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叙事无意义:反小说,或自我的文学史 S3EP8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文艺理论|叙事无意义:反小说,或自我的文学史 S3EP8 在奥斯维辛、核弹爆炸、信息革命、人工智能之后,我们如何看待传统的文学语言?今天,故事和抒情表现出强烈的媚俗嫌疑,而“反小说”强调一种智识的思考,它对伤怀感悟予以嘲讽,以一种不合时宜的姿态,向读者的个人体验发出挑衅。 与一个小说创作者谈论小说,就如昆德拉所说的,他会向你讲述他自己,但更多的会讲别人,讲他喜欢的别人的小说,讲他的阅读体验。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他会将小说历史的整个过去重新编纂一遍,形成一套自我的文学史。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每个人都拥有这样一套文学史,拥有一套自我的解释学,它属于自我技术的范畴,而非统一的、标准化的范畴,它在作者或读者等身份之间、写作或阅读等行动之间不断僭越,直到语言的边界。 本期嘉宾 张佳 清华大学比较文学PhD在读,北京师范大学创意写作&文艺学MA 本期主播 胡桃楸 清华大学文艺学PhD在读 时间轴 00:45 嘉宾介绍 01:56 反思文化研究:反学科、反经典、反传统之后 10:50 阅读小说的两种方式  12:28 诺奖得主安妮·埃尔诺的写作与译介 15:30 爱丽丝·门罗与埃尔诺的性别维度如何不同   20:30 文学流派与文学史书写的不满 26:20 反叙事与叙事,小说虚构与非虚构元素 30:15 非虚构:商业运作or写作技术 37:32 托马斯·品钦《拍卖第四十九批》中的“插叙” 43:42 《堂吉诃德》的“插叙” 47:51 《项狄传》《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的“延宕” 49:54 意识流写作中的“插入”与“延宕” 51:48 昆德拉的文论,一种作家视角 54:48 小说的商品性 57:50 《包法利夫人》之后的反叛:托马斯·曼、布洛赫、穆齐尔 1:02:33《被释放的祖克曼》中的死亡与知识插入 1:05:48 《地图与疆域》中插入的维基百科 1:06:38 “插入”与“延宕”,引用或延异 1:10:26 理性走向非理性,昆德拉的“终极悖论” 1:14:11 《耶稣的童年》中的文体之变 1:16:22 小说中的观点是流动的、矛盾的 相关阅读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  詹姆斯·伍德《小说机杼》 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正发生》《一个男人的位置》 爱丽丝·门罗《逃离》《幸福过了头》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瓦特《小说的兴起》 克劳迪奥·玛格丽丝《微型世界》 乔治·佩雷克《我记得》 雷蒙·格诺《乌力波》 福柯《词与物》《疯癫与文明》 菲利普·罗斯“祖克曼系列”《垂死的肉身》 托马斯·品钦《慢慢学》《拍卖第四十九批》《万有引力之虹》 托马斯·曼《魔山》《布登勃洛克家族》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拉伯雷《巨人传》 斯特恩《项狄传》 狄德罗《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伍尔夫《伍尔夫读书随笔》《墙上的斑点》《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米兰·昆德拉《帷幕》《小说的艺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余华《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乔伊斯《尤利西斯》 巴特《零度写作》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 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学生托乐思的迷惘》《两个故事》《三个女人》 索尔·贝娄《赫索格》《洪堡的礼物》 维勒贝克《地图与疆域》 卡夫卡《地洞》 库切《耶稣的童年》《本雅明与拱廊街》 乔治·斯坦纳《语言与沉默 》 背景音乐 OP 雪莲- Jump Trap ED Ben E. King - Sta
More Episodes
记忆、遗忘与灵性情感|古代哲学、宗教人类学、精神病理学...
Published 11/21/24
Published 11/21/24
德勒兹的儿童哲学:生成–儿童与语言的解域 S2EP13   什么是儿童性?儿童与成人的相遇始终是不对称性的,但并不代表儿童使用语言、体验世界的方式低人一等。成人世界的“规则”何尝不是儿童体会的能指谜团呢?是解谜又是解域。悖论的是,儿童虽然脆弱无助,但却拥有着解域成人对世界固化编码的潜能。求助于儿童面对事件的开放态度、玩乐方式,我们是否能对世界提出新的批判性思考、构思新的欲望模式?   “驱力和部分客体既不是遗传轴线上的发展阶段,也不是深层结构中的位置,它们是某些问题的政治选择,是进入和出路,是儿童在其欲望的全部力量中以政治方式体验的僵局。” G. Deleuze; F....
Published 10/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