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的命运,嵌在人生的细节里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去年秋天,人物的「一封信」栏目发起了主题为「长姐的烦恼」 的征集。何为「长姐」?就像编辑槐杨在回信中所说,「姐」是性别的部分,而「长」这件事对应着它的沉重。168封来信和编辑部的回信里,长姐的经历各有不同,但大家相同的境遇却激起了不少共鸣,困惑、委屈、释怀和真诚的爱都在字句里交集。 信件的篇幅有限,本期「是个女人」栏目,主持人张越与三位性格迥异的长姐一道,以新角色的生活体验,以自我和解的心路历程,讨论自小的疑惑和人生选择,打开那些压缩的角落,分享几种归置和重建自己的方式。我们不为困境作辩,但希望能在反复的辨认中,找到「长姐」前进的力量。 时间轴 03:45 「长」和「姐」,俩字意味着俩事儿 05:08 「流浪」的长姐决定「发疯」,「再也不想委屈自己」 12:49 自动成为弟弟的第一责任人,「幸灾乐祸」反而挨打 23:02 一碗水端不平,伤害会在关系中传递 26:03 主体性很强的非典型长姐:缘分值得珍惜,但请少反思自己 33:49 长大后明白:重男轻女的环境下,弟弟也是无辜的 37:57 隐藏在「你不比男孩差」中的性别观念 41:43农家女公益几十年后的回响:是他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49:00 从琵琶首席到商务高层:「长姐造就了我的性格」 ——一旦成为长姐,体内「小宇宙」会被激发出来 56:09 当一个女孩没有退路,凭「想要获得自己人生的冲动」能走多远? 01:09:05 重建与妹妹的关系:共同经历家庭的伤害后,辨析并拒绝那些遗留的错误方式 01:20:51「想开了」不代表没有情绪,打钱时有报复性的快感 01:25:21 成为母亲之后懂得那一份无奈:偏爱有时是分身乏力下的选择 01:30:07 接纳「长姐」:让我们用适当的分寸感彼此陪伴
More Episodes
写作对麦家来说是一种生理需要,没有写作,那些自童年开始盘根错节的羞耻感就难以被抚摸。童年和家人加在他身上的一切虽然没有摧毁他,但切碎了他的情感和人生,他残缺而坚硬的活着。在金山寺和蒋家村写作时,他刻意过一种苦行僧般的生活——把自己生活需求压到最低,然后给写作让路。他认为快乐是最重要的,但他没有办法得到快乐。 他也曾离开家,逃离了自己的童年,又一次次折返:在《解密》《暗算》《风声》等作品给他赢得巨大声名之后,他却放弃了这样的写作,转向了故乡和童年。他说,身为一个作家,他无法也无需通过文学来改变自己童年的记忆,甚至想小心翼翼地保护童年那种被伤害的感受。童年困住了麦家,成为他永恒的人生地标。 ...
Published 06/21/24
Published 06/21/24
本期播客,《人物》对话周深。从专辑《反深代词》首支单曲发布后收获的「仪式感」讲起,周深和《人物》负责人张寒一起聊了聊他耗时7...
Published 05/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