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他们仍然热爱写作?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几天前,因着写作课上线的由头,几位写作课讲师聚在一起,录了期播客,谈论他们经历的写作。 一个半小时里满是欢声笑语,虽然每个人都谈论了一些痛苦——易方兴曾经接到爆料,某条路的地面破了个大坑,他仔仔细细观摩了一下午,写清了所有修路设备,1000多字最终被编辑删成200,发在了报纸中缝里;林秋铭形容自己写不出来稿子时,就像一只“下不了蛋的母鸡”,只能蹲在地上,感受一阵接一阵的脚麻。在他们看来,写作是巨大的,也因此很多时候容易让写作者自感渺小——总有人比自己写得更快,更好,更能够“一稿成名”。 在那个渺小的自我被反复彰显时,写作就像一把刀子,伤害着写作者。但更多时候,写作仍然是温煦的,有力的,它是孤独时向世界伸出的触手,是困于原生家庭时的托举,是将痛苦与欢乐都码放整齐的坐标,是“我依然可以对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坚定。正是因为这些,《人物》的写作者们仍然热爱写作,并决定继续写下去。 【时间轴】 03:27 谈到去年的写作,脑中第一反应想到的瞬间或者场景 11:10 写作对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要 21:18 写作会伤害我们吗? 27:25 对写作来说,天赋重要吗 35:07 在写作过程中,受到肯定很重要 42:00写作带来的价值感 58:16写作提升了我们的“感受力” 1:04:10 你真的享受写作吗? 1:08:27 如何跨过写作的瓶颈期
More Episodes
人到中年,友谊显得愈发奢侈了。 不久前,《人物》发起了关于中年友谊的征集,许多读者分享了自己友谊消散的故事,以及对友情的理解与思考。《人物》编辑部的成员也对友情有着各自的体会。本期《是个人物》,我们邀请了编辑部的三位女性,一位是典型的中年人代表——有家有娃有事业,家庭与工作的平衡中,她正在重新考量友谊价值,感受到了一些「中年苍凉」;一位虽然步入中年,但因为未婚未育,仍有朋友在侧,正在感受友谊的逐渐「淡化」;还有一位青年朋友,即将迈入中年,对朋友患得患失。 这个初秋,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三个人坐在一起,聊了聊各自的朋友。提起年少时的朋友,每个人都记得友谊里那些轻盈与雀跃,那些彼此看见和理解的...
Published 10/07/24
Published 10/07/24
巴黎圣母院,这座矗立在塞纳河畔的宏伟建筑,承载了无数人对巴黎最初的印象。卡西莫多真挚的爱情、法国大革命对自由的呼唤、电影中的浪漫情节...百年以来,无数瑰丽壮阔的故事在这里书写。它的价值与意义早已超出了「建筑」范畴,真正地成为了精神符号。 历史上的巴黎圣母院几经沉浮,2019年,一场大火让巴黎圣母院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令世界为之痛心。2024年,巴黎圣母院修缮完成之际,欧莱雅中国携手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带到中国,并展出4件真实文物,虚实结合还原巴黎圣母院的前世今生。展览在2024年9月12日-10月20日对公众开放,希望更多人可以成为美的守护者和传...
Published 09/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