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10月7号星期六,以色列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遭到哈马斯的恐怖袭击。恐怖袭击当然一种野蛮行为,而野蛮是与文明相对应的。恐袭发生后,中国政府没有在第一时间直接谴责哈马斯的暴行,中国的互联网上也充斥着为哈马斯叫好的声音。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想借这一件事,聊聊文明与野蛮这个话题。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Published 10/14/23
最近一段时间,能够提振人们精气神的事情实在不多,但奢华的杭州亚运会可算其一。9月23号在杭州开幕的第十九届亚运会,似乎给人们低迷的情绪注入了一针兴奋剂,让大家意识到,中国的经济并没有消弭,中国压根就不差钱,这奢华到极致的杭州亚运会就是例证。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这令人惊掉下巴的杭州奢华亚运会。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Published 09/30/23
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有着很多和很大的区别。就拿中国的一句成语“十恶不赦”来说吧,中国的所谓“十恶”与西方的“十恶”,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和理解。在上一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介绍并探讨了中国的“十恶”与西方的“十恶”都有哪些不同?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不同?在这次的节目中,我们继续介绍和探讨西方所定义的“十恶”。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Published 09/23/23
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有着很多和很大的区别。就拿中国的一句成语“十恶不赦”来说吧,中国的所谓“十恶”与西方的“十恶”,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和理解。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中国的“十恶”与西方的“十恶”,都有哪些不同?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不同?https://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5468560967098bdd8bf4/talk-09152023111005.html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Published 09/16/23
生活中,我们通常用“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来形容某些人不自量力,没有自知之明,或者才疏学浅,却偏偏装做能人才子,好像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料事如神,所说所做都是对的,别人都不如他。在我看来,这种人是最愚蠢的,因为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知道他有多无能,只有他自己对自身的无能和无知沾沾自喜。 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的人和事。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Published 09/09/23
中国政府近来开动宣传机器,展开了一场全民抓间谍的运动。反间谍本身无可厚非,因为每个国家都在做,但号召全民反间谍的国家,恐怕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多见。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全民抓间谍这个有趣的话题。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Published 08/26/23
目前很多中国年轻人选择不谈恋爱;不结婚;不买房也不生孩子,他们是目前中国的“四不青年”。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选择了“四大皆空”的生活方式呢?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的未来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中国的“四不青年”这个话题。
Published 07/22/23
最近,中国网络大V张雪峰一段有关反对考生申请新闻专业的视频火了。张雪峰在回答一位学生家长咨询是否应该允许孩子申报新闻专业时,表示极力反对,甚至夸张地说“把孩子打晕,不能让孩子报新闻专业”。 考生在申报专业时,是应该以兴趣为导向?还是以就业前景以及就业收入为导向?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媒体在中国这个话题。参加我们这次讨论的还有自媒体人钱立峰女士和周教授的女儿周航。
Published 07/01/23
在上一期的 “周嘉有话说”节目中, 我和周孝正教授以及自媒体作家钱立峰女士,讨论了有关中国高考的话题. 因为大家对这个话题都非常感兴趣,而且有各自的切身体会,所以想表达的观点也是意犹未尽.那么在这次的节目里, 我们会继续就中国的高考以及高教的话题进行讨论. 我们不仅可以听到周孝正教授和钱立峰女士对高考这件事的看法, 还可以听到周教授的女儿周航分享她对高考的认知. 接下来请大家继续收听钱女士对高考的看法……
Published 06/17/23
古有科举,今有高考。十年寒窗苦,一考定乾坤。高考似乎已经成为全中国最具“仪式感”的全民参与事件之一。为什么中国社会如此看重高考?而高考作为一种升学机制,又有哪些应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呢?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有关高考的话题。加入我们这次讨论的还有自媒体 “文明客厅”的发起人之一钱立峰女士。
Published 06/10/23
这几天,网上热传一条消息。广东一所幼儿园的一名五岁男童在回答老师提问“你为什么来上学”的时候说:“上学是为了移民英国”。这名男童还说:“他长大后不想在中国住了,想要去英国”。孩子的一句真心话却给老师惹了麻烦。有报道说,该幼儿园老师被指“教育失职”,还遭到有关部门的调查。 五岁的孩子说,长大后想去英国,有什么错吗?而凭什么老师要因此受到指责?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师就来聊聊中国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
Published 04/28/23
美国著名的民调机构盖洛普最近的一项民调显示,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进一步下滑。与此同时,把中国视为敌人,甚至是头号敌人的美国人却直线增加。 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都有哪些因素造成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急剧下滑?而这些数字对美中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
Published 03/10/23
网上有一篇署名殷海光的文章,题目是“中国式逻辑”。文章提到,这世界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式逻辑。文章说,中国知名文化人易中天把国人常有的逻辑问题,大致分成了三类:第一,只问态度,不问事实。第二,,只问动机,不问是非。第三,只看亲疏,不问道理。 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为什么会出现中国式逻辑?它的危害是什么?
Published 03/03/23
就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周年之际,世界大国领导人的举动格外引人关注。美国总统拜登前几天突访乌克兰首都基辅,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援助。拜登之后转往波兰访问并发表讲话,高度赞扬了勇敢的乌克兰人民。拜登还强调,这场战争让民主国家变得更强大,专制者变得更虚弱。 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来聊聊俄乌战争将在哪些方面改变世界格局?中俄关系是否真的如中方所形容的那样“坚如磐石”?
Published 02/24/23
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工智能的聊天软件ChatGPT。这款新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软件不仅可以非常有逻辑和条理地应答你的问题,还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提示,创作诗歌呢。就连比尔盖茨也对ChatGPT大加推崇,认为它就像发明互联网一样重要,将改变世界。 我和周孝正教授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要讨论的不是ChatGPT的应用功能,而是,为什么又是美国人搞出ChatGPT? 为什么美国总是引领世界的科技革命?是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成就了美国?还是美国成就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
Published 02/17/23
今年是李文亮医生去世三周年,世界许多地方都举行了纪念李文亮的活动。纽约中央公园里有一把为纪念李文亮医生而设立的长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 纪念李文亮医生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将中国改变成一个健康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像李文亮医生的人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聊聊三年后纪念李文亮医生的意义,以及中国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
Published 02/10/23
随着正月15的到来,这农历新年就要过完了。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2023年的春节可谓是喜忧参半。先说中国,清零防疫政策戛然而止,解封后人们终于可以自由流动了,但代价却是新冠感染人数以及由此引发的死亡人数激增。 在美国,尤其是在华人比较多的加州,春节这几天,接连发生重大枪击事件,而且都涉及到华人。不仅施害者是华人,受害者也有好几位华人。 这两起共造成十多人死亡的枪击案,不仅造成美国华人的恐慌,也引发中国国内民众对美国社会安全的质疑。不少中国网民由此断言,美国是一个枪支泛滥的国家,美国社会很不安全。据统计,过去10年,美国每天平均就有超过100人死于枪支。因此,有中国民众坚信,就安全感而言,中国远远超过美国。那么,如何看待美国的拥枪问题?又该如何比较美中两国的安全问题?如果按照某些中国官员的说法,中国的人权比美国好上几百倍,那么,世界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移民,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到美国呢?这些都是我们这期“周嘉有话说”栏目要聊的话题。
Published 02/03/23
这几天我在微信上就看到好几段北美华人庆祝农历新年的短视频。其中,纽约市华人聚集区法拉盛就举行了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这次活动不仅吸引了大批华人参与,当地的议员们也纷纷前来捧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政坛重量级人物,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场庆新春活动。 看到这些画面和祝福的文字,人们不禁发出感慨:为什么我们在北美能够感受到这种文化的包容,而在中国大陆,我们不仅从来没有听到过国家领导人公开发表圣诞祝福,有些地方还变本加厉地打压,甚至禁止有关圣诞节的活动。这是怎样的一种反差?中国领导人一直提倡的文化自信哪去了?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春节,圣诞节和文化包容与自信这个话题。
Published 01/27/23
中国政府最近公布了最新的人口统计数字,去年中国人口出现下降,这也是61年来,中国官方首次承认人口出现下降,按照官方的说法,叫做“负增长”。这一宣布立刻引起多家国际媒体的关注,认为这是中国人口危机的一个迹象,并会给中国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连串的负面影响。 中国在过去40年间,经济呈现飞跃式增长,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为什么中国人现在开始“民不聊生”了呢?在年轻人眼里,“无后”真的为大吗?中国还有希望扭转目前人口结构的劣势吗?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中国的人口与社会发展议题。
Published 01/20/23
英语世界有句名言:“自由不是免费的”(freedom is not free)。顾名思义,自由的获取和维护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可能是失去自由,甚至失去生命。 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大家都会认同生命至上这一理念。但是,当人们必须在自由与生命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为什么有的人为了自由能够舍弃生命,而也有人为了苟活而放弃自由?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自由”这个话题。
Published 01/13/23
提到“腐败”,中国人最不陌生,因为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腐败”,以至于老百姓都在说“现在的中国是无官不贪”。中国的腐败不仅层出不穷,而且还花样翻新。最近,在中国的官媒上就出现了一个新词:“逃逸式辞职”。
Published 01/06/23
我们这期“周嘉有话说”栏目录制完后,已经是2022年的尾声了。这一年可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国际和国内(当然指的是中国国内)发生了很多令人震惊,令人感慨,也令人激动,也令人悲伤的事情。 中国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歌《代悲白头翁》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顾名思义,每年的花还是那些花,但是人却不是原来那些人了。那些人或已变老,或已逝去;或已飞黄腾达,或已走入历史。想想今年发生的这一切,在在印证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一同回顾和反思2022年发生的,能够影响世界和中国今后若干年格局和走势的大事。
Published 12/30/22
前不久,在微信上看到一篇题为“虎年笔记”的短文。文章列举了自2021年8月12号起,央视连续发表文辞犀利,轰动一时的反美“八评”。其中第一篇就将美国定性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抗疫失败国。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中国与美国在抗疫方面都有哪些不同的做法?谁又是抗疫第一失败国?
Published 12/23/22
中国大陆自从11月底爆发“白纸运动”后,中国的“清零”防疫政策出现了大逆转。大部分地区取消了核酸检测,出行也不用扫码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疫情大爆发,尤其以北京最为惨烈。药店的感冒药和退烧药被抢购一空;所有医院的就诊病人大排长龙;“阳”医生看“阳”病人;急救系统120被打爆;癌症患者和需要透析的病患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全市10多家殡仪馆超负荷运作;北京附近的墓地销售也跟不上需求。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北京的医疗和救护系统被击穿,大部分民众只得依靠自救,大家目前都有一个共识:阳是早晚的事儿,早阳早安心。 为什么北京的疫情爆发的如此猛烈?为什么政府部门对此毫无准备?难道“清零”又是一个“烂尾工程”? 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这些话题。
Published 12/17/22
中国持续4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民不聊生,一路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改革开放能够给中国注入巨大的活力?改革开放有什么秘密可言吗? 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改革开放的“秘密”。
Published 11/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