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电影研究|华语电影中的身份认同和国族想象X製噪Phônê S2EP29
从香港的九七焦虑,到台湾对威权主义的反思,国族议题和身份认同的叙事几乎贯穿新浪潮之后的整个港台电影发展史。可以说,不读懂国族主义,就无法理解当代华语电影。本期我们邀请了在香港中文大学做电影研究的老朋友思宇,为我们解读华语电影中的关于国族身份认同的相关议题。
另外,相关的新课程《港台电影:视觉与国族》开始接受报名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公众号“表征与拟像”中找到具体课程信息。
课程链接:
发刊词|製噪 phônê : 一种知识生产的再分配
课程合集
请大家在爱发电https://afdian.net/@lwztsoe上打赏支持我们!
本期主播:
梦楚
Warwick 大学文化政策研究MA,前财经记者,现努力做个文化撰稿人
思宇
港中大電影研究僧, podcast和書評freelancer,近現代歷史文化哲學愛好者
时间轴
2:00 “国族”是近代最重要的意识形态之一
2:35 国族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5:12 带有国族议题和思想的国族电影序列,包括印度、南韩等,华语电影也在这个序列之中
9:01 战后华语电影延续了国族性的思考,内地和港台电影的不同方向
12:50 “九七焦虑”对香港电影的表达主题的重要影响
15:08 厦语片的产生基于本土话语的产生,广义上也属于华语语系电影
21:23 内地主旋律电影中的“民族主义”与国族主义的延续性
22:35 港台因地缘政治的复杂性而形成的国族议题
35:25 港台电影的国族性有其特殊性,回顾香港电影的国族议题发展脉络
1:01:53 台湾电影新浪潮,威权统治结束,电影开始探讨威权带来的伤痕
1:08:40 台湾国族身份在电影中的展现非常多元
1:13:35 千禧年后,魏德圣导演的《赛德克巴莱》和《海角七号》讲述日治时代的故事,提供国族电影的新视角。
1:16:20 总体来说,台湾电影的国族议题并不像香港的这么焦虑,反而比较多元,并且与其他社会议题相结合
1:22:05 推荐国族议题代表性的港台电影:《野玫瑰之恋》、《客途秋恨》、《英雄本色》、《春光乍泄》、《浊水漂流》、《悲情城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赛德克巴莱》、《海角七号》、《孤味》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1:26:58 课程介绍:《港台电影:视觉与国族》
背景音乐:
Opening 电影《春光乍泄》主题曲《Happy Together》
Ending 电影《英雄本色》主题曲《当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