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精英的傲慢为什么使我们感到厌恶和愤怒?我认为绝大多数时候精英的傲慢,一方面源自于他们的无知,他们不知道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贵身份其实在审视下是站不住脚的,反而反应了他们狭隘视野之下对身边人的鄙视,这是一种“假精英”的优越,另一方面源自精英有意或者无意的忽视了他们的优越性不仅仅是靠努力获得,而是因为机遇、出身、运气、时代等等个体以外的因素。但是,莎士比亚戏剧《科利奥莱纳斯Coriolanus》(又译:《大将军寇流兰》)描绘了一个真正的罗马“精英”,他是一位真正骁勇无比气势冲天的国家英雄,他虽然真的值得令人敬佩,他的精英地位建立在他无与伦比的英勇之上,但是这位英雄却不可一世无比傲慢,对人民群众充满了鄙视。这个人狂妄到哪怕他为他的傲慢付出了被放逐的代价,他也坚决不放弃他对人民群众的鄙视。一个真正的精英、一个国家大英雄有资格鄙视人民吗?我认为莎士比亚揭露的真相是,一个真正英雄的傲慢也是建立在他的无知和盲目之上,他以为自己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但实际上他仍然需要依附于他最鄙视的人民,所以哪怕是“真正的精英”也没有资格鄙视人民。本期播客分析莎士比亚对于精英的傲慢最深刻的反省和批评。
Published 03/31/24
最近中文互联网上大家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祛魅,那么对世界祛魅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期播客解析马克思韦伯在1917年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Wissenschaft als Beruf》里提出的对世界祛魅Entzauberung der Welt 这个概念,这个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是韦伯对现代社会最犀利最深刻的总结。已经祛魅的世界是一个启蒙成功的世界吗?现代的理性科学瓦解了一切鬼神天命风水,现代科学可以用实验精神解释世间万物,给予我们越来越多的真相,这个真相有意义吗?这个真相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吗?生活在完全祛魅世界里的现代人为什么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 虽然我生活在一个被祛魅的世界,但是我认为这个世界还是存在“魔法”的,这个魔法就是人性的光辉,人类文明的光辉使我仍然深深地对这个世界入迷,播客的最后我分享了3分钟人性令我感到着迷的原因之一,巴赫《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ue 》,一个能够拥有巴赫的世界,是一个还值得我活着迎接明天的世界。
Published 03/28/24
本期播客以澎湃思想市场3月14日发表的甘阳教授演讲《大学应否以及能否克制内卷化》作为契机,观察中国大学为什么变得越来越高中化,美国大学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小学化。如今的国内顶尖大学和美国顶尖大学,相比于10年前,有什么变化?我分享了我和我两位博士候选人朋友老乡哥和保姆哥的对话。我感觉中美大学在过去10年都面临了成绩通胀,只不过美国大学拿好绩点变得越来越简单,中国大学拿好绩点变得越来越难。大学的目的是培养思想独立有责任有担当的成年人、好公民,中美大学好像距离这个目标都越来越远,这两种不同的困境有出路吗? 播客中提到的英文书中译本:《娇惯的心灵: “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作者: [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 / [美] 乔纳森·海特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Published 03/27/24
追求身体的真善美和追求灵魂的真善美有相似之处吗?什么是狗系运动?什么是猫系运动?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如何和自己玩耍?这期播客还讨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如何学会倒立,以及我对阿斯汤加瑜伽的看法。
Published 03/24/24
这期播客由常驻文学分析员小木墩继续带大家一起解读19世纪经典小说《红与黑》,作者是来自法国的Stendhal(司汤达),小木墩对「出轨」为何成为现代欧洲文学如此重要的主题感到费解,现代婚姻为什么在西方沦为了一个笑话?忠贞在婚姻中还有可能吗?小木墩带着这些困惑解读红与黑6-12章。 本期播客小木墩观察到于连在市长家里做家庭教师的时候,市长和市长夫人都误解了于连。于连被市长夫人误解成一个心无旁骛追求知识的品德高洁之人,同时他也被市长误解成一个粗鄙低贱的乡下仆人。第一种误解让市长夫人义无反顾的忘记了世俗道德,爱上了他。第二种误解让于连想要用偷情的方式去征服市长夫人。这两种误解促成了于连和市长夫人的第一次出轨偷情。
Published 03/22/24
西方人有可能理解中国文明吗?西方人有资格去研究中国问题吗?跨文明交流可能存在吗?还是说我们本质上只能自说自话?这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但它最终是一个哲学问题。这期播客的一开头描绘了现代西方主流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以及这个态度背后的理论基础。播客介绍了萨义德于1978年出版的《Orientalism东方主义》这本书对福柯的应用,西方霸权主义的自我批评,以及这本书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我想问的问题是:不带偏见的知识有可能存在吗?自我认识还有可能吗?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自我、还是控制别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视野永恒的局限性、还是为了帮助我们超越我们视野的局限性?一套理论可以解释一切吗? 播客的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拒绝跳出自己的偏见和狭隘,这是一种闭塞;但是用一套最近发明的理论去解释现代世界上的全部规律,拒绝考虑这一套理论本身的局限性,这是另外一种闭塞,这是一种受过教育的人的闭塞,这是一种思想上的狂妄和自大。至少目前没有任何一套理论可以解释世界上的全部规律,与其相信一套理论,我宁愿相信我可以通过不断地谦虚的学习和阅读,超越我与生俱来的狭隘和偏见,让我触摸人性...
Published 03/21/24
肤浅、懒惰、爱慕虚荣、抠门、善妒的人(我),能如何把这些恶习转换成动力,并且借此达到天天锻炼、天天进步的目的?这期播客的一开始描绘了一下古典美德式运动法在我身边美国人身上的体现,为什么我认为美国上流社会的运动习惯无法在我们身上复制。播客接下来描绘了我对英国早期现代哲学家霍布斯的理解、对曼德维尔《Fable of the Bees蜜蜂的寓言》的解读,并且运用在我自己身上,把这些恶习转换成天天运动的动力。这是我作为一个道德败坏、软弱腐败的现代人,自我进步的一种方式和反思。 更正1:不好意思我发现我把《蜜蜂的寓言》,读成了《蜂蜜的寓言》。这种乌龙在书名上经常出现,因为我是用英文读的原著,有时候在脑子里用中文念书名,会出现大脑卡机的情况。 更正2:那位跑柏林马拉松的女朋友的成绩是2小时48分,我不小心说成2小时48秒了,这都快破人类记录了,是我嘴瓢。
Published 03/16/24
自由主义哲学家密尔(John StuartMill)在《论自由》中说,社会应该允许所有的观点,哪怕错误的观点,进行自由的表达,只有在文明的碰撞中和激烈辩论之后,社会才能无限接近真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被马斯克收购后的推特,几乎解除了对言论的一切限制,以女性议题为案例,为什么女性议题没有得到任何茁壮成长,反而是政治不正确的厌女恐女反女的男权社群在马斯克收购后的推特上变得越来越兴盛?这个播客一开始讨论了为什么完全的放纵自由并不会增加文明讨论的空间,反而会让不文明、野蛮的声音淹没文明的声音。播客还讨论了近期小红书对女性主义议题的审核和管制,小红书的审核机制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审核女性议题,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被筛选后的友善,和没有被筛选的不文明,哪一个才是更好的文明讨论空间? P.S. 播客提到微信号叫做祛魅魍魉。
Published 03/13/24
底层草根还能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吗?毫无背景和家世的农村子弟是否还能考读书胜天半子?凭借个人能力逆天改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吗?在之前第五期播客「现在还适合出国留学吗?」的最后,我的观察是过去十几年出国留学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严重的阶级分化。今天我们从农村子弟的视角思考同一个问题。留守儿童一步一脚印,从村里走到乡里,从乡里考到县里,从县里考到首都最好的大学,从首都来到美国读博。这样的人生需要依靠什么个体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农村教育在过去十几年有怎样的变迁,未来又面临怎样的困境?这期播客虽然揭露了令人惊叹的社会不平等,但是我认为这期播客包含的友谊和对话本身是一份超越阶级的、揭露思想能够企及的无垠宽广,这反而揭露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平等,是思想的深邃和光辉。在这里感谢我的朋友老乡哥。 听完这期播客,有听众朋友很好奇老乡哥为什么会选择政治哲学作为专业?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农村出身的孩子选择理工或码农比较多,比政治哲学更好找工作和有更高的收入,单纯比较好奇这个选择的原因。 老乡哥的回答是:从高中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也秉持庸俗的社会化观点:上大学的目的是找工作赚钱。大一的课程也让我很失望,基本没学到什么...
Published 03/09/24
这期播客由小木墩带大家一起解读19世纪经典小说《红与黑》,作者是来自法国的Stendhal(司汤达),小木墩解释了为什么她会成为这个播客的常驻文学分析员。小木墩对「出轨」为何成为现代欧洲文学如此重要的主题感到费解,现代婚姻为什么在西方沦为了一个笑话?忠贞在婚姻中还有可能吗?小木墩带着这些困惑解读文学作品。 在听完小木墩被前夫背叛的故事后,很多人问小木墩(也有些人嘲笑小木墩)为什么如此盲目,在婚内自以为陷入甜蜜幻想的爱河、勾勒出一个看似美好的灵魂伴侣,现实里确实却是这样不堪道德低劣之人,小木墩也想借着解读文学的方式,反省自己的愚昧和可笑,所以这个系列也是小木墩的自我批评。 在《红与黑》解析第一集里,小木墩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心比天高的男主角JulienSorel(于连)可能拥有爱的能力吗?小木墩试图给大家揭露于连身上的两个矛盾,一方面他既仇恨贵族、又认为自己属于贵族,另一方面他虽然披着牧师的黑袍、心中却穿着拿破仑的红色戎装,这双重的矛盾,使于连失去了爱的能力,他以为的爱欲只是他心中政治欲望的投射。
Published 03/07/24
这期播客讨论我最爱看的两部中美主旋律正剧《人民的名义》和《白宫风云The West Wing》,如何定义「主旋律正剧」?美国这么分崩离析两极分化的政治,能有「主旋律」吗?我还介绍了我通过看美剧获得的政治教育,我对《纸牌屋》理解。播客最后,我解释了我是如何通过托克维尔在1835年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和批评,观察这两部正剧反映出怎样不同的政治生态。
Published 03/05/24
我感到现代年轻人的矛盾来自于,我们一方面想要拒绝攀比,所以我们疯狂推崇“松弛感”、“不要精神内耗”、“发疯”、“做自己”,另一方面又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去攀比,时不时破防、焦虑、自卑——因为自己的失败固然令我伤心,但是别人的成功会让我更加难受。这期播客观察并描述了这种矛盾感,并且观察了东方社会和西方社会对攀比的拒绝有什么不同,我认为东方社会对攀比的拒绝来自个人式的自救,而西方社会对攀比的拒绝来自系统性的价值观。本期播客还介绍了伟大的日内瓦哲学家卢梭在《埃米尔》中对现代人为什么会焦虑不开心的观察,并且分享了一个如何用不攀比的态度去由衷欣赏别人的态度。播客的最后我的小猫也发表了一下他的意见。 补充:录到一半发现我把「荼毒」的荼tú念成了shé,但是因为我不知道如何编辑音轨,以及我很坦白我的普通话水平真的不太好,所以懒得改了,请大家以我为戒,不要把荼读错,这就是没接受高中语文教育的代价。
Published 03/03/24
这期播客讨论人文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演变,也是对一位听众朋友来信的思考。这位听众朋友说:「我从农村20年前考上普通大学毕业进入国企稳定工作,撑不死饿不着,已经在我的阶层算一个小小的跃升了,你可以想像以后寒门出贵子将会多难,即使农村出来考上国内好大学,但囿于眼界的封闭,无人指点,无贵人,出了校门又能有多大作为呢。应了一句俗话“井底的蛤蟆只能见到巴掌大的天”。不读书又绝对不行,总得成为受教育的公民见见天地,见见众生,见见自己吧。」
Published 02/24/24
这期播客我们从古典自由主义的视角去观察陈佩斯喜剧,为什么我认为陈佩斯代表了中国喜剧的巅峰?喜剧的内核是什么?喜剧的目的是为了描绘现实、还是超越现实、甚至创造现实?为什么春晚这个中央舞台代表了不公平市场竞争?为什么我觉得喜剧的意义不仅仅是给观众带来笑声、也是一种现代人在这个社会尊严和自由的载体?播客一开始我也谈论了为什么现在春晚小品不好笑了,追忆一下陪我成长的赵本山小品,并把当代小品和陈佩斯小品进行比较。 这期播客会直接引用一些哈耶克的思想,感兴趣的听众朋友可以去听一听第十四期播客:哈耶克的政治思想对于我们的意义。 请苹果播客的听众们帮我打分,评论,帮我造成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的气势!
Published 02/24/24
今天这期博客我们会谈一谈如何减肥、运动和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我觉得所有五花八门的减肥方式背后的逻辑都可以被归为两种,这两种态度分别是古人的态度和现代人的态度,也可以说是亚里士多德式减肥和康德式减肥,最终我们讨论的不仅仅是两种减肥逻辑,而是两种古代人和现代人对美德的理解,也可以说是古希腊哲学和现代德国哲学对美德理解的不同。这期播客也是我自吹自擂的一期播客,谈谈我是如何获得六块腹肌,毕竟好不容易获得了这个曼妙苗条的身材,总是要找个机会孔雀开屏一下下。 口误:榜眼哥是第二名的意思,不是第三名。以及他说他瘦了20斤,不是10斤。叫我更正一下。
Published 02/18/24
这期播客回复一位听众的来信,这位听众说:我的父母辈很爱我,但至亲无法和我在精神层面沟通,爱人工作属于服务行业,她天天繁忙精神疲惫,只想简单热闹平安过一生,这些可爱的亲人无一人读书,或喜欢读书,无法理解我的读书爱好,觉得我和身边人和周围同事都是格格不入,我无法给他们讲解,他们也理解不了人是分精神层次的。身边充斥着低头族,吃喝玩乐的同事朋友,读书在我的身边的社会阶层是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这位听众很精确地描绘了一种我最近也在思考的感受,借此花30分钟反思一下我和身边的人的关系,播客最后分享巴赫的《马太受难曲》Erbarme dich, mein Gott
Published 02/16/24
重新上传之前因为口误出现一个小错误,而被我一怒之下删掉的一期播客(“旅行是意义是什么?谈一谈那些憎恶旅行的哲学家”) 。几乎每一个人都说自己喜欢旅行,旅行对于我们来说是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我们向往的究竟是什么?旅行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改变自己,还是维持自己?旅游究竟可不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旅游是不是更像一个回旋镖,我们其实在发射出那个回旋镖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最终会回到同样的那个地方。旅游真的可以在本质上改变我们吗?我们喜欢赋予旅行巨大的意义,但是在我们说出我喜欢旅行这句话的时候,我也想扪心自问一下,我为什么要赋予旅行巨大的意义呢?这是这期播客想要探讨的话题。 本期播客收到芝大哲学教授Agnes Callard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The Case Against Travel”启发,欢迎大家到这个链接阅读: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the-weekend-essay/the-case-against-travel
Published 02/15/24
我身边很多年轻人对未来都感到非常迷茫、怅然若失和焦虑。这期播客讨论对未来失去希望的年轻人如何平静地过好每一天。我们对伏尔泰讽刺小说《Candide》里最后一句话"我们必须耕种我们的花园"进行了解析,也从马基雅维利给他朋友写的一封信中获得一些慰藉。 第一个口误:这期播客里有一个非常傻的口误,是我嘴里讲中文脑子里想着外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嘴瓢(╥╯^╰╥),我不断地把康德的“永久和平”这篇文章说成了“永久平衡”。康德那篇文章是“论永久和平”!和平!和平!和平!不是平衡。 第二个口误:10:11 Candide坎迪德的出版日期是1759年!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说成1975年?真的很莫名其妙的一个错误。
Published 02/11/24
播客中提到的作品: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孟德斯鸠《波斯信札》 卢梭《新爱洛伊斯》 尼采《论悲剧的诞生》 巴赫《马太受难曲》
Published 02/09/24
现代社会为什么要惩罚坏人?是为了预防、威慑,还是因为坏人罪有应得?这期播客谈一谈古典自由主义和德国自由主义的分歧,也谈一谈苏格拉底对惩罚的奇葩见解。
Published 02/05/24
今天这期播客我们会通过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谈一谈,如何通过研读历史的智慧来直面面对惨痛的背叛和人性的邪恶。认识我的听众朋友们可能知道我最近正在面临两场令人瞠目结舌彻头彻尾的背叛。哦不对,我现在已经学会保护我自己了,我接下来要讲的是是我虚构的一个角色小木墩老师,她如何通过阅读史书,如何直面背叛、如何面对人性的阴暗和邪恶,如何继续对这个惨淡的世界保持希望。
Published 02/04/24
本期提要: 前1分钟:学习外语的唯一秘诀 发牢骚,对《鸣龙少年》的评价 对于嘲笑别人说外语有口音的人的嘲笑 抱怨美国人快乐学习法 如何学德语?德国人需要维护德语的主体性。 能够使用古希腊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016年我写的知乎回答
Published 01/26/24
谈论议题:- 从言论自由到表达自由是一种虚无主义?- 美国为什么变成一个政治正确的社会?- 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为什么是完全不同?
Published 01/24/24
洛布科维茨家族的故事 口误:太爷爷是1888年出生,不是1988年。
Published 01/14/24
提要:一些无法被翻译成外语的中国人精神状态服从性训练和亚里士多德对理性行为的定义服从性训练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Published 0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