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EP25 全港最簡明康德入門(下一):兩個比喻,串連一堆概念;簡介先驗、超驗、感性、理解嘅意思同關係,繼而為知識劃界丨《康德知識論要義》、《哲學的故事》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記得聽幾次上集先好聽呢集。如果你覺得上集有難度,咁今集就要再認真啲聽。牛某唔識得通靈,只係識得為你展現系統。我相信,你係一個對知性有要求嘅人先會聽牛哥講經。所以,加油。 記得睇文稿! 上集,我哋搵到感性(紅色)、理解(藍色)、理性(黃色)三種拼圖,亦喺一開頭提及過康德分咗兩個知識過程,原料同加工物。 今集就要睇下康德點樣分析人類嘅認知方式。由於內容較多,分成兩個部分,以兩集嘅形式推出,兩集會分享同一個引子同結語。 第一部分係「字詞定義、知識界限」。 我哋以字詞嘅定義,睇清純粹理性批判嘅意思,亦會用簡單比喻睇下超驗、感性、理解、勞思光所講嘅「範疇化之雜多」等等概念嘅箇中意思;嘗試描述康德所講嘅知識產生嘅過程,最後為知識劃界。 第二部分係「劃界之後,理性上帝」。 上集提到「康德嘅結論居然係指出本體知識位於知識界限以外,本體唔係認知對象,所以本體知識係唔可能成立(只係幻覺)」(牛哥講經,S2EP24),我會解釋為知識劃界之後,確定上帝唔係知識對象,點解係對上帝嘅最大保留。我仲會講一講海德格,顯示哲學家有時所討論嘅上帝,同神學家志趣不同。 最後,我會用康德喺一批嘅導論嘅第一句(即係上集講經驗可以分為兩層嗰句),為你完整咁總結康德嘅諗法。 按:康德入門系列,我主要運用咗: 勞思光,《康德知識論要義》,第三章,有關康德要義部分 李澤厚,《批判哲學的批判》,第二章,有關於康德認識論(知識論) 威爾・杜蘭,《哲學的故事》,第六章,有關先驗感性、先驗邏輯 劉創馥,《黑格爾新釋》,第二章,對康德哲學嘅總結 *排名依照我使用嘅多寡 _____ Instagram: @cowgortalk YouTube:讀物農莊 Anybooks Farm Patreon:patreon.com/cowgortalk 【文稿可於Patreon免費閱讀】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cowgortalk/message
More Episodes
一講起紅白二事當中嘅白事,你就會諗起破地獄;一諗起破地獄,你就會諗起喃嘸道士嘅身影飛舞;一諗起喃嘸道士嘅身影,你就會諗起佢嘅背景係殯儀館。將殯儀館、白事、喃嘸道士扣連,就成為我哋習以為常嘅常識。 但明明喃嘸道士所做嘅功德法事,可以分為白事同紅事兩種,換言之,喃嘸道士唔係只做白事。紅事當中,最大規模就莫過於大家聽熟能詳嘅太平清醮,通常都係請新界本地正一派嘅喃嘸道士去主持儀式。但呢啲大型紅事往往都係一年一度,甚至幾年一度,所以大家對於喃嘸道士嘅印象,未必係源自大型紅事,而係源自殯儀館嘅白事,甚至有一個印象:喃嘸道士以白事為主業。 而我近排見破地獄咁hit,就去搵下香港嘅破地獄傳統係點嚟,...
Published 11/27/24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當你二十三歲聽到以上嘅呢段說話,可能仲係一頭霧水,大叫:「師父唔好念喇」。但係喺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二十三歲嘅青年,英年早逝,憑住驚人嘅洞察力同深厚嘅思辨能力,留低為《老子》作注嘅注本,而佢嘅注本更成為後嚟所有研究老子嘅人,不能不讀嘅經典。 呢個青年,就係魏晉玄學嘅代表人物,王弼。佢生於226年,時值三國,死於249年,年僅23歲。但係人間歲月之短,唔阻礙佢成為中國哲學史上其中一個最重要嘅哲學家。 今集,我哋嚟聽下楊立華先生喺《中國哲學十五講》對王弼嘅介紹,以及講少少魏晉時代對士人心靈嘅摧殘。 Music: thread-of-cloud...
Published 11/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