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利益角度】為自己做合適的醫療決定,兒童和青少年也能被信任嗎?
Listen now
Description
生病了,你會怎麼做?一般狀況下,由醫療團隊提供治療建議,並把治療的方式與可能的風險向病人解釋,在病人理解並同意後進行治療,醫、病的目標很一致:用最好的方式把病治好。但許多複雜的疾病以及病人特殊的狀況,「最好的治療方法」不一定能夠很明確,譬如隨著病情的變化,有些治療可能有風險、效果也不見得有把握,治或不治並不是容易判斷的事。還有一些狀況,是病人有特殊的宗教信仰,不接受輸血,治或不治,考量的就不只是醫療有沒有效果而已。
More Episodes
上學途中突然下起雨,卻沒有帶傘,怎麼辦?這個問題是許多通勤同學的夢靨,余承熹高中時也常為此苦惱,尤其他讀的台北市建國中學距離捷運站不算近,「每次淋雨的時候都會淋一大段,我就要規劃一條路程,讓我可以走最多的騎樓、淋最少的雨。」他總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突發奇想:「既然都有共享行動電源、共享單車,那雨傘可不可以共享一下?」
Published 11/15/24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解封後,全世界觀光熱潮升溫,包括義大利威尼斯(Venice)、西班牙瓦倫西亞(Valencia)等地區,以各種不同方式收取新的觀光稅,出發點不只為了「大發觀光財」,還希望以價制量,減少過多遊客造成的環境衝擊,以及對在地民眾生活品質的影響。在台灣,有豐富海洋生物資源、瀕危保育類動物綠蠵龜密度最高的小琉球,今年(2024)7月起也開始在島上3處潮間帶實行「觀光保育費」,遊客進入管制範圍要付60元門票。
Published 10/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