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聪明的人,只过1%的生活
Listen now
Description
真正聪明的人,只过1%的生活 作者:洞见Leyla 1 有件趣事儿,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前两天下班,乘电梯的时候,遇到两位二十多岁的女孩。 一位女孩短头发,倚在电梯一角,用手扶着额头,看上去不太舒服的样子。 另一个女孩扎着马尾辫,在短发女孩旁边叽叽喳喳: “你知道吗?胡歌来咱们这拍电视剧了也!” “我从路透照里看到,胡歌真的好帅!” “最近大火的那部电视剧你看了没?” “里面的男主角长得真不赖,和我家胡歌有得一拼了!” 短发女孩沉默着,没有吭声。 马尾辫女孩伸头问道:“你怎么不说话?” 短发女孩悠悠地回了句:“你刚刚说的那些和我有什么关系吗?我只在乎我的头痛什么时候能好。” 这句看似不太礼貌的回答,一下就击中了我的心房。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可说过一句话: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99%的事情,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确实如此。 我们常常将时间耗费在了99%无用的人事物上,却忽略了那1%,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部分。 2 有两则王菲的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过。 王菲和窦唯离婚的时候,有记者问她:“你的离婚手续是不是已经办妥?” 王菲答:“跟你有什么关系呀?” 记者说:“我们的读者想知道。” 王菲答:“我还是那句话,跟你没有关系,跟你的读者也没有关系。” 还有一次,王菲和谢霆锋在家接吻,因为窗帘忘了拉上,被狗仔偷拍了。 有媒体质问王菲:“你以后是不是应该注意点?” 王菲毫不客气地反驳: “我的窗户是对着一座山的,所以我觉得我没做错事情,应该检讨的是他们。 我不觉得需要去防范或者什么,我在家接吻,关他们什么事啊。” 说实话,我蛮欣赏王菲做人的原则。 因为终其一生,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 人与人之间需要有清晰的边界,这种边界不仅仅是身体所要保持的距离,更是心理上的间隔与分寸。 用两句话概括就是: 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他人的生活是他人的,与自己无关。 如果说,王菲的做人原则印证了前者,那么电梯女孩的做人原则就印证了后者。 3 在一期《奇葩说》上,作家冯唐说了这样一句话: “其实人生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你要仔细问问关我屁事,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你屁事,你就能知道哪些是错的,哪些是对的。” 这句话听上去简单粗暴,但是想来却颇有道理。 我有个同事小A,常常和我抱怨生活好累。 “工作一天感觉精疲力尽,下班回家往沙发上一躺,感觉一整天好像又没做成什么事。” 为什么? 因为她早上九点来到公司,电脑刚打开,“咣”弹出来一个框:“王心凌再度爆红”,这个不错,点开来看看,10分钟过去了。 因为她正马不停蹄地码字呢,听到同事B讨论同事C的八卦,哎呀这个我也听说了,必须要聊啊,然后端着茶杯凑上去。 因为她快马加鞭地赶月度绩效呢,前排工位探出一个脑袋:“你看看这个口红咋样?”,然后又不淡定了…… 外界的一举一动,一起一伏,都能打乱她的节奏,一天下来,当然觉得又累又没有收获。 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叫作“自我损耗”。 所谓自我损耗,就是你看似什么都没做,但是你的每一次选择和纠结,都是在损耗你的心理能量。 每消耗一点心理能量,你的执行力都会下降。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越是简单的人效率越高,越是克制的人走得越远。 因为他们能远离那99%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在心里说一句:关我屁事,然后将时
More Episodes
弱者成群结队,强者独自修行 洞见 作者:洞见·Elm 盲目的合群,是平庸的开始。 董明珠刚加入格力时,几乎全年没有休假,同事邀她外出聚餐,她也一一拒绝。 有人劝她:“你疏远别人,退休后没人愿意跟你做朋友。” 她说:“我年轻打拼时都不依靠朋友,老了后还需要在意有没有朋友来看望我吗?” 多年后,从底层销售一路做到董事长的董明珠,在一次采访中说: “要把时间花在自己的事上,而不是用来接触别人。 在他人眼里,你的确很孤独。但在孤独当中,你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区分强者与弱者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而是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弱者盲目合群,最终泯然众人;强者独自修行,直至出类拔萃。 01 小说《三...
Published 12/24/22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的情绪传染 洞见 作者:洞见·瑾山月 一个烂苹果,足以弄坏一筐苹果。 Facebook曾对69万名用户进行了一项情绪实验。 他们把用户分为两组,为第一组用户推送积极内容,为第二组用户推送消极内容。之后,他们跟踪记录用户们当天发表的图文。 结果显示:被推送了快乐内容的用户,发布的图文也带有积极的情绪;而接收到沮丧内容的用户,发布的图文则消极悲观。 这个现象,恰如心理学家罗纳德·波德尔所说的:“情绪,可以像流感病毒那样传播,传递给密切接触者。” 人是环境动物,易受磁场影响。 当外界的情绪弥漫开来,我们会迅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心情。 这种情绪传染,有时候比病毒传播更快更可怕。...
Published 12/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