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為了避免在關係中被拋棄,會瘋狂做很多努力、當找到一個可以給愛的對象,也容易過度理想化對方、當覺得自己不被愛,會習慣投入酒癮或不斷更換性伴侶.......。
邊緣型人格 (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BPD)是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認定的身心健康疾病,他們通常有一個比較不穩定的自我概念、不穩定的情緒,也容易有自我毀滅的想法跟行動。然而,就像心理學家 Marsha Linehan 曾這樣形容邊緣型人格障礙:「他們就像一個身上 90% 的面積被重度燒傷的人,他們的情緒沒有皮膚保護,輕輕的觸碰就會引發極大的痛苦。」在看似「恐怖情人」的行為背後,都是滿滿的傷痕。
如果你發現自己進入關係時,也有上述患得患失、把對方視為拯救者的心態,就代表自己是「邊緣型人格」嗎?如果發現自己有類似的傾向,但還不到需要諮商,可以如何自我調適呢?
【心理學小知識】
「邊緣人」跟「邊緣型人格」有什麼不同?「邊緣人」通常指的是沒什麼朋友,或時常處於社交圈的外圍;「邊緣型人格」則是 DSM-5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認定的身心健康疾病,患者會有強烈的憂鬱或焦慮情緒,但又不符合憂鬱症或精神官能症,有些思覺失調的症狀但又不完全符合思覺失調,介於正常人及精神疾病之間,所以才有「邊緣型人格」的說法。
本集重點:
01:55「邊緣人」跟「邊緣型人格」有什麼不同?
03:22 邊緣型人格的症狀
14:01 造成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原因?它是天生還是後天的呢?
17:10 患有「邊緣型人格」者,可能會有哪些常見的困難?
20:30 有類似的傾向,但還沒那麼嚴重,如何調適?
29:38 家人或伴侶是「邊緣型人格」,可以有的陪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