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4 性教育≠防性侵教育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播客录制于2021年,是中读APP课程《给父母的儿童性教育指南》的上线前,我们请到主讲人刘文利老师,聊聊性教育的那些事。 中国在很多场合开展性教育或以预防性侵,或以防止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角度进行,换句话说,将其作为“问题”导向去“解决”。久而久之,“性”自然被附加了很多负面色彩。很少有人把性教育作为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刘文利和她的团队推广的全面性教育,是从孩子出生就一步步开始。随着孩子认知水平的提高而进行相适应的性教育。刘老师作为对于自己的职责的认识也早已超越教学和科研本身——她想要去努力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去影响大众对性教育的接纳程度。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期特别节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并接纳性教育。 比如:为什么法定男女结婚的年龄不同?成年人自慰“过度”的标准在哪儿?性玩具产业是否在促进自慰过度?对于这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刘老师一一作了回答。 【本期嘉宾】 嘉宾 | 刘文利(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负责人) 主播 | 严岩、寒芽(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时间轴】 01:31 小朋友的疑问:为什么男的结婚不得早于22周岁,女的不早于20周岁? 06:12 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疑问:有的人接受包养,是否和性教育有关系? 12:24 在性教育中,性别平等的教育非常重要 13:28 早期性教育为什么重要? 14:00 成年人的疑问:性教育是鼓励成年人自慰吗?什么样的自慰才是对身体有益的? 17:15 家长不了解孩子发育规律是早期性教育中的缺失 18:17 家长怎么打破孩子关于自慰的误区? 21:38 性教育不等于防性侵教育 36:00 什么是“反性教育”? 38:32 关于早恋和性教育 42:12 性教育是贯穿一生的功课 不可错过的竞品课程,欢迎扫码关注收听~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三联中读、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关注收听
More Episodes
最近几年,“重养自己”的话题在社交媒体引起热议,不管是使劲攒齐小时候喜欢而不得的芭比娃娃,还是找回曾经有限的玩游戏的时间,大家仿佛不约而同地开始弥补起自己的“内心小孩”。 但是,重养自己的意义仅限于此吗?除了物质的遗憾,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哪些情感层面上的“拼图”也被我们不小心遗失了呢?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过去的自己不再感到被亏欠,可以真正勇敢、坚定、乐观地走向未来的一个个人生阶段呢? 之前我们上线了一门精品音频课《把心理学作为方法——重养人生的心灵启旅》,沿着发展心理学的脉络,以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划分的人生八阶段为基础,揭示了不同年龄阶段及其相对应的人生课题,并探索如何能处理好这些...
Published 11/13/24
Published 11/13/24
这些年,有关安宁疗护的讨论多了起来,如果末期患者想要在家告别人生,这是可行的吗?本期节目的嘉宾Luna提供了一个样本,她的母亲在58岁时查出晚期胃癌,治疗了26个月后用尽了所有方案,母亲主动提出放弃抗癌,先后入住了两家医院的安宁疗护病房,最后选择在家里迎接死亡,在安宁医生的远程帮助下,Luna和父亲在家中尽力完成了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和心理支持,陪伴了母亲安详离世。 Luna曾在去年接受了《三联生活周刊》的采访,形成了一篇自述报道《母亲癌症晚期后,我在家中为她完成安宁疗护》,我因为制作《从照护到安宁疗护》精品课程,联系到了她,发现我们俩人竟然是6年前的驴友,这期节目里,我们一起坐下,认真聊...
Published 1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