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眼,魁北克心:一个被魁北克家庭收养的中国女孩
Listen now
Description
26岁的萨拉是众多被魁北克家庭收养的中国女孩之一。她有一个很长的名字:Sarah Niya Lavoie-Richard。这里面除了她的养父母双方的姓氏以外,还有他们二十多年前把她从武汉抱回来的时候执意在证件上加上的她的中文名字,尼雅。 https://www.rcinet.ca/zh/wp-content/uploads/sites/6/2017/11/0076e48d.mp3 她离开中国时还不满一岁,自然不会说中文。命运让法语变成了她的母语。她在魁北克城生活到22岁,四年前来到蒙特利尔市,目前在一家公司里从事电脑工作。 刚刚和养父母相遇的萨拉。那时她叫向尼雅。 在CBC和Radio-Canada为纪念加拿大建国150周年联合推出的《讲出你的故事—加拿大2017》专题报道中,萨拉的故事也在其中。不过“故事”这个词用在这里有点名不副实。因为她在三言两语说完自己姓甚名谁以后,剩下的篇幅都用来讲她的小伙伴了。她们是一群像她一样被魁北克家庭收养的中国女孩。 群里的“中国姐妹”。 https://www.rcinet.ca/zh/wp-content/uploads/sites/6/2017/11/0076e490.mp3 2013年,萨拉在Facebook上建了一个群,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杏仁眼,魁北克心”(Yeux en amandes, Coeur québécois)。刚开始群里只有十三个成员,现在已经有280人了。姑娘们在群里认识新朋友,互通信息,交流各自的经历。萨拉现在最好的朋友就是在群里认识的。 萨拉最好的朋友Delphine是在群里认识的。 萨拉属于最早一批被魁北克家庭收养的中国孩子。魁北克城的亚裔人口也不多。但是萨拉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同,也没有经历过身份认同危机。她是家中独女,父母的掌上明珠,此外还有一个由祖父母和众多表兄弟姐妹组成的大家族。和许多拥有幸福童年的人一样,她觉得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周围的人差不多。 https://www.rcinet.ca/zh/wp-content/uploads/sites/6/2017/11/0076e494.mp3 2006年,她随父母去了一次中国,参观了她当年住过的孤儿院,还去了北京、上海等城市观光。不过,虽然萨拉对中国文化有兴趣,也希望有一天能学会中文,但是她并没有寻找亲生父母的打算。她干脆地说,她现在的父母才是真正的父母。 萨拉决定离开父母搬到蒙特利尔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这里找到了爱情。 https://www.rcinet.ca/zh/wp-content/uploads/sites/6/2017/11/0076e495-1.mp3 在那篇自述短文的最后,萨拉说,她要代表群里所有的姐妹感谢收养她们的家庭。能够生活在魁北克和加拿大是她们的幸运。 相关报道 https://www.rcinet.ca/zh/2017/05/01/125953/ https://www.rcinet.ca/zh/2017/04/28/125807/
More Episodes
“战狼外交,不确定、和转变;失望、失败、战略、以及耐心” 欢迎来到RCI...
Published 11/30/20
Published 11/30/20
“我希望双方能够冷静克制,达到相互理解和合作。我希望能够帮助华裔度过这段因疫情以及加中关系紧张而受到歧视的阶段“ 欢迎来到加”加中建交五十年“特别系列节目。今天,是这个系列节目的第三部分。嘉宾是联邦自由党议员董晗鹏(Han Dong)先生,他也是加中立法协会(CACAN)的联席主席。 董晗鹏出生在上海,13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2014年当选安大略省议员;2019年,当选联邦自由党议会议员。 播客音频:专访联邦自由党议员董晗鹏:“加中关系处于谷底,但我是个乐观的人” |...
Published 11/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