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电话亭,400位女性录下了她们的人生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三月的一个周末,《人物》在北京隆福寺主办了一场「春醒·女性友好市集」,和超过5000位朋友在这个春天相见。在这场活动中,我们推出了「共创播客」活动,欢迎大家走进我们的「春日电话亭」,录制对本次市集的感受、想对身边女性说的话或是对未来的期待...总之希望大家可以在这个小小空间里打开自己,畅所欲言。在将近400条录音里,我们听见了许多强烈的爱意、蓬勃的生命力以及满满的坚定与期待。大家走进电话亭,拿起话筒,得到了倾诉的力量,而我们从听筒中也得到了勇敢与期许的力量。希望将现场的这份鲜活分享给正在收听播客的你,也欢迎没能来到现场的你们在评论区留下想说的话。在这个苏醒的季节,希望大家都充满力量。我们下次见! 【时间轴】 01:51 关于职业选择:没有什么职业是女性不可以做的 09:28 关于家庭:做了17年「长姐」的我,逐渐与弟弟和自己和解 12:52 关于母亲:我的妈妈,将「力量」注入我的名字当中 17:01 关于自我认知:长大之后的我,终于从小名「乖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 27:29 关于期待:希望我对自我的表达可以不再「慢半拍」 47:15关于未来:不是「一定」要奔跑,慢一点也可以 54:29关于祝愿:「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疯人院,大家尽情地去疯玩吧!」 55:43 关于自我认同:女孩子们,请勇敢接受别人的夸赞
More Episodes
写作对麦家来说是一种生理需要,没有写作,那些自童年开始盘根错节的羞耻感就难以被抚摸。童年和家人加在他身上的一切虽然没有摧毁他,但切碎了他的情感和人生,他残缺而坚硬的活着。在金山寺和蒋家村写作时,他刻意过一种苦行僧般的生活——把自己生活需求压到最低,然后给写作让路。他认为快乐是最重要的,但他没有办法得到快乐。 他也曾离开家,逃离了自己的童年,又一次次折返:在《解密》《暗算》《风声》等作品给他赢得巨大声名之后,他却放弃了这样的写作,转向了故乡和童年。他说,身为一个作家,他无法也无需通过文学来改变自己童年的记忆,甚至想小心翼翼地保护童年那种被伤害的感受。童年困住了麦家,成为他永恒的人生地标。 ...
Published 06/21/24
Published 06/21/24
本期播客,《人物》对话周深。从专辑《反深代词》首支单曲发布后收获的「仪式感」讲起,周深和《人物》负责人张寒一起聊了聊他耗时7...
Published 05/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