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5 #对话高全喜:莎士比亚告诉你 何以英国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威廉·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西方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生于黄金年代、见证文艺复兴的他,用十部充满政治想象力的历史剧记叙了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塑造了或理想或邪恶的君主形象,反应了英国王权更迭下的真实震荡。 塑造英国民族的两大要素是什么?为什么势力庞大的英国贵族们从未谋求称王?莎士比亚笔下的君主应具备哪些品德?又有哪些细节体现了他对英国政治制度的理解? 本期历史学人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的高全喜教授,从宪政史视角解读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英国王权演变,捕捉数百年前人文主义思想的闪光。让我们与莎士比亚一起,探寻“何以英国”。 01:38 – 宪政史学者如何读莎士比亚? 08:20 – 莎士比亚历史剧 13:09 – 从观众偏好出发的非线性创作顺序 17:45 – 莎翁笔下的好国王、坏国王 23:10 – 十部历史剧 反应新旧交替的真实震荡 28:35 – 莎翁塑造的三类君主形象 35:57 – 为什么亨利八世不在四联剧之列? 37:04 – 美德、信仰、法律:君王应具备的三种德行 39:50 – “人是万物之精灵”:莎翁笔下的人文主义 41:25 – 能力包含的邪恶与良善之冲突 45:23 – 寄托在罗马剧中的宪政构想 48:51 – 假如凯撒没被刺杀 50:40 – 莎士比亚爱君主制 但保持距离 54:07 – 超越岛屿的双重尺度:莎翁的帝国雄心 56:42 – 何以英国?从王室之国王到民众代表之国王 01:00:34 – 塑造英格兰民族的两大要素 01:03:56 – 为什么势力庞大的英国贵族们从未谋求称王? 01:09:54 –【片尾曲】The Smiths《The Queen Is Dead》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约翰王(King John, 1166–1216),英格兰金雀花王朝国王,统治充满争议,但因签署《大宪章》为英国留下了重要的宪政遗产。 理查二世(King Richard II, 1367–1400),英格兰金雀花王朝国王,因统治不稳定被废黜,被亨利四世取代。 亨利四世(King Henry IV, 1367–1413),英格兰兰开斯特王朝国王,击败理查二世成为国王,建立了兰开斯特王朝。 亨利五世(King Henry V, 1386–1422),英格兰兰开斯特王朝国王,在百年战争中的阿金库尔战役获胜著称。 理查三世(King Richard III, 1452–1485),英格兰约克王朝国王,身世与统治充满争议,被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击败并杀死,标志着玫瑰战争的终结。 亨利八世(King Henry VIII, 1491–1547),英格兰都铎王朝国王,以多次婚姻和宗教改革而闻名,创立了英格兰教会并脱离了罗马天主教。 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1603),英格兰都铎王朝女王。 尼科洛·迪·贝尔纳多·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 1469–1527),意大利政治思想家,著有《君主论》等。 乔瓦尼·皮科·德拉·米兰多拉(Giovanni Pico della Mirandola, 1463–1494),意大利文艺复兴哲学家,以其《人类尊严论》闻名,认为人类有能力追求和实现自由意志。 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 100–44 BC),罗马将军与政治家,扩展罗马领土并在内战中获胜,但在44年遇刺身亡。 马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Marcus Junius Brutus,85-42BC),罗马政治家,凯撒的朋友及刺杀者之一,因其信念与动机复杂,被视为忠诚与背叛的象征。 科里奥兰纳(Coriolanus),罗马传说中骁勇善战的将军,因傲慢自负被流放。莎士比亚在悲剧《科里奥兰纳斯》中塑造了他的形象,讲述他在荣誉、忠诚和自尊之间的挣扎。 福斯塔夫(Sir John Falstaff),莎士比亚笔下的滑稽角色,以幽默、虚荣、自嘲闻名,象征着人性的弱点与复杂性。 |本期音乐| 【片尾曲】 The Smiths《The Queen Is Dead》 |
More Episodes
甲午战争前后,清廷面临着连续的变革失败和排外浪潮。此间十年,中国与世界的重新对视引发阵痛,殖民与拳民、基督教与儒教···文化的区隔被刻意放大。谣言与动乱中,革命者们准备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 从天朝上国到甲午战败,中国人如何面对求变中失落的数十年?穿越后重生成光绪,你会先学好英文游学世界,还是亲手改变双头政治格局?传教士挖心炼丹的谣言如何启发知识精英独立办报? 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历史学者马勇和历史作家李礼,解读李礼新作《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用全球视野重构中国近代史叙事框架,回归重大历史事件现场,瞭望晚清变革中的真实,看见中国与世界的一致性。 04:18 –...
Published 11/24/24
Published 11/24/24
诗人的幸运在于一切体验无不能转换成文学创造。在黑暗的时刻,诗人却往往对生命和爱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在《离骚》中,屈原描写在昆仑山“令帝阍开关兮”,天上人却“倚阊阖而望予”。上天对人世的熟视无睹是战国时局难改的隐喻,“情其信芳”的屈原反而成了浑浊世道的异类。在时代困境里挣扎的诗人们留下值得传颂的律诗绝句,用光明真挚的诗心点亮后之览者的长夜。 投降匈奴的李陵如何反抗世界的恶意?重体力劳动给陶渊明带来精神解放了吗?回避型人格的吴梅村如何用艳诗自赎?反复吟诵的经典,有可能回应当下的时代变局吗? 本期历史学人邀请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作家黄晓丹,分享她的新作《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看见九位青史...
Published 1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