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十二年,他在桑与菊之间寻找人生自留地 | 食日谈 Vol.18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这期节目里,食日谈主播来到了浙江桐乡,跟着返乡青年于建刚去拜访他出生、长大又回归的村庄,去看村里最后一亩杭白菊及背后的生物多样性和江南文化,还有他家养蚕缫丝做蚕丝被的现场,刚刚腌下的榨菜…… 作为一位江南农家子弟,于建刚考上了大学,进入了知名外企从事广告行业,这一切似乎都通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为什么他会选择和爱人返乡,从事生态农业? 于建刚也属于返乡青年中的“异类”,他认为养蚕缫丝、采菊晾茶这些农事,就是为了“表明自己是谁”。他也说,在新的一波返乡青年眼中,乡村的价值被其他“更大的声浪”盖过了。那么他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返乡青年的区别?他所坚持的价值究竟包括什么? 最近,因为土地承包和道路的拓宽,于建刚的家庭农场也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对于未来他又有什么规划,能找到他理想中乡村生活的新出路吗?当农业文化逐渐成为艺术家的题材时,于建刚又在计划什么新鲜的尝试? 以往总是以文字出现的于建刚,这次将在播客中讲述返乡后的观察与思考。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于建刚:在江南的丝绸村庄正河浜出生、长大,2008年大学毕业,在北京从事品牌咨询的工作。因为对三农问题的关注,2011年辞职,成为小毛驴农场实习生;随后,又在广西与越南交界的壮族村寨从事乡村建设的志愿工作。返乡后与妻子梅玉惠成立“梅和鱼”,从事精细工艺蚕丝被的生产与手艺传承,希望活化农桑非遗,创造新的传统。他同时也是播客“团力结构”的主播之一“鱼缸”。 #本期主播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作为一个“伏帝魔”(潜伏在帝都的魔都人),最大的乡愁是小时候居住的街区和青少年时期常吃的饮食店被网红化了,于是每次返乡都很愁。 王昊:食通社编辑。在于建刚家的厨房里感觉回到了熟悉的外婆家。 时间轴 0:51 还有很多人在乡下居住,没空心化的乡村生活怎么样? 02:04 乡下人“进城”的执念从哪儿来:搬进距离家乡1公里之外的公寓楼也算是“进城” 05:27 现场音:庙里的老人家声声念佛音 06:04 返乡青年回乡受到的的“熟人社会”压力,从小到大都被要求“去城市获得成功” 08:11 从在北京上海做广告人,到回乡养蚕缫丝,于建刚怎么就走上了逆流人生? 13:31 坐绿皮车“城五乡二”往返通勤的一年,靠写日记调整自我 15:07 突然萌生的“用传统方式做蚕丝被”的想法,为于建刚的返乡找到了新的支点 18:38 现场音:一起去“看看”梅和鱼的桑树 25:03 将家乡的农业跟文化结合协同发展:从蚕丝被到杭白菊和榨菜 26:25 返乡青年里独特的选择:“做这些东西就是为了表明我是谁。” 35:47 小规模的家庭农场能养活自己吗?为什么比起“半农半X”,于建刚更愿意叫自己“打零工的农民”?最近,因为土地承包和道路的拓宽,于建刚的家庭农场也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困难 38:10 保留农业传统,申请世界遗产,只是一种当代人参观博物馆式的快闪体验吗?当农业文化逐渐成为艺术家的题材时,于建刚又在计划什么新鲜的尝试? 45:30 返乡概念流行,让“乡村”变得复杂,背后有没有名不符实的炒作? 50:31 “乡村是我的自留地”:让城市的归城市,乡村的归乡村 于建刚和妻子梅玉惠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就有了“梅和鱼”这个品牌。 生物多样性的传统农桑,由远及近:桑林、玉米、水稻、棉花、杭白菊。 在低低的桑树间套种榨菜,这在嘉兴已有90多年历史,并形成了著名的斜桥榨菜产
More Episodes
节目介绍: 在这一期《食日谈》中,我们将远程连线,采访五位参与食通社“联禾计划”的实习生,听听每天都在农场忙些什么。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先后前往陕西泾阳的绿我农场实习。 你以为农场生活只是简单的种菜和拔草?其实远不止于此,在农场你什么都要干:种蔬菜、育苗、浇小麦地和菜地、种洋甘菊、修剪果树及疏果、清理杂草;摘洋甘菊、玫瑰等花做纯露或阴干;学开拖拉机、打绿肥;发货、学开车;打扫车间卫生;在饼干生产线上工作;去野de生活市集守摊;学修地里简单设施;采食野菜;制作酵素、堆肥和泡菜;自制简易家具;修村路;上大黑老师的活力农耕课…… 从清晨的田间到深夜的饼干包装线,实习生们面对着许多意想不到...
Published 10/28/24
Published 10/28/24
在本期《食日谈》中,主播晓晶与客座主播梅颖共同采访了两位刚刚结束实习的年轻人,安添和三七。曾经从事自然教育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农业梦想,来到了广东银林村,这里不仅有生态农场,还有一个围绕农场建立的小小社区。 在过去半年时间里,他们在农场跟本地的阿叔阿姨一起劳作,从种植实践、活动策划,什么事情都做,甚至还接手了农场的咖啡馆。他们也有机会借助这里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社区氛围,继续开展自然教育中方面探索。 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他们终于有信心回到乡村,独立经营新的生活。未来他们希望返乡开设农场,建立一片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这个想法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尽管返乡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年轻人回归乡村与自然的选...
Published 0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