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型人格:在關係裡容易感到空虛,但又害怕被拋棄 ft.杜珝萌【趙慈慧|你的心理師上線中S02EP09】
Listen now
Description
為了避免在關係中被拋棄,會瘋狂做很多努力、當找到一個可以給愛的對象,也容易過度理想化對方、當覺得自己不被愛,會習慣投入酒癮或不斷更換性伴侶.......。    邊緣型人格 (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BPD)是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認定的身心健康疾病,他們通常有一個比較不穩定的自我概念、不穩定的情緒,也容易有自我毀滅的想法跟行動。然而,就像心理學家 Marsha Linehan 曾這樣形容邊緣型人格障礙:「他們就像一個身上 90% 的面積被重度燒傷的人,他們的情緒沒有皮膚保護,輕輕的觸碰就會引發極大的痛苦。」在看似「恐怖情人」的行為背後,都是滿滿的傷痕。    如果你發現自己進入關係時,也有上述患得患失、把對方視為拯救者的心態,就代表自己是「邊緣型人格」嗎?如果發現自己有類似的傾向,但還不到需要諮商,可以如何自我調適呢?    【心理學小知識】    「邊緣人」跟「邊緣型人格」有什麼不同?「邊緣人」通常指的是沒什麼朋友,或時常處於社交圈的外圍;「邊緣型人格」則是 DSM-5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認定的身心健康疾病,患者會有強烈的憂鬱或焦慮情緒,但又不符合憂鬱症或精神官能症,有些思覺失調的症狀但又不完全符合思覺失調,介於正常人及精神疾病之間,所以才有「邊緣型人格」的說法。    本集重點:    01:55「邊緣人」跟「邊緣型人格」有什麼不同?  03:22 邊緣型人格的症狀  14:01 造成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原因?它是天生還是後天的呢?  17:10 患有「邊緣型人格」者,可能會有哪些常見的困難? 20:30 有類似的傾向,但還沒那麼嚴重,如何調適?  29:38 家人或伴侶是「邊緣型人格」,可以有的陪伴方法
More Episodes
在印尼的爪哇與峇厘島,一組由銅鑼與銅片琴編織成的樂音,千年來從未間斷,這就是甘美朗。這種充滿異國色彩的音樂,不僅超越了西方的十二平均律,還以獨特的調音方式和循環結構,讓德布西等作曲大師驚嘆「宛如打開了全新的宇宙」!   為什麼每套甘美朗樂器都有自己的「個性」?爪哇的宮廷音樂與峇厘島的祭典樂舞有何不同?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數十位樂手如何達到絕妙和諧?為何這套傳統音樂能打動西方作曲家,甚至影響了現代音樂的發展?甘美朗音樂中的「交織」概念,又為何能帶給現代人全新的音樂視野?   來賓介紹 王櫻芬: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劉亦修: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本集重...
Published 11/20/24
Published 11/20/24
歐洲劇場大師米洛勞的新作《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即將在兩廳院上演。這部聚焦巴西亞馬遜雨林附近農民抗爭的作品,將遠在南美的「無土地農民運動」(MST)這場重要社會運動帶到台灣觀眾眼前。   MST是如何對抗資本主義的?他們從被視為「暴民」到獲得國際認可,背後有什麼故事?為什麼連跨國企業都對他們忌憚三分?MST堅持土地共有、生態農業和食物捐贈,他們的理念如何挑戰了現代農業的遊戲規則?對藝術工作者有什麼啟發?藝術家是否也能跨界合作,將藝術能量化為滋養社會的土壤?本集邀請到拉美文化專家石雅如教授,帶我們走進巴西,一起來深入了解這場改變世界的農民革命!   來賓介紹 石雅如:慈濟大學外文系教授...
Published 1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