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生命源頭的創作—泰雅藝術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別忘了,你生命裡流的是泰雅的血液! 女性藝術家如何對土地議題批判,同時展現藝術的創意與美? 從描繪實景,到第三隻眼睛看實景,藝術如何探索心靈與內在? 從藝術到教育,全國第一所原住民族實驗國小,背後的理念是甚麼?   全國最後一位文面國寶,賽德克族的林智妹在百歲高齡辭世,每一位原民文化的耆老離開,都讓人不勝感傷,但在此同時,文化藝術傳承的腳步卻不停歇。 在這一集,主持人安力.給怒、比黛.A宓,訪問了兩位原住民女性藝術家:曾到多國展出,父親是泰雅族,母親是太魯閣族的年輕畫家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以及獲得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榮譽,野桐工坊負責人,致力泰雅染織技藝與民族文化保存的尤瑪‧達陸(Yuma Taru)。 「妳喜歡什麼?」因為教會朋友的這個問題,開啟了宜德思的藝術之旅。與許多原住民青少年相似,宜德思在花蓮經過一段隔代教養的時光。來到教會後,朋友們鼓勵她升學,對她的生涯有何影響?報考復興美工時,她對於術科完全陌生,又有什麼樣傳奇的經歷?   大學時代,她走過原住民身分認同的歷程,原民「還我土地」運動如何與她的藝術對話?澳洲墨爾本的原住民點畫,對她有何影響?為什麼她的油畫「我看見」系列作品,藉由墨鏡來呈現土地正義與她的批判?請聽宜德思與安力.給怒的藝術家高峰對談,從原民實際處境到藝術家心靈,從真實表達自我到信仰的自然展現,聽聽他們對當代藝術的看法。 尤瑪‧達陸從29歲那一年,就立下「50年轉化原民文化」的志向,成立全國第一所原住民實驗國小,如今已在各地、各族開枝散葉。從泰雅染織技藝傳承,到小米播種、釀糯米酒,她教了孩子們哪些東西?如何書寫自己的歷史?如何恢復傳統服飾?她不斷思考原住民孩子需要什麼!   然而我們尚未成功。青年返鄉是當前的一大挑戰。如何培養部落所需的學識?如何讓年輕人願意回到部落,維護文化傳統與自然環境?本集最後,主持人與尤瑪‧達陸初窺問題所在,也期許大學原民專班等制度,能扮演一定的推手角色。   還有「不懂要問」小單元,帶您認識泰雅族男女穿耳洞習俗的成因。歡迎收聽!
More Episodes
少妮瑤.久分勒分(Sauniaw...
Published 11/23/24
台灣原住民的樂器種類很少?其實是誤解! 為何某些樂器近乎失傳,讓人誤以為它不存在?原民為何遭遇「文化隔斷期」? 排灣族口、鼻笛、阿美族的木琴、泰雅族口簧琴……台灣原住民族有哪些多元的樂器? 全面了解原住民藝術文化,不能忽略傳統樂器這一環。主持人安力.給怒、比黛.A宓從原住民樂器傳遞的訊息出發,無論長輩對晚輩的祝福、提醒,對人的思念,還有男女傳遞心中的愛意等等,透過樂器,有時結合吟唱,所傳遞的文化傳統及內涵,在原住民的生活中扮演極其關鍵的角色。 本集節目從排灣族雙管鼻笛切入,邀請到文化部文資局「無形文化資產」排灣族傳統藝術口、鼻笛保存者少妮瑤Sauniaw,遠從屏東縣牡丹鄉東源村北...
Published 11/16/24
Published 11/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