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4|調到山搜分隊後,我發現大概六成的山難事故是可以預防的 ft. 戶外安全推廣協會創辦人卡布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媒體不時報導可怕的山難新聞,自然環境瞬息萬變,在山上若身體不適也求助無門,但山難的發生真有這麼隨機?登山者只能聽天由命嗎? 「因為常常接觸山難事故,我發現大概六成的事故是可以透過事前準備預防的。」擁有11年資歷的消防員卡布為了推廣登山安全知識,於2018年創立戶外安全推廣協會。 除了急救包、高山症、風險評估等知識,卡布也在節目中介紹協會與林業署合作營運的「第三方協同留守平台」,服務完全免費!最後她推薦山友一定要帶三件自保物品,究竟是哪三樣? 本集重點: 04:23 同時身為搜救人員與登山者,我發現真的需要登山安全教育 07:01 為什麼會有高山症?高山症該怎麼辦? 12:35 到底該下撤、還是繼續前進?紅黃綠風險評估法 14:58 登山急救包要帶些什麼? 16:31 迷途時記得STOP、野外求生的333原則 21:55 爬山找不到留守人怎麼辦?第三方協同留守平台 30:52 以為自己回不來了!中央尖山的歷險救援經驗 38:56 三件必備的自保物品? 第三方協同留守平台: https://hiking-guard.web.app/guard.html 【給登山者的安全備忘錄】 1. 預防高山症最簡單的方式是做好高度適應,也可以事前投藥。出現高山症症狀時,最好盡快下撤至海拔1500公尺的地方,讓症狀自然緩解。 2. 發現自己迷途後,以手機或inReach盡快將位置座標發送出去,留在原地待援。如果非移動不可,要沿路留下記號,並往高處移動。 3. 在野外待援最重要的是預防失溫,建議攜帶輕便的鋁箔保溫毯。 4. 出發前,拍下所有登山裝備及全隊著登山裝的照片,傳給山下的留守人。 照片提供|戶外安全推廣協會 【本節目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委託鏡好鏡製播】 主持人:陳德政/製作人:廖詠恩/錄音師:劉姿吟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廣告】
More Episodes
許多人親近自然是為了尋找自由,然而登山活動攸關人命,山域畢竟為國家所管,一不小心就可能觸法。這集邀請熱愛爬山的律師洪振豪,為我們解析相關的法律知識。 跟登山相關的法規很多,從組隊登山、事故發生時的責任歸屬,到登山保險、山難救援,山上狀況何其多,各種情況涉及的法規也不一樣,上山前先掌握好,才可謂是一個自律的登山者。 本集重點: 05:10 自組隊跟商業隊怎麼分? 09:30 當隊員發生事故,其他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17:48 什麼是「爬黑山」?從反諷到貶義,古今用法大不同 21:59 假裝走不到就沒事?「技術性迫降」犯法嗎? 24:48...
Published 08/10/23
山友大都曾受原住民朋友的照顧,他們可能是協作、嚮導或山屋管理員,山林除了是他們的工作場域,也是安身立命的所在。 布農族詩人沙力浪成長於花蓮中平部落,大學時在表哥林淵源的帶領下,首度深入八通關古道,認識了族人從南投遷徙至花蓮的故事與遺跡,開啟他的尋根之路。然而,山域處處被冠上漢名,山岳史幾乎不見部落青年身影,沙力浪認為該如何改善這樣的情況? 對布農族而言,家屋是代表母親孕體的神聖場所,登山客誤闖家屋拍照PO網的事件卻時有所聞,沙力浪提醒:「山上不是一個完全沒有人居住過的荒野,不是你『發現』了遺址,我們其實一直都在尋根。」 本集重點: 01:35...
Published 0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