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小出版、自组织与文学实践:阳江青年、ding-ding-fing!、副本制作 S3EP11
本期节目是我们这个系列采访的第二期,邀请到了冯俊华与潘赫,主要想聊一聊关于副本制作,实践论与44剧场之间的关系和脉络。由于录制时间过长,我将这次采访分为两期发布,本期为上期,主要回顾了阳江青年、ding-ding-fing!合作社、副本制作的一些背景。同时,诡谲子也跟冯俊华交流了有关当代文学实践方面的一些问题。
在这些实践当中,我看到了不同的自我组织的发展脉络以及他们是如何即时性地回应在地问题。
本期嘉宾
冯俊华
1984年生于广东阳江,曾供职于博尔赫斯书店和黄边站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他活跃于多个艺术、出版和社群项目,是副本制作的编辑,44剧场和同时编委会的成员。
潘赫
1985年生于辽宁沈阳,参加过实践论,参加过若干回44剧场与若干期44月报的写作与展览,开过书店,折叠房间,漫游城市,乐队怪声。
本期主播
诡谲子
粥粥
时间轴
阳江青年
01:24
阳江青年的内部视角
06:40
作为公共空间的「世界机构」:世界书店、文学社群中的阅读与讨论
08:43
世界书店中的平等精神、日常性、跨领域和阶层的联合状态
11:54
高中时期印象深刻的一些书籍
15:51
阳江当年的文化生态
18:42
“午夜文丛”(陈侗)与《阳江青年的越轨行为》(郑国谷)
26:20
从阳江来到广州之后的冲击与不失
从ding-ding-fing!合作社到副本制作
31:55
ddf的成立
37:33
空间的生产:空间功能、出版形式、社群实践
48:15
反学院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53:40
空间的折叠:从物理空间进入出版空间
1:04:15
副本制作对于当代汉语的理解
剪辑
粥粥
背景音乐
音乐鸣谢「满洲飞儿子」
manchufeierzi
- Tunguska Explosion
附录
ding-ding-fing!合作社由冯俊华、何辉、黄丹怡、李宇在2006年联合发起,这是阳江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后,在广州建设替代性生活的尝试。“阳江青年”的前辈们展示了互助网络和社群生活的创造性能量,但新一代将面对不一样的语境。ddf是带有嘲谑的阳江方言,意思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地自行其是,也指大鱼在扭动。“发起ddf合作社包含了保护自己不被变化冲散的直觉,使我们能继续发展从‘阳江青年’来的实践和判断力……(分歧)到2007年底才清晰地表达出来。比如,我们会不会是顺延了在‘阳江青年’的身体经验而未理解其形成,合作社会不会是罔顾已经变化了的社会、政治、文化形势的集体主义和保守化了的地方主义取暖,会不会是一种怀旧情结,它需要怎样更新才能回应新的、也更广阔的现场?……到(2008年初)合作社解散时,我们已经制作了好几种小册子,包括三期《ding-ding-fing!》和一本诗集等。所以,可以说合作社是副本制作的前传。”(冯俊华)
副本制作(instance)由邓宁立、冯俊华、彭剑斌创办于2009年2月。我们关注当代汉语及其在文学和艺术中的呈现,并推动相关的创作、实践和出版。“副本”来自网络游戏《魔兽世界》,是对书和阅读的隐喻,也是一种空间的虚拟形态,需要通过联合和冒险才能完整经历;“制作”则强调与身体、劳动的关系,“我把副本制作的生产过程视为一种日课”(冯俊华)。
Manchufeierzi是以乐队为核心的实践团体,是成立于2017年秋季的注定失败的爆红乐队。乐队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音乐理念,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有自己对整体的理解,以及对自己在现场中行动的推动,在演出的过程中构建一个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