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7. 幫媽媽找回自我價值感,過得更快樂更幸福-Feat.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上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聊到媽媽如何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要懂得關愛自己,因為有快樂的母親,才能養育快樂的孩子。不過,媽媽的快樂除了來自跟孩子的相處,及看著孩子長大的成就感外,有沒有可能來自於媽媽本身呢?在母親節的前夕,本集好好育兒Podcast,再度邀請曾心怡心理師,一起來探討讓我們自己在育兒當中找回自我價值感,讓媽媽過得更快樂更幸福。 節目名稱:幫媽媽找回自我價值感,過得更快樂更幸福 主 持 人:親子作家-碧安朵 專家來賓: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本集節目重點 ●母親像月亮一樣照亮孩子,照亮了家人,但她有沒有照亮自己呢? ●孩子的事就是媽媽的事?不由自主包辦孩子的事務,先生只能當幫手? ●放棄「加法」學習「減法」,減少委屈感、疲累感跟無私感 ●當了媽媽後就失去了自己?全職媽媽也可以重新找到「自我實現」的道路 ●享受當媽媽的同時,如何做個有「自我價值感」的媽媽?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信誼好好育兒Podcast官網 https://bit.ly/3vih0ud ✔加入信誼LINE好友 https://bit.ly/3TRpv8Z ✔信誼好好育兒FB粉專 https://bit.ly/3TBktfk ✔信誼好好育兒IG https://bit.ly/3TBkBLQ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Episodes
在上一集節目中,我們談到「適度教養」,每個層面都包含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但是怎樣的關愛才不會變溺愛?怎樣的期待才不會給孩子過度壓力?本集節目再度邀請林惠雅教授,透過實例了解愛與保護的「失衡」,讓父母適時調整教養策略;同時也為育兒過程中的「高度期待」提出反思。 本集節目重點 ●直升機父母 vs. 割草機父母:練習制定合理的規則,降低高關愛、高保護、高控制。 ●孩子的分齡發展 vs. 父母的價值觀:因應個體與家庭差異,適度調整教養策略。 ●注意情緒 vs. 同理情緒:看見不等於同理,要將心比心,當隊友非對手。 ●沒有期待 vs....
Published 06/09/24
Published 06/09/24
在教養路上,來自長輩的建議讓你倍感壓力?前人的經驗分享使你自我懷疑?坊間的教養法讓人無所適從?與其尋找一個「絕對正確的教養法」不如掌握「適度」秘訣!本集「升級父母力」特別邀請林惠雅教授,以其投身兒童發展與親職教育的豐厚經驗,與父母分享「適度教養」的七個向度,透過具體又簡單的實際做法,讓父母在過與不及之間適時調整,找到親子之間的最佳平衡點。 本集節目重點 ●教養孩子沒有正確法則,只有適不適合!一起跟著專家檢視你的教養樣貌 ●認識適度教養七個向度的概念與做法,在過與不及之間適時調整 ●雙薪家庭的忙碌,3C產品成為父母替代品,真能有效解決孩子的問題?...
Published 0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