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7 #和郑嘉励聊考古 我上班就是上坟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节目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老师聊聊走上考古之路30年的心路历程,郑老师长期从事的是宋元明考古和这一时期的文物保护。 郑老师在2017年的演讲提到“我上班就是在上坟”,看似是调侃,实际是挖掘墓葬研究工作的日常。他热爱文史研究,却入了考古学专业,误解跟太平间工作一样和死人打交道,唤醒了当时作为青少年对死亡的恐惧,而在大三田野考古实习后爱上这种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是在历史知识的层面打开了一扇认识历史的窗户,也是体验当下社会和生活的一扇窗户,同时考验了一个人的志趣。 从史前河姆渡、良渚文化、青瓷考古,再到以南宋为中心的文物考古,如挖掘古墓葬、收集金石碑刻等,从高公众知名度和学术知名度研究领域再到选择人文学科相关的、和具体的人打交道的考古墓葬领域,这个是寻找自我、回归个人志趣和天性的过程。 人文学科是向内为人之学,向内为己之学。做符合天性的研究的出路在于发掘墓葬,构建这种严密的逻辑跟完整的框架体系,非常具有思想张力,通过遗迹去寻找背后那一套观念的世界,倒逼自己去思考,去面对自己的必然困惑。郑老师做考古领队也不只是写纯客观的考古报告和学术论文,写下考古丰富的经历和感悟,才不辜负走过的路,吃过的苦。 01:19 被录取到厦大考古学专业,我怕得哭了一场 03:52 大三的田野考古实习后,我坚持留在了考古的行当 06:05 从大学校园到了考古挖掘现场最打动人的经历 09:28 那些一直做考古的同学现在怎么样了? 11:55 从史前转到南宋的考古研究是寻找自我的过程 16:36 我的天性是在考古中寻找研究具体人的悲欢离合的领域 17:31 墓葬是非常具有思想张力的意象 21:45 墓葬考古专业学科:向外为人之学,向内为己之学 25:26 考古领队只写考古报告和学术论文,简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7:46 什么是墓葬的物质形态,怎么才能做到极致的复原呢? 34:48 如何构建严密的逻辑跟完整的框架体系? 38:09 地区文化差异大是不是必然反映到墓葬的传统和风俗里面? 41:52 走考古之路,离不开青少年时期做历史的志趣 45:03 走先人走过的路,构建跟自己家族的历史,是寻找自我的路径 47:26讲好考古故事,不高冷不迎合,有辨识度有分寸感 49:43 我对浙江宋代文物体系资料框架的搭建完全出于热爱和使命 53:13【片尾曲】林志炫《烟花易冷(Live)》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孙周勇,研究员(澳大利亚LaTrobe大学博士),现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周春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获学士学位,研究馆员,主持致远舰的考古发掘。现任职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高健斌,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福建地区石刻与明清海防领域的研究。 吴孙权,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从事考古学教学与研究。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余端礼(1135-1201),南宋宰相。 史弥远(1164-1233),南宋权相。尚书右仆射史浩第三子。 吕祖谦(1137-1181),南宋理学家、文学家。世称“小东莱先生”,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字元晦。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著有《四书章句集注》等。 -谈话中提到的书 《考古的另一面》 《考古者说》 《考古四记》 《读墓:南宋的墓葬与礼俗》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赵海洋《烟花易冷(Night Piano Cover)》 林志炫《烟花易
More Episodes
甲午战争前后,清廷面临着连续的变革失败和排外浪潮。此间十年,中国与世界的重新对视引发阵痛,殖民与拳民、基督教与儒教···文化的区隔被刻意放大。谣言与动乱中,革命者们准备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 从天朝上国到甲午战败,中国人如何面对求变中失落的数十年?穿越后重生成光绪,你会先学好英文游学世界,还是亲手改变双头政治格局?传教士挖心炼丹的谣言如何启发知识精英独立办报? 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历史学者马勇和历史作家李礼,解读李礼新作《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用全球视野重构中国近代史叙事框架,回归重大历史事件现场,瞭望晚清变革中的真实,看见中国与世界的一致性。 04:18 –...
Published 11/24/24
Published 11/24/24
诗人的幸运在于一切体验无不能转换成文学创造。在黑暗的时刻,诗人却往往对生命和爱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在《离骚》中,屈原描写在昆仑山“令帝阍开关兮”,天上人却“倚阊阖而望予”。上天对人世的熟视无睹是战国时局难改的隐喻,“情其信芳”的屈原反而成了浑浊世道的异类。在时代困境里挣扎的诗人们留下值得传颂的律诗绝句,用光明真挚的诗心点亮后之览者的长夜。 投降匈奴的李陵如何反抗世界的恶意?重体力劳动给陶渊明带来精神解放了吗?回避型人格的吴梅村如何用艳诗自赎?反复吟诵的经典,有可能回应当下的时代变局吗? 本期历史学人邀请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作家黄晓丹,分享她的新作《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看见九位青史...
Published 1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