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核去核從?走入與核共存40年的恆春:發電數據、國際經驗、在地觀點,談核三延役前,我們該知道與討論的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台灣最後一座運作中的核電廠────位於恆春的「核三廠」已達法定有效運轉期限40年,一號機日前停機後,二號機也將於明年屆期除役,邁入「非核家園」之際,國民黨、民眾黨立委相繼提出「放寬核電廠延役限制」的修法提案;核三是否有機會延役,備受關注。 歷經車諾比核災,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後,許多國家提升核安標準、縮減核電使用,但全球升溫的挑戰與2015年起「淨零碳排」國際共識的壓力,使得核電再度被提出作為過渡方案。福島事故後一度關閉所有核電廠的鄰國日本即是如此,如今已12部機組依新訂安全標準重啟,一部機組延役維修預估要花費上億元;但也有不通過的如敦賀核電廠2號機,因無法排除存在活斷層,而無法重啟。回望台灣,檢修的精準度、維修經費、是否經過斷層帶,在核三延役的討論中,會如何被採納和評估? 而生活於恆春的居民,又如何看共存40年的核電廠去留?《報導者》實際走訪恆春,發現在地反核力量欠缺組織串連,難以發聲。除了鄉鎮里長表態支持核三延役等社會壓力,對許多民眾來說,三軍操演的炮聲、國家公園的「鹿害」、肉眼可見的光電板地景,對日常的影響更有感⋯⋯ 這集,走入在地也參照國際,在台灣面臨能源轉型的此刻,有哪些值得我們思考的事? 來賓|政大創新民主中心執行長林俐君、《報導者》記者黃浩珉、記者孫文臨 製作團隊|方德琳、藍婉甄、陳思樺 攝影|許𦱀倩 📍搭配閱讀: 【與核三共存40年──地方頭人力挺延役,屏東恆春居民為何避談反核?】https://bit.ly/4dyzbfA 【台灣核電延役可行嗎?美、法、日經驗中的法規、成本與核安風險診斷】https://bit.ly/46HkQvb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email protec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Episodes
「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021年提出的論述,在台灣引發廣泛討論。面對中國逐漸走向威權帝國、共機擾台更多且屢屢擦邊的此刻,與台灣同處第一島鏈上的日本與沖繩,近年其實也備受威脅,根據日本防衛省公開資料,解放軍船隻不斷侵入日本12海里領海範圍。但若台灣真有事,日本會如何反應?為何台日之間對「亞洲安全」認知存在巨大落差? ...
Published 11/20/24
台灣房價在COVID-19疫情後持續大漲,新建案樣貌也略有轉變,受到歡迎的主流物件已從10年前的25~35坪,到如今的25坪以下。《報導者》就發現,位於台北市大安區一處建案,公設比達64%,以該案推出的15坪套房來算,扣除公設後,室內面積僅剩5.4坪,總價卻突破2,000萬元。 在代銷與建商的包裝下——以相對低總價入住精華地段、步上租金轉房貸的減壓之路,這類小宅看似提供想購屋的人們一絲「希望」,實則住進無法隔間、無處儲物,連洗澡都難以轉身的「鳥籠」。 ...
Published 11/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