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的故事】任明信:〈以後我們會感激這些嗎〉
Listen now
Description
這首詩是寫給國中時的自己、小時候的自己。    在一次催眠療癒的實驗中,我回到小時候,遇到國中時的自己,他問了我一句話,當時我沒有回答他。這首詩有點像是我對他的回應。              〈以後我們會感激這些嗎〉             以後我們會感激這些嗎    你用小小的聲音問我    夢裡陽光溫軟,枝枒扶疏    山雲冷冷靠來    又逕自遠走    我多麼想念    你和你的木頭小馬    你曾那麼真切    不在意善良    不關心罪惡    直到世界    鋸走你的雙腳             以後我們會感激這些嗎    我不能回答,只慢慢    擦掉你身上的血跡,像船    擦掉了岸    沿著時間    揹你走              延伸聆聽:    【鏡好聽製作有聲書】    [任明信親唸|有聲書]雪     [任明信親唸|有聲書]別人         【詩人小傳—任明信】        高雄人。喜歡夢,冬天,遊戲,寫詩,節制地耽溺。著有詩集《雪》、《你沒有更好的命運》、《光天化日》,散文集《別人》。          【本集《一首詩的故事》是由鏡好聽與「2023高雄世界詩歌節」共同策劃】         2023高雄世界詩歌節,將迎接國內外詩人齊聚在高雄,以詩作為傾聽世界的聽診器,用詩勇敢地向世界發聲,展現詩歌的力量;活動期間更有文學前進書店及校園講座、文學影展、文學主題書桌、文學隨身聽、漫讀在雲端等活動,今年11/24~11/28邀你一起共享高雄最大的文學盛典。」     詩歌節官網:https://www.2023kwpf.com/      與會詩人介紹:https://www.2023kwpf.com/poetandthepoems       照片提供:任明信|錄音師:謝佩妤|製作人:林文珮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一首詩的故事 每隔一周給你心的能量!   
More Episodes
一開始,李易安之所以決定要用搭便車的方式移動,是因為預算上的限制。後來他發現,透過搭便車的方式旅行,他反而可以用當地人的角度,看待陌生的地方。而在搭便車旅行過程中,李易安找到了自己人生最關注的母題——就是「移動」這件事情本身。        【本集重點】    04:34  搭便車本身,已經比旅途上的景點還要精彩      09:24  我對於超越國族、超越國家的共同體的想像,非常感興趣    12:03  搭便車是體驗羅馬尼亞近代史最好的方式    21:37  我從烏干達跨越邊界到盧安達,就發現地上已經完全沒有灰塵了    24:37...
Published 04/19/24
Published 04/19/24
《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記錄陳德政與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2019年遠征世界第二高峰K2的旅程。那年他40歲,寫作生涯碰到了瓶頸,為了尋求新的創作素材,決心冒險進入冰雪地帶。   八千公尺巨峰如神一般崇高,他在世界上最荒涼的角落,見證高海拔攀登帶來的利益、善惡與生死,「從K2回來後的隔年2月,我開始寫了三、四段之後,就大哭了起來──這些事情都是真的,我要來回憶了,我要把這個故事說出來了。」   2023年7月,呂忠翰重新挑戰攻頂K2成功,完成了當年未竟的夢想。現在《神在的地方》推出了有聲書,「希望聽眾從中得到一些能量,繼續在生活中攀登自己想望的那個山頭。」   【本集...
Published 0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