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的旁观者雷蒙·阿隆第三节 学习与思考的年代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提要]从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末,雷蒙阿隆有一个漫长的学习与思考期,他曾去德国生活工作过几年,德国哲学给他相当深的影响。三十年代又正是德国纳粹主义崛起的时代,法国也社会动荡不断,左右两派激烈斗争,左翼联盟“人民阵线”曾一度掌权,推行改良主义的社会政策。雷蒙阿隆就在这个背景中开始了他的学习与思考。 问:下面请给听友们介绍一下雷蒙阿隆这个人的情况。   答:好的。前两次我们着重介绍了雷蒙阿隆时代法国知识界的左倾背景,但是不要忘记,随着德国纳粹上台,随着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泛滥,在法国知识界也出现了极右翼的团体,以莫拉斯为首的“法兰西行动派”就是同情纳粹、反犹,鼓吹与纳粹德国合作的代表。可见在雷蒙阿隆的学习时代,法国思想界正处在一个大分化、大动荡的时期,各种思想倾向交织,左翼与共产党站在一起,为苏联辩护,右翼则认同纳粹法西斯思想。这种思想界的混乱对锤炼雷蒙阿隆的思想力度很有好处。我们还是先从雷蒙阿隆的生平谈起。他于1905年3月14日出生在巴黎圣母田园街,他的父亲是巴黎法学院的助教,并在高等商业学校和高等技术师范学校任教,同时在交易所从事证券买卖。这是一个很传统的犹太家庭,曾经家境宽裕,但终于在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破产。雷蒙阿隆一直认为他父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只是“他大材小用,抱负付诸东流”。在雷蒙阿隆的父亲境况好时,他们全家搬到了凡尔赛,自己修建了一所带网球场的大房子。所以雷蒙阿隆上的是凡尔赛著名的奥什中学。1922年,雷蒙阿隆进入巴黎孔多塞学校读预科,准备报考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这时,他对哲学产生了抑制不住的兴趣,开始大量阅读康德的著作。而且那时他对左派抱好感,因为读康德的哲学使他相信有理性的人都应该是世界主义者。所以他谴责凡尔赛条约,反对法国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1924年他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同年考入的有萨特和尼赞,这一届的学生都是一时之选。所以雷蒙阿隆会说:“在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竟聚集着如此众多的才智非凡人物”。   问:他们这一届毕业时,萨特和雷蒙阿隆一起参加教师资格考试,阿隆以第一名通过,萨特却落选了! 答:是的,不过第二年萨特也考了第一,而且分数还高出阿隆十几分儿。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挺复杂,我们后面还会提到。先说雷蒙阿隆苦读哲学,首先是苦读康德,但是还有一个人对他的思想成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那就是阿兰。这个人在中国算不上有名,可传记大家莫洛亚说他是当代蒙田,这个评价可真够高的。确实,阿兰也像蒙田一样写随笔,也有蒙田那种平静、恬淡的文风。当时阿兰在亨利四世中学当哲学教员,阿隆常在课后在学校门口等他,然后一起讨论问题。在雷蒙阿隆看来,阿兰是一位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他说:“阿兰同他的学生自成一伙,既非共产党,也非社会党,而是永恒的左派,永世不会掌权,因为他们的本色就是抵制权力,认为权力的精髓就是倾向于跋扈专横,结果腐蚀掌权者自己”。可以说阿兰对阿隆最大的影响就是和平主义影响,以至于他在自己的法兰西学院院士佩剑的剑身上刻下希罗多德的名言 “明智之士绝不会拒绝和平而宁愿战争,因为和平环境下本应由儿子安葬父亲,而在战火之中却由父亲埋葬儿子”。不过在我看来,雷蒙阿隆受阿兰影响的地方 不在思
More Episodes
[提要] 班达指出,推崇秩序至上的知识人,其本质是反民主的。因为民主制度中的公民平等原则,已经否定了秩序等级,否定了所谓有着历史合理性的不平等。班达认为,民主制不仅有其历史的正当性,而且有道德上的正当性。
Published 04/17/19
[提要] 在德雷福斯事件和随后的一次世界大战中,班达看到当时法国知识界泛滥的一股思潮,那就是以政治激情的指向,来判定何为价值,何为道德上的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政治正确。但问题在于,遵循政治激情的指向,是知识人的正确选择吗?
Published 04/08/19
[提要] 随着德雷福斯事件的进展,法国知识界日益分裂。一些著名的文人,面对这起冤案的铁的事实,竟然闭目不看。在他们心中,正义真理、个人尊严与自由,这些价值远远比不上陆军荣誉、国家脸面来得重要,因为前者太抽象,属于不实用的价值,后者却反映现实的政治正确。
Published 03/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