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女孩想要成为科学家,会经历什么?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一直以来,科学的世界中,男性的身影都更加常见。即便女性在科学史上同样做出过卓越贡献,但似乎除了玛丽·居里,普通人很难再说出一位女科学家的名字。当从小身上就被打上「学不好理科」烙印的普通女孩,立志想要成为科学家,会经历什么?怎样才能有更明朗的前路? 本期播客,是欧莱雅与播客《是个人物》之「是个女人」栏目联合策划了专题节目,称之为「群星闪耀时」,这将是一个关于女科学家的系列节目。我们想从各个维度来探讨女性与科学的关系。在第一期中,主持人张越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土壤科学的冯晓娟博士、《人物》作者李斐然共同探讨女科学家的成长故事与女性在科研领域的处境。 【时间轴】 01:21 「群星闪耀时」专题节目06:32 「你是个女记者,真是可惜了」11:19 即使成绩好,「女学霸」从小到大一直被唱衰15:26 放弃公费出国留学机会,因为「去了就当不了科学家了」25:15 姥姥、妈妈、「我」、女儿,一家四代女性的精神传承30:33 成长路上,如何突破性别壁垒?31:56 如何面对曾经不友好的女博士论调?33:09 女性成为科学家的过程当中,需要找到一个 role model——优秀的前辈作为参照系,将给女孩们很多勇气38:12 斐然:作为作者,很希望写出一个女性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41:03  科学不枯燥:Ladies Night,全世界青年女科学家们的聚会49:33 科普有多么重要&晓娟博士科普时间:什么是土壤碳循环?01:05:23 当科研工作遇上结婚生子,怎么办?01:09:53 挺到今天这一步,我要感谢二十几岁时没有找到依靠的自己01:13:27 科学领域决策者会议中出现的女性:一个是服务员,一个是速记员01:15:34 女性意识的增强,也许遮蔽了一些更深的问题01:18:15「女人何苦为难自己」:警惕允许女性有退路的习俗和传统01:21:48 女性在统领大科学项目中,独有春风化雨般的包容力01:24:56 女性在科研领域到底有什么优势和劣势?01:26:33 你要敢于成为中心,成为焦点01:48:39 前面的人多走一步,下一代的人就可以走得更远
More Episodes
写作对麦家来说是一种生理需要,没有写作,那些自童年开始盘根错节的羞耻感就难以被抚摸。童年和家人加在他身上的一切虽然没有摧毁他,但切碎了他的情感和人生,他残缺而坚硬的活着。在金山寺和蒋家村写作时,他刻意过一种苦行僧般的生活——把自己生活需求压到最低,然后给写作让路。他认为快乐是最重要的,但他没有办法得到快乐。 他也曾离开家,逃离了自己的童年,又一次次折返:在《解密》《暗算》《风声》等作品给他赢得巨大声名之后,他却放弃了这样的写作,转向了故乡和童年。他说,身为一个作家,他无法也无需通过文学来改变自己童年的记忆,甚至想小心翼翼地保护童年那种被伤害的感受。童年困住了麦家,成为他永恒的人生地标。 ...
Published 06/21/24
Published 06/21/24
本期播客,《人物》对话周深。从专辑《反深代词》首支单曲发布后收获的「仪式感」讲起,周深和《人物》负责人张寒一起聊了聊他耗时7...
Published 05/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