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01日【人民论坛】畅叙家国情怀...
Published 09/06/24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28日【人民论坛】破立并举与先立后破作者:华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这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改革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新征程上推进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方法。 曾经,人才评价“四唯”现象严重,难以适应科技创新要求。如何破题?我们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既向束缚创新的藩篱动真格,又加快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该破的破,该立的立,改革披荆斩棘、落地见效,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先立后破,不能未立先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把立与破更好统筹起来,把握好“立”和“破”的辩证关系和承接顺序。 要坚持破立并举,不能只破不立,或只立不破。 破与立,辩证统一。立得住,才能破得好;只有彻底破,才能为更好立创造条件。 “靠海吃海”的粗放养殖,一度让海洋生态频频亮起“红灯”。有的地方花费很大功夫清退近海养殖,可效果并不好,根源就在于一禁了之、破而未立,没有解决好渔民生计问题。海南文昌冯家湾,一手抓清退,一手谋新路,建立起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推动鱼虾“上楼入池”,渔民“下船...
Published 09/06/24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23日【人民论坛】系统布局与协同配合作者:华平 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坚持系统观念”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一条重大原则,强调“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三大板块,15个部分,60条,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决定》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强化系统集成,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贯穿始终。 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分轻重缓急,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加强改革举措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增强整体效能。”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新征程上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处理好系统布局与协同配合的关系。 系统布局,契合改革规律,顺应发展所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关键要加强统筹谋划,以系统布局掌握发展主动。 “一张清单”牵动改...
Published 09/06/24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19日【人民论坛】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作者:华平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重要经验。 新时代以来,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到72次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会议锚定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审议通过超过600份改革文件……正是因为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改革精准发力、势如破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七个重点领域,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要求。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问题是突破的方向。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变为现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好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又要有“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的行动自觉。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中共中央、...
Published 08/19/24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12日【人民论坛】扬优势与补短板作者:华平 以改革扬优势、补短板,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明确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条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曾经,中国铁路因一票难求、一车难求,被视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老大难”。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抓手,把短板补长,把长板做优,中国铁路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动脉。 把握扬优势与补短板的辩证法,关键是处理好长板与短板的关系。 “要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抓紧补短板、锻长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锻长板与补短板问题。 短板是薄弱点,也是增长点,揭示着努力方向;长板是核心竞争力,是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长与短是相对的。各地条件千差万别,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关键要找准工作发力点,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把短板转化为长板。 成渝地区,不靠海、不沿边,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大棋盘”...
Published 08/12/24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9日【人民论坛】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作者:周珊珊 今年3月,研究员梁德光选择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因为这家刚成立不久的新型研发机构,“不看‘帽子’,更注重研究项目本身的质量,对青年研究员来说非常友好”。如今,梁德光已经开始在独立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继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才能形成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的良性循环。 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一组数字见证创新活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已低于45岁;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事实证明,勇于“压担子”“搭梯子”...
Published 08/10/24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8日【人民论坛】科技成果转化,畅通从“书架”到“货架”的路作者:尹双红 从专利到产品需要多长时间?对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杨延莲来说,10年前,这个答案是3年。如今,得益于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杨延莲和团队获得了成果的10年长期使用权,这不仅激发了团队的积极性,还因不涉及成果定价问题,大大缩短了转化流程,只用1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产品化开发。 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改革通堵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向科研人员赋权,通过增强获得感来调动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快走下“书架”、走上“货架”,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愿转”先要“能转”。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原来属于单位,赋权给个人后,单位的权益如何保障?科研人员想要从科技成果库里取出专利进行转化,具体如何操作?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Published 08/08/24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7日【人民论坛】多几把尺子量人才作者:石羚 一套智能产线帮助企业提升25%的生产效率,成了教师方成刚职称晋升的加分项。此前,由于常年在生产一线开展产学研合作,论文不多、承担纵向课题不足,他多年未被评为教授。方成刚所在的南京工业大学在高级职称评审中设立“社会服务型教师”类别后,他顺利晋升正高级职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如何评价人才,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只有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发挥指挥棒作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学科的人才需要不同的评价体系。同是高校教师,有的擅长科研,有的善于教学,有的专于发明;同样从事研究,有的做基础研究,“板凳甘坐十年冷”;有的做应用研究,成果要求迅速转化;有的做交叉研究,要从学科叠加走向融合。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就要尊重人...
Published 08/06/24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6日【人民论坛】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作者:盛玉雷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是重点。此前,湖北某地要求招标代理机构必须在当地具有固定经营场所,涉嫌限制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被通报后,当地认真整改,不仅废止相关文件,还梳理已出台的政策措施,打掉“土门槛”、打通“中梗阻”,要素资源流动更加畅通,发展动能不断释放。 “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部署。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拿制度规则来说,如果人才评价标准不一,那么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流动就会受到阻碍;以市场监管为例,倘若以不合理的条件在本地和外地之间设置壁垒,就有可能错过优质企业的“顺风车”。着眼于此,去年有关部门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各地区各部门清理存在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问题的政策措施4218件。 政策举措背后,是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
Published 08/06/24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5日【人民论坛】把握优势互补的辩证法作者:周珊珊 有这样一则数据:川渝两地汽车产业链协同配套能力已达80%以上。通俗地说就是,川渝协同,可以完成一辆汽车的80%。重庆整车发展优势明显,四川产业链优势突出,川渝优势互补,同奏汽车产业“交响曲”,“重庆造”“四川造”融合成“川渝造”,携手冲刺“世界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优势互补、各展其长”,要求“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握优势互补的辩证法。 做到优势互补,前提是找准自身的特色优势。陕西延安从自然和气候条件出发,发展苹果产业,打响苹果品牌,小小苹果化身致富果、幸福果;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立足“茶乡竹海”等优势,让惠明茶变“惠民”茶,高山果蔬、中药材“闯出”大山……找准特色、认清“本位”,搞清楚哪些资源是“人无我有”的,这是锻造优势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
Published 08/04/24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3日【仲音】加大保障力度,切实改善民生 今年上半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参保人员1.08亿人次,减少资金垫付918.53亿元。贵州省启动新一轮省内八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美带动百姓富。海南省完成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等13个“一件事”改革上线,平均减环节约64%、减材料约76%。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对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跑赢GDP增速;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Published 08/04/24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3日【仲音】深化改革创新,挖掘内需潜力 今夏文旅市场火热,县域旅游热度更高。在山东荣成市,海草房民宿带火渔家乐;在吉林延吉市,特色美食城吸引八方来客。一些平台数据显示,全国县域7月至8月文旅预订单量环比增幅超过22倍。县域经济“上新”、文旅市场兴旺,折射百姓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展现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挖掘内需潜力”,要求“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政策有力,改革发力,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我国人口规模大,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上半年,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快落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举措有力实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5%,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5.6%,国内需求持续恢复,为经济保持...
Published 08/04/24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2日【仲音】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 “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应对问题和挑战,用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成效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们顶住压力、积极作为,上半年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又迈出新的步伐。难能可贵的成绩,折射“关键一年”的发展成色,也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夯实基础、坚定信心。 信心来自于准确识变、化危为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关键要有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中流击楫、迎难而上,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环比增速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实现...
Published 08/04/24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1日【人民论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作者:周人杰 面对环境污染之痛,浙江富阳一手抓产业“腾笼换鸟”,培育新兴产业;一手依托自然山水资源和历史人文积淀,抓文旅体融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描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在因地制宜抓好创造性贯彻落实,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越是复杂尖锐,每前进一步都不容易,抓落实、重实效的重要性因此越发凸显。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的重要要求,各级干部要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抓落实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就要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在新疆,“新服办”升级版发布、“新企办”上线运行,政务服务改革不断提档升级,为的是更好便民利企。在湖北,“统一赋权”“固定收益分配比例”等一系列举措为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吃透改革要求基础上,根据自...
Published 08/01/24
《人民日报》2024年07月31日【人民论坛】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系统集成作者:何娟 “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信用修复一件事”“教育入学一件事”……“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通壁垒,优化服务,极大便利了企业和群众。《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是以系统观念谋划和推进改革的生动体现。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强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分轻重缓急,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顶层设计、总体谋划,推动改革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落实《决定》部署,必须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坚持系统观念,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宝贵经验。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各管一摊,很容易顾此失彼;只注重一个方面,难免“按下葫芦浮起瓢”。从全面划定“三区三线”,到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再到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生态文明体制...
Published 08/01/24
联起来,更要融起来(人民论坛)何 娟《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30日 第 04...
Published 07/30/24
《人民日报》2024年07月29日【人民论坛】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认同度作者:常晋 穿街过巷的外卖骑手,传递“人间烟火”;东奔西跑的网约车司机,织就“流动脉络”;扎根乡村的带货主播,架起“云端桥梁”……8400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更好保障他们的权益,成为改革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等举措,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兴调查研究,走好群众路线,问需、问计于民,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增强群众获得感、认同度。”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拥有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最澎湃的动力。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为了解决农民工难以融入...
Published 07/29/24
《人民日报》2024年07月26日【人民论坛】在全面上下功夫,在深化上用实劲作者:达仁 新能源汽车产销屡创新高,低空经济蓄势起飞,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等多项重大改革方案,以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激发活力、增添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继续在全面上下功夫,使改革举措全面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又要持续在深化上用实劲,突出经济体制这个重点,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抓好改革落实工作,必须在全面上下功夫,在深化上用实劲,使各项改革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推动“中国之制”塑造新优势,引领“中国之治”开辟新境界。 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改革发展工作时,就把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之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
Published 07/28/24
《人民日报》2024年07月25日【人民论坛】围绕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向作者:李洪兴 当前正值暑假,全国各地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广大青年学子深入改革发展一线,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实习实践是学生促进专业学习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升自身本领的重要方式。《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传递着改革的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直面问题。”《决定》中,一系列改革举措围绕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向,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强化问题意识,不断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曾经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守着绿水青山,老百姓却长期过着穷日子。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不断健全,甘肃靠山吃山的牧民成了生态管护员,湖南放下渔网的渔民加入了护渔队,浙江的乡村游、生态游让百姓更富、生态更美,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越走越宽广。新时代...
Published 07/26/24
《 人民日报...
Published 07/25/24
《人民日报》2024年07月17日
【人民论坛】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
作者:邹翔
共识是奋进的动力。要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
新时代以来,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广泛凝聚了共识。
由于在工作中经常碰到“老人自己指定监护人”的诉求,一位律师提出建议,增设有关公民按自己意愿选择监护人的规定。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第三十三条采纳了这一建议,“老婆婆的意愿被写进了法律”。2015年至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就183件次法律草案征求设在全国各地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27880多条,其中有3200多条被立法研究采纳。
“人民群众不仅是浩瀚的力量之海,也是浩瀚的智慧之海。”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就能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
Published 07/17/24
《人民日报》...
Published 07/16/24
《人民日报》...
Published 0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