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欢迎收听盲人摸象计划第20期,也是倒数第80期。
今天的访谈嘉宾是我的好朋友季笙。
我们俩是在勤工俭学时候认识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15年的冬天,季笙即将从复旦研究生毕业。那时候她告诉我说,她要去北京了,做中学历史老师,有编制,有户口,很好的。
后来,我在朋友圈看到她去了香港,做过代购,也卖过保险。很多次,我想问问她在香港的生活如何,是否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但是打开了对话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再后来,她又去了深圳,再一次成为了中学老师。那几年,坊间传闻在深圳做老师是文科生找工作的天花板,我们都以为她又踩中了点。只是断断续续在朋友圈看到她,要么是回老家陪父母看病,要么给自己看病。
如果不是这一次访谈,我可能永远没有机会知道这些年季笙到底经历了什么。
用她自己的话说,事太多了,心理医生都写不动了。
每个人都在一刻不停地面对着生活中那些具体的苦难,试图给这些苦难以所谓积极的意义,或者试图为这些苦难找一个看似合理的原因,无疑是轻佻的,也是庸俗的。
在访谈的最后,季笙说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命题,我说也许你那张卷子本来就跟别人的不一样。
我想,这并不是一种自我安慰,相反,这更像是一种自我锚定。
既然知道了,无常才是生活的常态,我们总要给自己一个“锚”,才不至于被下一个巨浪吞噬。
【时间轴】
02:59 拿到了上海的编制,却没拿到上海的户口
07:37 东北人确实喜欢体制内,我也确实喜欢做老师
12:10 去北京做老师,第一个月工资到手3000
14:02 那年雾霾大到什么程度,朋友来我家第三天才发现对面有一幢楼
16:41 离开北京,听说香港老师挣钱多,去了才发现……
18:50 做代购,客人非让我给他直播,挣不了这个钱
23:03 卖保险,老板让我讲地缘政治冲突,也算专业对口
25:08 在香港的出租屋,十五平米,台风来的时候那幢楼都在晃
28:57 我也曾经想过一了百了,但是窗户太小了
30:22 都说深圳老师工资高,其实也要看情况
33:38 为了再拿一次应届生的身份,我在沈阳老家念了一个香港硕士
35:48 每一个靠高考进入名校的失意者,几乎都有一段逆袭的故事
40:05 我大概小学三年级,就发现自己不太聪明
43:41 学历史对于我而言,更像是一种救赎
45:41 我没什么野心,也不想要世俗的成功,我就想好好活着
48:41 我答应结婚的条件是,不要买房
56:01 我也不想生孩子,单纯地不想
58:42 三十岁已婚未育的女性,歧视是显而易见的
1:00:13 我把B超附在了简历上,我说我不生孩子,我有病
1:02:38 再一次被毁约,我紧张到日常心率100+
1:09:20 那一年春节,工作还没着落,我在医院陪护了一个月
1:12:43 学习、健身、吃药,卖惨没用,我把自己变成“全科医生”
1:15:57 健康是我的人生课题,像追逐世俗成功那样,努力做个健康的人
1:19:15 我曾经无比惧怕衰老,但现在我对40岁充满期待
1:25:07 我一直在反省,抱怨自己失去太多没有意义
1:31:16 说一句话给10年前的自己(可能是有史以来嘉宾说过最长的一段话
【欢迎加入听友群】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可在添加微信后任选其一回答: 你最喜欢哪一期节目?或者哪一位嘉宾?为什么? 你还希望我们访谈什么样教育/职业/家庭背景的嘉宾?如果有机会,你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