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十全老人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十全老人 乾隆继位后,继续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以巩固帝国的统一。这也是乾隆一生中重要的实践活动。他在位期间,先后领导了10次重大军事行动:两次平定准噶尔,两次金川之役,以及平定大小和卓之乱,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以及两次抗击廓kuò尔喀之役。因此,乾隆晚年曾自我总结,说自己一生有“十全武功”,并自称为“十全老人”。 准噶尔部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厄鲁特蒙古诸部之一。康熙中期以后,该部崛起,先后兴兵进犯喀尔喀、青海和西藏等地。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康熙、雍正两朝都曾先后对西北用兵。康熙曾三次亲征噶尔丹。噶尔丹被击败后,他的侄子策布阿拉布坦在西北仍然拥有很大的势力,并控制了新疆、西藏和青海等地。策布阿拉布坦死后,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续统帅准噶尔部。由于清政府的军事打击,准噶尔部的进犯活动有所收敛。恰巧,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后,准噶尔上层贵族发生了争夺汗位的内乱。在这种情况下,乾隆趁机攻占了伊犁。噶尔丹策零的外甥阿睦尔撒纳,先是向清廷投降,后来又再次反叛。于是,清军第二次出兵,这一次,彻底清除了准噶尔部的反叛势力。 在平定了准噶尔部上层贵族的叛乱后,乾隆二十二年到二十四年(公元1757—1759年),乾隆又进行了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族宗教首领,大小和卓木的叛乱。准噶尔部和维吾尔部叛乱的平定,使清朝政府直接控制的领土极大地扩展。为了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管控,早在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政府便在惠远城设立伊犁将军,作为“总统新疆南北两路事务”的最高军政长官。在乌鲁木齐设都统,统辖塔城的驻军,在南疆喀尔喀什、叶尔羌、英吉沙尔、阿克苏等城设“办事大臣”或“领队大臣”,对当地实行军事统治。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理,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台湾自郑氏归降后,一直归于清政府的统治。来自于本土的先住民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开辟了中央山脉以南的大片土地。而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以及对清朝直接统治的不满,先住民与清政府逐渐形成了对立的态势。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北部的林爽文与南部的庄大田,聚众成立秘密反清结社天地会,被强制解散后,林爽文以彰化为根据地,联合庄大田一起发动叛乱,改年号顺天。翌年,清政府派福康安出兵台湾,旋即生擒二人,镇压了这股反清势力。 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0年,)西藏又发生内乱,蒙古后裔廓尔喀趁机入侵。清廷派巴忠为指挥官,率军征讨。巴忠为避免交战,力主议和。后达赖与廓尔喀达成协定,向其支付岁币。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1年),为催迫达赖支付约定的岁币,廓尔喀再度入侵西藏。清廷派四川总督颚辉、四川将军成德出兵讨伐,久战无功。复命大将军福康安、参赞海兰察于青海出兵协同助剿。福康安率军一路直下,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尼泊尔境内,直逼廓尔喀都城卡特曼兹。廓军奋力反击,双方数次交锋后最终达成协议:廓尔喀投降清政府,并按时朝贡。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满洲利亚(今中国东北部及黑龙江左岸沿海州一带)、蒙古、青海、西藏和由准部、回部构成的新疆地区,直接划入了清朝政府的统治范围内。朝贡国北起库页岛、朝鲜,东至琉球,南起尼泊尔,西至帕米尔高原,甚至东南亚的
More Episodes
后记:中国历史概况 远古时期与奴隶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476年)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60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知道了用火。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谷和粟粒及农耕工具。    最古老的王朝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其势力和影响已达...
Published 04/13/20
Published 04/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