理快樂老趣,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12/07/23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 來賓:許瀠心(優旭資通有限公司產業輔導顧問) 近年來,台灣中小企業正面臨產業轉型的重大挑戰與機遇。本集要探討產業轉型的現況、必要性、挑戰、創新研發、政策支持、資安意識等等問題。 在面對日益嚴峻的網絡安全威脅,台灣中小企業如何提升資安意識和防範能力?在產業轉型過程中,企業管理和人才培養尤為重要,產業轉型又需要哪些新的管理思維和人才培養策略?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產業轉型的契機與挑戰」,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11/29/23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 來賓:程子桓(立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傳統光學元件在市場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新技術的崛起帶來了新的機會。傳統光學元件的優勢在於穩定性和成熟性,而新技術則帶來更高的靈活性和創新性。隨著AI、5G和IoT等新技術的崛起,光學元件如何整合與這些技術?考慮到光學技術在多個產業中的應用,要如何與其他領域或產業合作,打造跨界應用?對於新加入這產業團隊的人才有需要具備怎樣的技能或視野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從傳統光學到未來光學」,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11/23/23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 來賓:許維綸博士Meta-Rosetta前瞻超穎光學研發團隊負責人 在過去五年中,傳統光學產業取得了重大進步,主要是由於市場需求的推動。然而,傳統光學產業也面臨著重大的技術挑戰。本集要介紹何謂超穎光學?未來超穎光學的發展趨勢和重要應用場景又是哪些呢?要如何培養專業人才來加入這領域?台灣光學產業在全球舞台上的未來又有什麼樣的期望和願景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前瞻超穎光學what & why,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11/15/23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 來賓:王智明(國立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 近5到10年來,光學產業經歷了巨大的發展和進步。關鍵的技術創新和優質產品推動了這個行業的蓬勃發展,為我們呈現出全新的光學世界,並催生了各種應用,從通訊到醫療到消費性電子。光學產業對台灣或全球經濟有多大的貢獻?它的產值增長趨勢是怎麼樣的?光學產業在當今社會有著怎樣的重要性?在各項領域中,它是如何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光學產業的科技前沿」,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11/09/23
主持人:魏裕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兼主任秘書) 來賓:陳永賢(中華民國物流協會推薦資深顧問) 三年的COVID-19疫情改變了消費行為,推動了全新的物流模式。數位科技,如IoT、AI和5G,快速地融入了物流領域,為其帶來了顯著的革命性變革。隨著疫情過去,電商和零售市場需求迎來了爆發性增長。這使得物流業必須提供更高效率的運輸解決方案,以因應不斷增長的需求。 此外,因消費行為的轉變,電商和零售業者正在發展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稱為『混血商業模式』。這種模式將實體和虛擬世界相互整合,提供了更多元的消費體驗,而這種整合將對物流運輸模式產生哪些重大影響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魏裕珍教授主持,邀請物流專家一起來討論「物流運輸的智慧革命」,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11/01/23
主題:高雄海緣:科技映照的文化航跡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 來賓: 劉文宏(高科大海洋事務研究中心主任) 張桂肇(國家海洋研究院研究員) 高雄,坐落於台灣的南部,以其美麗的海岸線和豐富的海洋文化而聞名。如今高雄正站在科技的最前沿,積極將現代科技融入海洋文化之中,以實現保護、推廣和提升海洋生態和文化的目標。在虛擬實境(VR)和增強實境(AR)的技術發展下,高雄的海洋文化是否已經可以再現與推廣?現代技術又是如何幫助記錄和保存高雄的海洋歷史與文化,讓更多人認識和瞭解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高雄海緣:科技映照的文化航跡」,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10/25/23
主題:高雄海緣:科技教育的日新月異 主持人:魏裕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兼主任秘書) 來賓:俞克維(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兼副校長) 培養新世代的台灣航海專業人才需要採取多種策略和教育方法,以確保他們具備必要的技能和知識,以因應現代海事產業的需求。 教育部委託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所建設的海事教育實習船,提供學生真實的航海體驗,這些實習船配備最新的系統,以使學生能夠熟練應對各種情況。現今海事領域不斷發展,學生除了需具備學習和適應新技術和知識的能力之外,我們該提供他們哪一些專業教育,以利栽培出台灣新世代的航海王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魏裕珍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高雄海緣:科技教育的日新月異」,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10/18/23
主持人:魏裕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兼主任秘書) 來賓: 楊清喬(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教授) 周建張(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教授) 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教授) 「大船大船貨色載滿滿,今日順風駛入港」歌曲《大船入港》也道出繁忙的港口一景,高雄於1969年在港口設立貨櫃碼頭並快速躍上國際舞台,海上運輸徹底改變世界的運輸技術與經濟模式,奠定臺灣在世界海運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也促成臺灣工業經濟的發展。 海運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經歷了很多重大的技術變革和發展,而南臺灣在全球海運產業中的定位又將如何改變呢?在各國追求環保航運的路上,有哪些新技術和策略是值得我們學習?現今大數據、AI和新的通訊技術又如何助力臺灣的海上運輸行業?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魏裕珍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海上運輸的過去與未來」,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10/06/23
主題:走進策展產業大觀園 主持人:郭俊賢(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來賓: 游明龍(游明龍設計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於同生(書藝家) 什麼是策展? 「策展」最廣泛的概念是指為策展者針對特定主題蒐集、篩選、整理和組織資料,再呈現給大眾。 那策展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它如何與高雄、南台灣的科技產業結合?隨著科技進步,策展和設計產業有何變化?在當前的產業環境中,策展遇到了哪些主要的挑戰和機遇?如何確保策展不僅是藝術表現,還能滿足商業需求,特別是在科技產業中呢?對於策展與教育的結合,該如何培養下一代的策展人才?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郭俊賢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走進策展產業大觀園」,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09/27/23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 來賓: 侯柏安(台灣吉而好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 鍾尚樺(三餘書店共同創辦人) 隨著都市發展,傳統產業漸漸轉型及生產階級結構的改變,各城市產業升級朝向高科技與高知識密集趨勢發展,且各城市之發展歷程、地理環境及文化底蘊皆不同,透過文化創意提升經濟產值及振興都市經濟。 城市文創空間的出現和發展在高雄和南台灣有何重要意義?在推廣文創空間遇到的最大挑戰又是什麼?未來五到十年內,高雄和南台灣的文創產業有哪些發展趨勢或變革?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副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打造城市文創空間」,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09/20/23
主題:科學藝術的創新思維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 來賓: 宋毅仁(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系主任) 林皇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系主任) 科學和藝術在人類史上是不可分割的、同樣重要的,它們相輔相成。 科技藝術在當今社會中的價值是什麼?在面對科技快速進步,未來5到10年,文化藝術、創意教育會有哪些主要變革?這些變革對產業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藝術、創意在驅動高雄未來科技發展中的角色是什麼,我們可以有哪些期待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副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科學藝術的創新思維」,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09/13/23
主持人:郭俊賢(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來賓:簡嘉論(高雄市文化局主任秘書) 高雄市是南臺灣的文化中心與近代臺灣與外國聯繫的重要窗口,高雄港開埠後與傳入影響高雄的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融合逐步形成而兼容的產物。多元文化的交流使得高雄市擁有區別於其他地方的文化,在飲食、音樂、藝術、民俗等方面都可以體現獨特的風格。 在高雄哪一個傳統文化或活動是讓人認為最能反映城市的精神與特色? 高雄做為一個港口城市,其發展歷史又如何影響當今城市科技產業發展? 文化局與當地科技企業是否有跨部門的合作計畫或活動?在面對未來,文化局與各產業結合上有哪些政策或資源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郭俊賢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城市文化的底蘊與新意」,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09/11/23
主題:科技餐飲-永續餐飲怎麼走? 主持人:魏裕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兼主任秘書) 來賓:羅條原(思原生態農場負責人) 當永續成為趨勢,又碰上2020年開始肆虐的新冠疫情,全球消費者越發關注飲食健康。民以食為天,傳統我們一直認為食品、餐飲是一個一定可以永續的產業。但如今競爭大,科技加乘發展,食品餐飲業也面臨了很多挑戰,台灣食品餐飲走向為何?在科技融入餐飲產業過程中,我們看到許多傳統、中小型企業會遇到一些困難,需要那些幫助呢?對於食品產業、餐飲產業有興趣的年輕人,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面對瞬息萬變的產業?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魏裕珍副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科技餐飲-永續餐飲怎麼走?」,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08/30/23
主題:科技餐飲-洞悉新型態新商機 主持人:魏裕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兼主任秘書) 來賓:邱宏祥(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協理) 從疫情爆發,到後疫情時代,人們的用餐型態發生了很多改變。除了越來越重視食材的健康,很多新型態的餐飲方式也出現。外送平台在台灣近幾年也發展得越來越穩定,到底何時開始發展?目前國內外又有哪些熱門平台?相對全球外送型態發展,為什麼台灣相對比較晚開始蓬勃呢?另外,科技的發展、人性趨勢等,讓餐飲已經有一波又一波新型態,連鎖餐飲集團在科技助攻下,他們主打的方式是什麼?為什麼他們也願意選擇與外送平台合作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魏裕珍副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科技餐飲-洞悉新型態新商機」,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08/23/23
主題:科技餐飲-數位行銷之關鍵影響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 來賓:張淑禎(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餐飲系助理教授) 前兩週,我們從有機農場,聊到了智慧農業設備,那麼本週,我們來談談當我們生產出好的食品材料後,要如何來更好地影響整體餐飲市場?另外,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化與數位化在餐飲業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台灣,許多餐飲業者也開始引進AI技術,以提高業務效率和顧客體驗。台灣有那些方面已經將科技導入呢?對於未來想從事創意餐飲及數位行銷的年輕人,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面對日新月異的挑戰?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副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科技餐飲-數位行銷之關鍵影響」,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08/16/23
主題:科技餐飲-設備產業轉型發展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 來賓:林沐德(神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民以食為天,上週我們從食品源頭開始聊到了食品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在科技發展下,農場的生態和發展。本集節目,我們將進一步從農業生產設備領域,來探討一下相關產業鏈的轉型與變化。另外在農業數據應用與整合在智慧農業驅動下,各國相關企業紛紛投入創新研發技術,企圖藉由跨域創新能量,能解決農業正面臨農民高齡化與生產力不足等問題。就智慧農業設備研發,從技術面、市場面不同面相來探討遇到的關鍵議題為何?農業設備的發展,未來對於餐飲業整體的影響會有多大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副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科技餐飲-設備產業轉型發展」,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08/11/23
主題:科技餐飲-有機農場與智慧共生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 來賓:李法憲博士(法憲有機農場負責人) 在傳統印象中,從事農業或是當一個「種田的人」是十分辛苦、看天吃飯,並且賺不到錢的底層勞動工作,更遑論經營有機農場。在如此艱辛的環境下,還願意在台灣發展有機農產品,需要哪些勇氣與視野呢?本集邀請英國留學博士李法憲先生,與我們分享有機農場結合科技,將帶來什麼樣的契機和展望?除了智慧科技,農業發展還可以結合哪些跨領域知識共同深化?另外,由於李博士近年投入很多農業教育相關的課程,對於有機產品、有機生活環境教育等理念的推廣,想必也能為我們帶來許多的新知。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副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科技餐飲-有機農場與智慧共生」,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08/03/23
主題:AI崛起時代-半導體產業應用 主持人:魏裕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兼主任秘書) 來賓: 周光春(科技園區電電公會理事長) 隨著AI應用的興起,生活逐漸智慧化,高雄市的半導體產業不斷擴張應用層面,推動半導體S廊帶再升級,已陸續引進上游IC設計、設備及材料業,以及應用端的航太、醫療、無人機等下游產業,打造上中下游技術完整的半導體產業生態系。本集要探討AI崛起和發展,對台灣科技產業近幾年運用AI技術的一些轉變?以半導體封裝產業為例,AI的主要運用是在哪些部分?未來可能為產業帶來多大的產值呢?對於台灣的科技半導體產業與整體產業供應鏈,會有什麼樣的挑戰或影響?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魏裕珍副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AI崛起時代-半導體產業應用」,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07/31/23
主題:AI崛起時代-科技產業革新 主持人:魏裕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兼主任秘書) 來賓:黃祥麟(微光國際資訊執行長) 儘管因俄烏戰爭、COVID-19疫情、中美科技貿易戰等複雜因素交纏之下,影響全球經濟,也影響了世界各大廠商,甚至迫使有些大廠採取裁員措施以度過寒冬。但總體來說,台灣多數廠商依然保有亮眼的成績。本集要探討台灣科技產業近幾年運用AI技術的一些轉變?AI目前在國內與國際發展應用的現況又是如何?AI科技現金已經開始進入深度應用的時代,未來各產業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結合AI來發展?哪些產業可能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呢?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魏裕珍副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AI崛起時代-科技產業革新」,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07/31/23
主題:AI崛起時代-產業的多重挑戰 主持人:魏裕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兼主任秘書) 來賓:張耿榕(高雄市環境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 科技的發展已經逐漸深入產業,ESG、淨零減碳及能源轉型等議題又持續的生出,不論是製造業或服務業,都需要不斷面臨新的挑戰,並且更積極投入智慧技術資源以利永續發展。本集邀請深耕產業多年的來賓,一同來聊聊台灣傳統產業、製造業,服務業等近幾年的變化?另外AI對產業界的永續發展有哪些重要的影響?對想要投入產業、為社會永續一起努力的年輕人又該如何與AI共存? 本期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魏裕珍副教授主持,邀請專家一起來討論「AI崛起時代-產業的多重挑戰」,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Published 07/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