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媒体人、女性问题研究者施雅芳:“把性别平等议题带入华裔社区”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施雅芳:我其实一直希望把性别平等的问题带到社区,也把社区女性的诉求在平台上反映出来。 摄影:施雅芳 从3月2日到30日,大多伦多地区万锦市公共图书馆Markham Village分馆会举办华裔媒体、摄影师、女性问题研究者施雅芳的个人摄影展。 而这个摄影展的标题是:“争取性别平等大游行:心声、运动和赋权(Marching for Gender Equality: Voices, Movement and Empowerment)”。 展览中的照片是施雅芳在2017年以及2018年,两次报道“多伦多女性大游行”过程中拍摄的。 施雅芳目前是“贴心姐妹网”的主编,也一直致力于女性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移民女性在新的环境下面对的困境与挑战。 这次的摄影展更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方式,将她这些年的研究与现实结合,希望把性别平等这个议题带入社区,引起更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下面是我们的采访。 第一部分: 问:作为移民女性,包括华裔移民女性,你认为她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雅芳:我觉得很难说某一个议题最重要,因为很多问题是相关的。比如,作为移民,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首先要解决工作问题,这是经济平等的问题。 我在这次摄影展的前言里提到了,女性移民面临双重挑战。比如在工作上,女性面临着一个上升空间的“天花板“;而移民女性还要面对陌生的语言文化上的挑战。 再联系到职场的性骚扰问题。女性移民以及外籍劳工中很多人做的是最低工资的工作,要保住工作职位相当困难。面对性骚扰,她们或许更多会选择哑忍。 还有,家庭暴力问题。在我们的文化里,家庭暴力一直被认为是私人的问题。但实际上不是,这是一个公共问题。 华裔女性在面对家庭暴力的时候,她们是否要说出来?警方的处理方式等都与我们的传统不同,怎么办? 问:最近这两年,#MeToo运动轰轰烈烈,但是,也遭遇了很多反弹。比如说#MeToo是否推进太快了?是否女性站出来说话就都要被相信啊 —— 这类的质疑。对此你怎么看? 雅芳:其实,很简单的一个回答应该是,这么多年了,女性作为性侵犯的受害者,她们没有办法发出声音。 现在有了社交媒体,她们才有了发声的机会。 但她们发声以后,很多人就开始为男性辩护了,哎,这缺乏正当的程序。 那么,大家有没有反问一下,这么些年,对受骚扰的女性是否有一个正当的程序呢? 在我们的司法体系中,女性要最后成功指控性骚扰你的人,难度非常大。而大部分时候,站出来指控性骚扰的女性要冒着很大的压力和风险。 所以,我们其实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从立法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保护女性。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社会议题。 目前,联邦一级的法律已经出台了,但还不够。 在美国,有一个年轻男士的草根团体,他们认为#MeToo不仅仅是对女性,对男性也很重要。他们目的就是,如何自我教育,做到尊重女性,理解什么是两厢情愿(consent)等等。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改变。 所以,改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也需要每个公民来考虑,我们每个人可以做些什么? 收听CH_Report_3-20180306-WRC30 希望了解更多展览信息,点击这里。 万锦市公共图书馆社区文化和创意表达图书管理员Amy Arsenio说:“施雅芳是一位很优秀的记者、研究者和摄影人,她对性别、多元化以及其它政治和社会议题的深刻洞察,令她成为图书馆极好的合作者。她是公共图书馆的有力支持者,我们非常高兴有机会支
More Episodes
"加拿大在七零年承认了中国。究竟当时,中国向西方承诺了什么?还是西方对中国有不切实的期待。姜闻然教授认为,中方当年承诺的和西方期待的是非常不同的。" 各位好,欢迎继续收听“加中建交五十年”系列访谈的第4集。 今天,我们的嘉宾是多伦多平和与外交研究所的亚洲项目顾问姜闻然教授。 姜闻然教授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八零年代中期就来到了加拿大,曾执教于阿尔伯达大学,以及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他称自己“首先是个加拿大人,然后才是中国人”,而在中国成长的背景,令他对加中关系的分析有另外一个角度。 欢迎收听播客:专访姜闻然教授:“看加中关系需要有战略耐心”...
Published 11/26/20
Published 11/26/20
欢迎阅读以及收听我们的系列专访合集:加中建交五十年 从今天开始,加广中文台推出特别系列节目“加中建交五十年”,将会采访五位加拿大政治、学术、外交、媒体领域熟悉中国事务的人士,梳理加拿大与中国建交五十年的历史,介绍加拿大对中国从友善、期待,到茫然、失望,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许。 接下来是我们这个系列的第一部分:专访“加中关系活的编年史” 傅尧乐:从理想到现实...
Published 1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