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嘉庆暴毙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嘉庆暴毙 白莲教起义又称"川楚白莲教起义", 是在嘉庆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多达二百零四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的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biàn四百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政府共耗资军费二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四年的财政收入。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而此后,清王朝的统治也逐渐走向了衰落。 嘉庆皇帝亲政后,虽然惩处了大贪官和珅,但吏治的腐败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夏,嘉庆帝率领大批随员、名优艺妓,浩浩荡荡向木兰进发,不久抵达热河,安顿于避暑山庄,开始了木兰秋狝(xiǎn)。但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一年的七月二十五日,嘉庆帝在毫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离开了人世。 皇帝驾崩,热河行宫立即封锁消息,避暑山庄大门紧闭,限制所有人员出入。直到二十七日,留京的王公大臣才得悉噩耗。而嘉庆帝猝死的原因,却没有人知道。于是,民间就产生了各种版本的推测和传说。 其中一个普遍的说法是遭雷劈而死。话说嘉庆帝到达避暑山庄后,立即全副武装,率领满汉大臣和八旗劲旅,大队人马直奔木兰围场。他们追踪围猎多日,只猎获了一些野兔,于是嘉庆帝非常扫兴,提前结束了木兰秋狝。返回途中,雷电交加,嘉庆帝不幸被雷击中,落马身亡。这个说法虽然流传很广,但却没有丝毫史实依据,因此,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言。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推测,嘉庆帝的死因大概是长期的操劳而导致的心脏衰竭,从登基亲政以来,他没有过上一天轻松的日子。他的父亲乾隆在世的时候,天下太平,而轮到嘉庆坐上江山,国家便日益衰败。嘉庆急于改变颓败的现状,振兴祖宗基业。于是他呕心沥血,费尽心机,苦斗了25年,可是积重难返,嘉庆帝感到无能为力,但是又无法从繁重的公务中抽身自拔,在巨大的压力下,他的健康状况开始逐渐走向了恶化。 嘉庆帝从病倒到归天,总共不到一天的工夫。虽然死前没有任何征兆,但是导致猝死的罪魁祸首却是长期的劳累、伤神、压抑、苦恼、忧郁和烦躁。年逾花甲的嘉庆帝,身体肥胖,加上天气暑热,旅途劳顿,很有可能是诱发心血管病而猝死。几十年来他为治理日益衰败的国家,殚精竭虑,付出了全部心血,但他的能力又不足以带领大清帝国走向中兴,根本无力驾驭这个动荡不安的大清王朝。 嘉庆帝死后,他的次子爱新觉罗•旻mín宁继位,为清宣宗道光皇帝。小时候的旻宁,在读书行文、习武等方面都表现不俗,是一位理想的文武兼备的接班人。虽然嘉庆时期,仍沿用雍正创立的“秘密建储”来定立储君,但朝中大臣几乎都知道,旻宁必将登上皇位。因此,嘉庆暴毙后,朝内并没有发生什么动荡,旻宁很顺利地继承大统。他继位后,重用的人都是因循守旧、明哲保身之辈。国家的财政危机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国库连年亏空,虽然道光帝在盐政、开矿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改革都不够彻底。另外,道光帝还厉行节俭,停止兴建和整修大型工程,甚至自己带头减少膳食,率先垂范。但自乾隆后期开始,吏治腐败,以倡导的方式根本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朝廷官员个个阳奉阴违,奢侈无度。财政危机,日益加重,使道光帝的统
More Episodes
后记:中国历史概况 远古时期与奴隶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476年)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60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知道了用火。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谷和粟粒及农耕工具。    最古老的王朝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其势力和影响已达...
Published 04/13/20
Published 04/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