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3 #和孔书玉聊天 张爱玲之母黄逸梵在巴黎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巴黎作为世界艺术的中心,艺术家到这里可以享受自由和焕发想象力的生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大批中国的留学生尤其是女性远赴欧洲求学和生活,究竟巴黎有什么魅力?这里面又有着怎样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呢?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时,女性自我意识和性别意识觉醒,世界各地有很多新女性到巴黎去生活,最容易打的名头是学习艺术和写作,她们在巴黎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呢?当时留下的文字记录很少,只能通过碎片化的信息来重新构建她们的生平,寻访下这些一生传奇的充满魅力的中国女性,如黄讷亭等。 去过巴黎生活的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她的一生比张爱玲的还要丰富得多。在张爱玲写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中有对黄逸梵的描绘,也有新旧时代交织的痕迹,更有逐步去寻找自我、走遍世界的、活得通达的有趣的中国独立女性形象。 00:36 张爱玲显赫的家族背景 02:19 两次大战期间,中国女性留学生在欧洲的生活和求学的经历 05:38 巴黎为什么有吸引世界各地新女性去那里生活的魅力? 11:54 巴黎著名艺术沙龙 14:40 一生传奇的魅力女性黄讷亭 20:32 关于黄逸梵的在巴黎的足迹 25:38 黄逸梵真正的生活要比她的女儿张爱玲丰富得多 31:24 黄逸梵身上有着新旧时代交织的痕迹和影响 33:01 黄逸梵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影响 37:26 【片尾曲】Nina Simone - I Wish I Knew How It Would Feel to Be Free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黄逸梵(1899-1957),作家张爱玲的母亲。1915年,与李鸿章的外孙张廷重结婚。因婚姻失意,1924年赴欧留学。1957年,在英国伦敦去世。 张爱玲(1920-1995)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小团圆》等。 张佩纶(1848-1903),中国清末大臣和诗人。作家张爱玲的祖父,李鸿章的女婿。 黄翼升(1818-1894),晚清将领。曾国藩创水师,用为哨长,后官至长江水师提督。卒于军。 李鸿章(1823-1901),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 孙宝琦(1867-1931),晚清至民国时期重臣,民国外交家。 孙用蕃,作家张爱玲的继母。 潘玉良(1895-1977),中国近现代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 方君璧(1898-1986),中国二十世纪初为数不多的女性画家之一,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 苏雪林(1897-1999),民国女作家、学者。 徐悲鸿(1895-1953),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蒋碧薇(1899-1978),徐悲鸿的前妻。 吴稚晖(1865-1953),民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赵无极(1921-2013),华裔法国画家。 王静远(1884-1971),中国首位女雕塑家。 蔡元培(1868-1940),中国近代政治家、教育家,革命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林风眠(1900-1991),中国近现代画家、艺术教育家。 常玉(1900-1966),近现代著名画家。 常书鸿(1904-1994),学者,艺术家。致力于油画、敦煌艺术研究。 颜文樑(1893-1988),画家,美术教育家。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记者。《流动的盛宴》是他创作的随笔,该书记录了作者一九二〇年代上半叶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的生活。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1896-1940),20世纪美国作家、编剧。作品有《了不起的盖茨比》等。 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 马克·夏卡尔(1887-1985),超现实主义画家。 亨利·马蒂斯(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娜塔莉·克利福德·巴尼(1876-1972),美国剧作家,
More Episodes
甲午战争前后,清廷面临着连续的变革失败和排外浪潮。此间十年,中国与世界的重新对视引发阵痛,殖民与拳民、基督教与儒教···文化的区隔被刻意放大。谣言与动乱中,革命者们准备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 从天朝上国到甲午战败,中国人如何面对求变中失落的数十年?穿越后重生成光绪,你会先学好英文游学世界,还是亲手改变双头政治格局?传教士挖心炼丹的谣言如何启发知识精英独立办报? 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历史学者马勇和历史作家李礼,解读李礼新作《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用全球视野重构中国近代史叙事框架,回归重大历史事件现场,瞭望晚清变革中的真实,看见中国与世界的一致性。 04:18 –...
Published 11/24/24
Published 11/24/24
诗人的幸运在于一切体验无不能转换成文学创造。在黑暗的时刻,诗人却往往对生命和爱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在《离骚》中,屈原描写在昆仑山“令帝阍开关兮”,天上人却“倚阊阖而望予”。上天对人世的熟视无睹是战国时局难改的隐喻,“情其信芳”的屈原反而成了浑浊世道的异类。在时代困境里挣扎的诗人们留下值得传颂的律诗绝句,用光明真挚的诗心点亮后之览者的长夜。 投降匈奴的李陵如何反抗世界的恶意?重体力劳动给陶渊明带来精神解放了吗?回避型人格的吴梅村如何用艳诗自赎?反复吟诵的经典,有可能回应当下的时代变局吗? 本期历史学人邀请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作家黄晓丹,分享她的新作《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看见九位青史...
Published 1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