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提要] 面对苏联制度下无产阶级的实际地位,阿隆看到了另一个神话,即无产阶级的神话。他问道:“当一个政党用工人阶级的名义实行专制,却剥夺了工人阶级在民主制度下争取到的相对和部分的解放,特别是剥夺了保障这种解放的手段时,工人阶级还能算得到了解放吗?为什么这样的革命倒成了一种善行呢?”
问:无产阶级是马克思理论中革命的主体,为什么阿隆认为他们在苏联却受到新的奴役呢?
答:谈到苏俄制度的实质,必然会面对无产阶级的问题。因为在布尔什维克的宣传中,他们建成的是一个无产阶级的地上天国。只有在这个天国中,工人阶级才能当家做主,才能恢复人的尊严,才能实现人人平等,没有贫富差别,没有特权阶层。工人阶级只为建设自己的天堂而劳动。但苏联的现实却告诉我们,哪里的实际状况却同许诺相反,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雷蒙阿隆溯本求源,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中有一种末世说,它赋予无产阶级一种集体救世主的地位。但什么是这个集体呢?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无产阶级指不拥有生产资料,仅凭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但是在现代企业中,大量技术管理人员也不拥有生产资料,但这些白领和蓝领之间,显然不具备同样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而且许多蓝领工人购买公司股票,已成为股东,大部分劳动者以自己的劳动所得购置房产,他们已成为有产者。在民主国家中,有各种独立工会代表不同行业之间工人的不同利益。阿隆问:“在何种意义上,因处于敌对组织而四分五裂的法国无产阶级,能够被称为惟一真实的主体间性呢?”在这里阿隆使用了一个现象学术语,inter subjectivite,这个哲学术语可以翻译成“主体交互性”,或“主体间性”,意思是说,不同主体之间互相理解认知的相关性,也就是推己及人或推人及己的彼此认知。在阿隆看来,在发达工业社会,已不存在一个阶级间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全社会的,正是在民主制度下,工人才有它的主体性,才能享有争取自身权利的自由。
问:确实,在苏联的那种制度下,工人不可能组织起来,以独立的集体向国家提出改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的要求。
答:雷蒙阿隆知道这种状况,他提出了一个分析的框架,就是“理想的解放”与“真实的解放”。所谓理想的解放,就是由党从理论上论证,并向工人宣传灌输的解放,根据这个解放的理论,一旦建立了苏俄式的制度,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无产阶级就不再被异化了,因为根据这些国家意识形态的说法,无产阶级拥有了生产资料,甚至拥有了国家”,这就像我们从小就听说的,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公,其实工人们没有一丝一毫属于自己的权力。他们不仅承担更艰苦更沉重的劳动,这往往以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借口,而且不可能组织起来,向执政者争取自身的权益。党作为国家的实际拥有者,占有了社会的一切资源,劳动者实际上是奴隶。国家不是仅仅剥削所谓剩余价值,而是掠夺占有全部的社会价值。所以在这种理想的解放实现了的苏俄制国家中,实际情况正如乔治·奥维尔在《一九八四》年一书中所揭露的,“真理即谎言,解放即奴役”。另一种解放是真实的解放,这种解放从形式上看,永远是不完美的,雷蒙阿隆列举了它的实际表现:“它由以下多种局部的措施组成,工人的薪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保护家庭与老人的社会法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