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余光中谈当中文遇见英文【讲座】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想用2014年的一期老节目,怀念可爱的老先生。 ------------------------------------------------------------------ 作《乡愁》这首诗的时候,余光中43岁,那是1971年,整首诗写完,余光中只花了20分钟。就是这20分钟写就的经典,让余光中从此打上了一个再也甩不掉的标签“乡愁诗人”。 其实,后来余光中在诗歌、散文、评论当中展现出来的样子跟《乡愁》当中的他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自己曾不只一次地对媒体说,想认识我的人,可以暂时把《乡愁》这首诗忘掉。《乡愁》它遮住了我的真面目。 余老曾经在大陆演讲的时候拒绝听众让他朗诵《乡愁》的要求,他说不想再推销这首了。而且他也吃不消有些朗诵者非常激烈夸张的表现方式,把淡淡的乡愁念得很凄厉。他说朗诵其实也可以有创意。 今天的节目,想让大家通过一场演讲去认识余光中的另外一个身份,翻译家。 余光中出生在南京,上过金陵大学和厦门大学,1950年移居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之后的几十年在台湾、香港、美国的大学任教中文系或者英文系。和中国很多的名师大家一样,余光中的中文和英文的造诣都相当高。 余光中说:【简洁、对仗、铿锵的成语是中文的基本美学。】【绘画、音乐都很容易国际化,惟独语言属于它的民族,当然语言也可以透过翻译传播到别的地区,但是翻译经常会使一个民族的语言变味,到底还是会让美打折扣。】
More Episodes
 十年了,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纪念地震,怎样记忆灾难? 想起两年前,唐山大地震四十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在《新京报》上读到过的一段话: 回望这场灾难,不是为了以灾难纪念灾难,以一种痛去承接另一种痛,而是为了于温故中缅怀那被灾难夺去的一个个曾盛开的生命,也感受寓于“向死而生”中的人性力道和“人是目的”的分量。 逝者为生者承担了死亡,生者承担灾难的记忆,举凡天灾,莫不如此。唐山大地震过去整整40年了,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年出生的婴儿,如今也进入了不惑之年。历经40年的风雨,我们发现,人性才是可以穿越一切的价值,对个体价值的守护,才是我们面向一切灾难的起点。 所以,同样的,面对汶川...
Published 05/13/18
 十年了,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纪念地震,怎样记忆灾难? 想起两年前,唐山大地震四十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在《新京报》上读到过的一段话: 回望这场灾难,不是为了以灾难纪念灾难,以一种痛去承接另一种痛,而是为了于温故中缅怀那被灾难夺去的一个个曾盛开的生命,也感受寓于“向死而生”中的人性力道和“人是目的”的分量。 逝者为生者承担了死亡,生者承担灾难的记忆,举凡天灾,莫不如此。唐山大地震过去整整40年了,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年出生的婴儿,如今也进入了不惑之年。历经40年的风雨,我们发现,人性才是可以穿越一切的价值,对个体价值的守护,才是我们面向一切灾难的起点。 所以,同样的,面对汶川...
Published 05/13/18
十年了,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纪念地震,怎样记忆灾难? 想起两年前,唐山大地震四十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在《新京报》上读到过的一段话: 回望这场灾难,不是为了以灾难纪念灾难,以一种痛去承接另一种痛,而是为了于温故中缅怀那被灾难夺去的一个个曾盛开的生命,也...
Published 05/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