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节目介绍:
在这一期《食日谈》中,我们将远程连线,采访五位参与食通社“联禾计划”的实习生,听听每天都在农场忙些什么。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先后前往陕西泾阳的绿我农场实习。
你以为农场生活只是简单的种菜和拔草?其实远不止于此,在农场你什么都要干:种蔬菜、育苗、浇小麦地和菜地、种洋甘菊、修剪果树及疏果、清理杂草;摘洋甘菊、玫瑰等花做纯露或阴干;学开拖拉机、打绿肥;发货、学开车;打扫车间卫生;在饼干生产线上工作;去野de生活市集守摊;学修地里简单设施;采食野菜;制作酵素、堆肥和泡菜;自制简易家具;修村路;上大黑老师的活力农耕课……
从清晨的田间到深夜的饼干包装线,实习生们面对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收获着各种惊喜。他们不仅与泥土的亲密接触,还尝试了农场机械操作,以及绿我农场经营生态农业的独特“魔法”——绿肥和活力农耕,都构成了他们丰富的实习生活。从城市走向广袤的田野,每位实习生都积累了自己独特的故事,他们各自收获了怎样的成长?
如果你对生态农业、乡村生活或实习经验感兴趣,这期节目将为你带来真实而生动的分享。欢迎点击链接,一起收听他们的故事吧。
陕西咸阳绿我农场今年实习生大丰收,团队人...
Published 10/28/24
在本期《食日谈》中,主播晓晶与客座主播梅颖共同采访了两位刚刚结束实习的年轻人,安添和三七。曾经从事自然教育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农业梦想,来到了广东银林村,这里不仅有生态农场,还有一个围绕农场建立的小小社区。
在过去半年时间里,他们在农场跟本地的阿叔阿姨一起劳作,从种植实践、活动策划,什么事情都做,甚至还接手了农场的咖啡馆。他们也有机会借助这里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社区氛围,继续开展自然教育中方面探索。
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他们终于有信心回到乡村,独立经营新的生活。未来他们希望返乡开设农场,建立一片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这个想法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尽管返乡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年轻人回归乡村与自然的选择,总是让人感到充满希望,欢迎戳开链接,一起收听他们的故事吧。
Published 09/22/24
2024 年 8 月,有两部关于外卖行业的故事片上映。在影片上映的同时,杭州连续爆发了两个外卖骑手的突发事件:8月,外卖员与保安发生冲突,引发附近外卖员集体抗议;9 月,一位“单王”外卖员在电动车上猝死,引发全网悼念和讨论。而讲述外卖平台程序员和外卖员故事、反思算法逻辑的电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的取景地就在杭州。
食通社编辑部看完《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之后,发现这不仅是在外卖和算法题材上走得最深最远的一部电影,也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现实主义佳作,包括呈现了 2022 年电影拍摄时的疫情下的生活。相信经历了过去几年动荡的人,都能在电影中找到无数的共鸣点。正如导演刘泰风所说:这是一部拍给所有人的电影。
2024 年 9 月 4 日,我们和本片导演刘泰风、制片朱桐聊了这部电影背后的创作故事和思考,以及面对强大的算法和平台,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自处并看见彼此。希望这部电影和这期播客能让大家在面对当下冷峻的社会现实时,依然保有在未来寻求希望的信念,像电影主角危力一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正在全国上映,强烈推荐大家找到周围的影院前往观影,并和我们留言交流。
Published 09/08/24
节目介绍:
本期食日谈邀请食通社的新同事玉阳作为特别嘉宾——他不仅是我们团队的新成员,还有一段独特的经历:曾在2021年短暂做过四个月外卖骑手。他对外卖骑手的劳动过程感兴趣,但泰硕,去做骑手并不是为了“体验生活”。在考上北大研究生之后的暑假里,他面临着真实的生计压力,加上和同事相似的经历,他很快融入了骑手的生活。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跟随玉阳的视角,深入了解外卖骑手的日常。作为一名饿了么专送骑手,从早上的晨会结束,开始接单配送,直到晚上收工,玉阳在一天的高强度工作中,几乎每分每秒都在面对各种挑战,需要即刻做出决断。周旋在、站点、商家和消费者之间,面对系统的派单、投诉、考勤等等机制,他需要绞尽脑汁制定自己的策略,就是为了一点点的速度,收入以及更少的投诉。同时,作为真实的个体,玉阳也不可能永远像机器一样完成工作,在不同的人与系统快速的交互中,骑手内心的情绪和感受构成了外界难以察觉的另一个维度。
我们也通过玉阳的观察,看见在外漂泊的外卖骑手在社会中的位置:面对经济压力和工作的自由与束缚,他们如何寻找平衡?在极高的人员流动率下,外卖员对于这份工作究竟抱有怎样的态度?
此外,平台算法如何影...
Published 08/10/24
节目介绍:
本期的《食日谈》聚焦于近期备受关注的油罐车事件,探讨食品安全问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虽然经历过多次食品安全事件,但消费者似乎还是对自身的食品环境无能为力。从新手妈妈育儿的角度上看就更加明显:打过农药的水果能不能吃?奶粉的配料表究竟是些什么成分?饮食环境中是否有内分泌干扰物?隐藏在暗处的问题制造了不确定性,让人无所适从。
油罐车事件更使人寒心的是,广泛的关注甚至不一定能够打破行业合谋维护的内幕,这一点在其他食品行业同样存在。监管的经常性缺位让公众越来越感到,食安事件引起的关切难以改变问题的现状。
既然社会信任难以建立,更好的办法只能是从身边的小环境入手。如果你也和我们一样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本期节目和食通社的其他文章都提供了不同的饮食建议,目的都是将食物来源掌握在我们可知可控的范围内。希望听众朋友们也能通过自主选择食物来源,在不确定性的食品环境中努力保护自己和家人。
本期主播:
令钰:食通社项目主任,新手妈妈,前环境科学记者,关心食品安全与环境健康。
王昊:食通社编辑,常在家做饭的男性代表。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连猫都没有的“最后一代”。相对于食品安全,更关注食物体系的...
Published 07/28/24
节目介绍:
本期食日谈的嘉宾黄国良是一位资深的乡村工作者,和圈里的其他朋友一样,我们更习惯称他为“老六”。
自从2005年投身乡村建设至今,老六从事乡村工作已经将近20年。老六告诉我们,当年他就是因为在陕西支教时,目睹了乡村教育之破落,留守儿童问题之严重才走上这条道路的。在这些年里,老六的干过的事情不少,建农民学校、办农场、做基金会的项目官员、自己创立公益机构,支持农民向生态农业转型。
当年,他们是走在前面的先锋:在河北定县的晏阳初乡建学院,帮助农民建合作社,教他们怎样不用农药化肥也能种地,甚至如何用生态的方式自己建房,就是想让农民自己组织起来自力更生;又以北京的小毛驴市民农园作为窗口,帮助市民了解城乡问题。
回到广西,在这片仍保留着大量小农的土地上工作多年,老六有不少的独特看法。比如,他就认为,老种子保护应该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生态农业也应该首先以个人的安身立命为先。看到一些生态农业的从业者对于常规农业“势不两立”的态度,老六认为,共存并互相学习才是更现实更合理的态度。他在言语中流露出的好心态,也让我们也理解,为何这几年他在广西一直推动的“生态农业培训”,如何能聚集不同的农民...
Published 07/04/24
节目介绍:
近年来,野菜、野菌子越来越火了。
不仅各种高价野菜野菌子纷纷现身正规商超、菜市场和线上生鲜平台,而且“打野”(指到野外采摘野菜野菌子)作为一种新潮流还席卷了年轻人群体,不少旅游公司更是顺势推出了“打野”团。
一方面,野菜野菌子被视为纯天然无污染的食物受到追捧;另一方面因吃野菜野菌子住进医院的新闻又频频发生。在城市绿地里挖野菜来吃,到底安全不安全?市场和平台上售卖的野菜野菌子都是哪里来的?昆明有全世界品种最多的野菜市场,云南人是怎么把野菜经营起来的?
不久前,食通社联合腾讯科学频道《餐桌上的物种》,邀请到了生态学者、人类学家、博物作家做了一场线上分享会,一起来聊聊关于野菜和野菌子的那些事儿。本期节目是由这期分享会转化成为音频节目,对嘉宾比较了解的听众可以略过前期介绍,直接从4分37秒开始听=)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孙姗:生态实践者,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之一
半夏:作家,致力于自然博物生态文学写作
李睿俊: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硕士,美食纪录片调研顾问
谭羚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成员,从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本期主播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
时间轴...
Published 06/18/24
节目介绍: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趁开会间隙,找到了老朋友黄亚军。
作为一名资深的乡村工作者,80后的亚军在十几年间已经经历过乡村发展的多个阶段,从民间的自发探索到政府主导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不同的村子里,他和村民种过水稻、卖过大米;养过鸡、卖过鸡蛋;采过青梅、酿过青梅酒;开过旅社,做过乡村旅游……也经历过不同的挫折。
而这次促成对话的想法则缘起于一篇学术论文。文章作者认为,亚军他们在乡村的工作,有悖于整体“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所以才会屡次失败。
然而,什么才是发展的趋势?是否应该“顺势而为”?对这些问题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十几年间,不同的理论“你方唱罢我登场”,都试图指导乡村发展的实践,但对亚军来说,重要的是,实践者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反思。
本期播客的内容就是亚军作为实践者的陈述。它不仅代表乡村工作者眼中的意义,也让我们再度思考乡村问题的去处。诚然,在社会的变迁中,不是每个村子都能发展起来,但总需要有像亚军这样执著探索的人。
食通社也希望,所有身处城市的读者都深切地感受到食品安全、社会公平、人口与劳动力等等问题与乡村的复杂联系。如果不理解中国乡村,我们...
Published 06/17/24
节目介绍:
哪一部纪录片曾经影响了食通社的同事们的职业选择,促使我们决定投身于食农行业?
也许就是这一部《食品公司》(Food, Inc.)。作为一部上映于2009年的纪录片,本片揭露了美国食品工业的内部运作,特别关注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健康、环境等问题。上映当年,就引起舆论的关注,并提名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一转眼15年过去了,2024年春季,续集《食品公司2》在北美上线。今天,工业化养殖、营养单一化、种子巨头垄断等等问题依然存在。借此机会,同事们围坐在一起回顾了《食品公司》第一部的内容,一起聊聊:我们亲身所了解到的情况是否真如片中那样糟糕?美国食物体系中的问题有哪些在中国同样在发生着?
希望这部影响我们个人观念的影片也能够打动你,因为正如影片所言,作为消费者,“你可以投票来改变我们的食物体系。每天三次。”
《食品公司》中展现的鸡舍散发着刺鼻的气味,糟糕的环境对于家禽和养殖者都造成了健康威胁。
食品工业彻底改变了鸡的饲养:相较50年前,白羽鸡从开始饲养到宰杀,只需花70%的时间,却能长到2倍大(1950 vs...
Published 05/30/24
节目介绍:
北京三月的一个大风天,我们在食通社办公室和从四川亮亮农场远道而来的唐亮回顾了他的十二年返乡路。
唐亮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西南大学生物科学系毕业后,唐亮找到了一份收入稳定的白领工作,却在几年后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放弃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老家成都金堂县创办亮亮家庭农场。
最开始只有自家的几亩地,到后来面积逐渐稳定在30亩,亮亮农场堪称“小而美”的典范。唐亮结合家人的生活需求和外部市场需求,按照“金字塔”结构进行生态种植:顶部是外销的经济作物小黄姜;基部的生鲜蔬果供给自家;中间层的辣椒、花生、胡萝卜等农产品则既能自用,也可销售,十分灵活。
这样一个小规模生态农场,能让11口人的大家庭安居乐业吗?根据唐亮2018年披露的家庭账本,农场的人均月收入为2000元——在城里人看来或许有些匪夷所思,唐亮一家却生活得越来越幸福。这不仅得益于乡村养老育儿的低成本,也离不开唐亮为聚拢家庭、调解家庭矛盾做出的不懈努力。
我们还会听到唐亮讲述回乡创业的初衷:他和弟弟曾是留守儿童,不想让下一代也背负同样的命运。十二年间,一个小小农场逐步发展成今天的亮亮农场,聚合了整个家族,打造了一个温馨而...
Published 04/01/24
节目介绍:
春节假期已经过去,今年回家你吃到了什么家乡味道?在这一期的食日谈中,食通社的同事们带着过年的美食记忆相聚到一起,从陕西到海南,再到哈尔滨和北京,各地都有其独特的美食文化和饮食习惯。
来自陕西泾阳的泽恩最想念的是家乡特色菜“穰饸”,一道用馒头、瘦肉、鸡蛋组合而成的冷盘,她想和家乡的长辈们学一学复刻这门手艺。海南“岛民”宁晨则分享了文昌鸡的做法以及海南人对海鲜的热忱。小亓来自哈尔滨,过年吃的是红肠、酸菜饺子、“格瓦斯”、冻梨。在哈尔滨“火出圈”后,当地的饮食文化又有什么变化吗?另一位编辑晓晶则讲述了在湖南邵阳分拿着自家的盆去“打米粉”的经历,并且体会了一把“都市指南”大众点评在小城的失灵。而留守北京,请父母一起来过年的泽恩,尝试了涮肉、烤鸭、酱菜、稻香村……她的父母感慨道:在北京买菜做饭真不方便!其中也有大城市日渐变化的脉络呢。最后,本期节目还聊到了从热门旅行地返京“务工”的奇幻之旅。
虽然记忆中的家乡味依旧,但小城小镇的饮食也在发生变化,每年都有新发现。今年春节你又有什么发现呢?希望本期节目也能够让你从美食与文化中追寻家乡的感受,体验不一样的返乡之旅吧!
嘉宾介绍:
#...
Published 03/18/24
节目介绍:
如何分辨蔬菜水果的好坏?
单凭外观的规整美观?但在农场里各种形状不完美的“丑瓜丑果”,为何一上货架就消失不见?基因没有变异,但市场有所筛选。如果消费者只以外观来衡量食物的好坏,将会有无穷无尽的“科技与狠活儿”迎合这一需求。
单凭包装上的标签属性?商品上“绿色”“有机”“高山菜”等名词层出不穷,但许多真正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小农却被排除在外。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来到了北京昌平的平人农场,探讨大家心中“好的食物”是什么样的。听一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食物的在读博士周晨、种菜为业的奶爸赵飞以及爱做饭的神厨丽姐各自的看法。几位嘉宾从他们的认识出发,让我们发现从土地出发,多了解食物的生产过程,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判别,才能更接近真正“好的食物”。
就像人一样,食物也有自己独特的多样性。各种各样形状并不完美的蔬菜,背后也意味着各自不同的生长环境。就像我们谁也不愿做一颗工作环境中的螺丝钉,永远表现得像完美模版一样,餐盘的世界同样需要消费者的包容。
节目的结尾,嘉宾们也各自分享了一些简单好吃的菜谱,包括烤南瓜、蓝芝士小番茄拌芽苗菜、花生菠菜炒嫩蛋和四色地瓜。让我们一起收听本期《食日...
Published 03/03/24
节目介绍:
欢迎收听《食日谈》!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食通社编辑部卖菜的背后故事。
编辑部成员每年都要去卖菜,新编辑刚入职就被通知去卖一天菜,这究竟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通常只是去买菜,却可能想不到一家社区菜店每天背后的巨大工作量。在北京三元桥集室,这家不寻常的社区菜店,所有蔬果商品都由本地的生态小农直接送到店里,每一棵菜都有名有姓,且不使用农药和化肥,遵循严格的生产标准。编辑部的成员,有的是农学专业毕业,却也对卖菜这一新鲜体验感到惊奇。
集室这家生态菜店脱胎于经营了多年的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与食通社编辑部关系密切。编辑们不仅在办公室里呼吁,更走出来了解农业生态产品的最后一公里,从而有了“占领集室”的故事。
店里的产品来自不同小农户,卷心菜品种多样,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小农户不仅认得自己的菜,还亲自上阵分享最佳烹饪方式,展示辛勤劳动的成果。这使人更理解食物背后的知识、技术和劳动,以及其他投入,进而理解食物的真正价值。“一天只吃两个西红柿,为何要选吃100个一模一样的,而不是农夫生产的每个都不同的呢?”
通过做一日店员,编辑们开始思考我们对速度和效率的习以为常。这让我们反思,是成为“确定...
Published 02/07/24
节目介绍:
在北京东三环繁华的凤凰汇商街上,无数时髦的餐厅和咖啡馆之中,有一家卖菜的店铺叫做“集室”。如果你曾经路过它,或许会被它质朴的橱窗和陈列所吸引。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就将带你深入探索这家与众不同的菜店。集室并非一般的社区超市,而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线下社区菜店,从北京周边的生态小农那里采购新鲜有机的食材。在这里,你可以知道这颗大白菜来自哪家农场,那盘爆米花是用哪位农友种植的玉米做出来的——一蔬一饭,真正追溯到食物的源头。
去年,"集室"迎来了开店十周年,并因为各种原因在凤凰商街上搬到了新的地址,经历第三次装修,升级成为3.0版本。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负责人晓云生和集室新店的设计师康震,与食日谈主播好小猪一起探讨这家追求生态理念的小店,在北京CBD商区的消费氛围中度过的十年。
嘉宾介绍:
晓云生: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负责人,当过记者,做过业余农夫,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卖菜十年。
康震:建筑设计及城市设计专家,北京分寸设计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先后毕业于天津大学和法国里尔国立高等建筑景观学院,并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和法国国家建筑师的资质。
疫情期间担任北京有机农...
Published 01/18/24
节目介绍:
在欧洲和日本,在自然和农业中学习有许多年的运行历史。每年,小学生由学校安排去田野学习如何播种、培育、和制作食物。从教室到户外,从春耕到秋收。这股风潮也已经吹到了中国,地处北京密云的“飞鸟与鸣虫”农场就是这样一家主打自然和食物教育的农场。
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了“飞鸟与鸣虫”农场的一方和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晓云生来做客,再加上主播晓晶,身处北京的三位妈妈都从事着与自然和农业相关的工作。三人对谈中不但分享了不少自家娃和自然的有趣故事,也挖掘出农场对于孩子的独特意义:
在今天日益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环境中,“自然缺失症”越来越普遍,农场也许能成为亲近自然的触发点;
食物包含着城市生活之外的隐藏生产过程,在农场上近距离接触食物的生产制作,也能更好地理解人与社会;
最重要的是,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需要和真实世界相联系,如此我们才能离开抽象,获得真实感。而农场就是发现这些真实联系的绝佳场所——以自然的丰富弥补书桌前的匮乏,以漫长的收获过程克制即时满足的愿望,以“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安抚内卷的焦虑。
进步与成长,绝不止“卷娃”这一种方式,听听她们在节目中怎么说吧。
嘉宾介绍:
一方:2...
Published 01/18/24
节目介绍:
这一期《食日谈》,我们邀请到了老朋友孙姗,她曾任职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多家公益机构。现在,她在加拿大经营着一家属于自己的农场。
和大家想象中与自然朝夕相处的美好职业不同,生态保护工作也有其繁难和无力的一面,这让她身心疲惫。理想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游访日本、台湾等地农民的过程中,孙姗逐渐了解到“半农半X”的概念,原来可以一边种地,一边兼顾其他的工作。于是,她和家人先在北京租下一分地,做了几年业余农夫,搬去加拿大后,她索性把生活工作的重心都放到了农业上。
40岁从零开始做农场,孙姗幸运地碰上了加拿大的小型生态农业孵化器项目“公平食物农场”,在这一项目的支持下,她在农场中身体力行,和社区成员一起劳动、一起分享。
作为加拿大小农,种菜未必赚钱,但发酵、培训、咨询、写书和翻译组成了“半农半X”的X部分。种植菜蔬的经历让她体会到种植的喜悦和自然的奇妙,也使她告别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无力和绝望。那些背负着巨大生活压力的年轻人,如何通过与自然连接,应对时常遭遇的挫败感呢?这个问题也在节目中有所探讨。
然而,对于孙姗远在中国生活的父母,女儿去加拿大种菜也是一种需要时间接纳的变化。...
Published 01/18/24
节目介绍: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带你一探发酵食物“奶酪”的奇妙世界,特别是一位中国奶酪制作者的故事——布乐奶酪的创始人刘阳。匠心十足的刘老板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摆摊已有12年,也一直在经营自己的奶酪店。他的奶酪不仅承载了时间的味道,也见证了中国人对奶酪的接受程度的变化。
IT出身的北京人刘阳在法国留学时,偶然参与了搅牛奶和制作奶酪的工作,这段“特别解压”的经历让他深爱上了奶酪这一行。08年奥运会时,刘阳在家实验制作奶酪,并亲自给法国代表团的记者品尝。这个实验给了他创业的信心:09年开设了自己的奶酪店,11年加入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从回龙观农贸市场的小小奶酪摊起家,布乐奶酪见证了中国人对奶酪接受程度的巨大变化。
而结合法国传统和北京的本地风土,布乐奶酪塑造了独特的产品和精神。他不仅在奶酪口味上不断创新,还与本地牧场主、奶厂合作,寻找优质的奶源,这种文化的融合使得布乐奶酪在国际大奖赛中屡获殊荣。
手工奶酪和超市里工业化的奶酪有何不同?我们将揭示奶酪的制作秘密,探讨手工奶酪如何像“开盲盒”一样,充满惊喜。与此同时,面对包括软硬、蓝纹、山羊奶、牛奶等等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奶酪,我们应该如何...
Published 01/18/24
节目介绍:
食通社的老读者一定对“扣子奶奶”的大名不陌生:从2021年开始,这位年近60的“老阿姨”选择来到福建的“恶人谷”,自己建房,亲身耕作,从一片荒地中开拓出自己的安身之所,探索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
本期节目,食通社终于有机会拜访恶人谷,和扣子同吃同住,亲身体验扣子几年来“关起门来朝天过”的生活——在四面通风的厨房里和扣子一起做饭,想吃什么就去隔壁的地里现摘,在暖烘烘的火炕旁边品尝扣子自制的发酵食物。
恶人谷在两年中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农场新盖了两栋建筑,扣子作为半路出家的农夫,地也越种越好。在表面的变化之下,她也道出了这些变化内在的理念:在建房时尽量减少对水泥和砖块的使用,盖出了全恶人谷的第一间房子,使得生活在土地上的侵害降到最小。她不断改善,共建造了三间建筑,实现了不仅冬暖夏凉、还可独居会客,甚至还能够晾晒作物的惬意生活。作为“懒人农法”的追随者,扣子尽量种植多年生的植物,甚至稻米也要收两季,她坦言理想是“”种一回就能吃一辈子”。再加上养鸡,种水果,扣子离实现自给自足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在播客中,食通社也问出了我们的关切:这样的极致“生活实验”对社会又有什么影响?
在扣子...
Published 01/18/24
节目介绍:
欢迎收听本期“食日谈”!这是我们与友台“大小电波”的串台节目,也是我们的第一次串台。本期节目我们将和“大小电波”的主播古寺,以及常驻嘉宾南衫一起探索发酵食物充满创意和美味的世界。
本期节目的嘉宾南衫作为巧克力品牌“巧力可”刚刚带着她的巧克力参加了食通社的“酵醒生活节”发酵市集,在那里她见到了很多同样制作发酵食物的朋友以及发酵爱好者。
巧克力虽然常见,却鲜有人知道它也是一种发酵食物。为了讲解可可豆是如何经过复杂的制作变成真正的巧克力,饮食节目的主播们把录制现场变成了一场品鉴会——打开一枚可可果,第一次品尝到可可豆的味道,想象发酵如何改变这种神奇果子的味道。
受过专业训练的南衫让我们领教了什么是“万物皆可品鉴”:即使吃一颗普通的橘子,也可以集中你的嗅觉与味觉,感受它的气味与味道。普通人也许不需要懂得咖啡与巧克力的风味轮,但那种专注的饮食方式,却能够给人带来一种不一样的满足感。
此外,我们还天南海北地聊了许多和发酵有关的趣事:世界各国人民都发明出那些奇特的发酵食物?奶酪的制作过程为什么让北京人古寺想起豆汁和麻豆腐?吊书袋式的发酵流程最终如何败给了微观环境?发酵和农业生产直接...
Published 11/26/23
节目介绍:
本期食日谈节目请来了两位“发酵工程专业”科班出身的嘉宾,玛丽和刘新征,一起聊聊他们是如何从自制精酿啤酒走上了发酵之路。
大学时学习的发酵工程的他们,因为喜欢啤酒,又发现市面上的酒品不能满足口味,开始自己酿制精酿啤酒,渐渐受到朋友们的认可,也因此决定创立自己的精酿品牌——九吋精酿。
在经营精酿品牌之余,他们也到各地采风,探访不同的发酵文化与发酵匠人。他们寻找国内最好的蜂蜜来酿造蜂蜜酒,挑战“臭到巅峰”的臭冬瓜,以及在广西尝试“能泡一切”的酸嘢……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的发酵风味,通过这些食物的窗口,他们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世界的多样性。
玛丽说,在研发米酒时,她亲历了从稻谷种植到酿造的整个过程,这让她深切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在她看来,不管你种植葡萄、大麦、玉米、稻米,还是墨西哥的龙舌兰,都能在各自的自然条件下自发地酿制成酒,这体现了发酵文化的开放与多样。
玛丽和刘新征希望通过产品和记录,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发酵,愿意尝试多元化的发酵食品。在保留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他们引入发酵专业的科研精神,试图通过优化过程来保持传统并提高品质。目前他们已经出版了第一本和发酵文化有关的书《...
Published 11/05/23
节目介绍:
也许你已经听说过自制泡菜、辣白菜或康普茶,这似乎成了当下年轻人的新宠。其实,你可能从未想过,发酵食物其实在我们的厨房中是标配,无论是酱油、醋、酒、奶酪、味噌、腐乳,它们都是发酵的杰作。
本期节目中,食日谈主播和嘉宾孙姗将带你探索充满神秘和令人惊讶的、发酵食物的世界。
作为一名发酵爱好者,在加拿大经营农场的孙姗也遭遇了小农的普遍难题:自己辛勤种植的羽衣甘蓝叫好不叫座,在农夫市集上遭遇激烈竞争。她突发奇想,改用羽衣甘蓝制作韩式泡菜,在市集上受到好评,从此她也在农场上建立起自家的发酵厨房。
事实上,发酵食物的“菌种”,它的英文名与“文化”一词一样都是“Culture”。许多文化都有自己的发酵食物,例如法国的奶酪和红酒,日本的大酱和米醋。中国人说起自家的“家乡味”,记忆里也总会掉出一两样发酵食物。
最近的科学研究显示,发酵食物能够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微妙地影响着人的身体与精神健康。孙姗发现,在加拿大的农夫市集上,人们讨论最热烈的不是买菜卖菜,而是泡
对于发酵新手,孙姗也分享了她的发酵心得,既有以简单的技术、最普通的原材料制成美味辣椒酱的感动经历,也有上百次失败后才成功复刻...
Published 10/15/23
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中,食日谈邀请了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博士璐璐作为嘉宾,来一同探讨饮食中的一大话题:甜味与代糖。
近来,关于甜味剂可能致癌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我们的讨论中,我们将探索这个问题的真伪,同时也会深入了解“代糖”这一概念。无糖可乐、陕西人的家乡记忆“冰峰”饮料和话梅里都有人工代糖。当我们提到“代糖”时,究竟是指哪些东西呢?是指糖醇、天然甜味剂还是人工代糖?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不同的甜味替代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天然代糖和那些虽然名字中含有“糖”字,却并非蔗糖的其他糖类。这种复杂的分类让消费者面临着巨大的认知挑战。
我们也会探讨为何我们害怕糖,以及糖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高热量、皮肤状态变化、蛀牙和糖尿病风险等等。同时,我们会追溯代糖的历史。实际上,代糖的历史比我们想象中要久远,从1879年诞生的“糖精”开始,一系列代糖产品不断涌现。然而代糖是否能够有效减轻糖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对糖尿病患者和儿童蛀牙有所帮助,但对于一般人是否真的有太大影响呢?
我们可能也会发现,代糖味道的可乐有些奇怪。事实上,为了模拟糖类的口感、色泽和其他功能,食品中常常混...
Published 08/21/23
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食日谈主播们邀请到了老朋友,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舒萌。我们将以舒萌撰写的热门文章《冰箱越大,吃得越差?美国中产冰箱里的食物体系》为切入点展开讨论。为什么好像象征着家庭富足的大冰箱,实际上却反映出食物的匮乏?
主播和嘉宾分享了她们在美国各自的亲身经历,开启了一场美式饮食方式的“吐槽大会”:超过30分钟的购物距离、巨大超市里巨大的包装食物、昂贵的绿叶菜等因素,这些都造就了美国人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引发诸多健康问题。美国中产以上社区超市中新鲜但昂贵的蔬菜的出现,让食物的区别又承载着阶层和地区的分化。
但同时,美国多种多样的另类食物选择也令人羡慕。从在农夫市集买姜的奇妙探索,到康奈尔大学学生会组织的小农商超的运作,事实证明“非主流”模式能够在美国饮食转型的浪潮中,提供好吃、健康、新鲜的本地食物。
相比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白人饭”,主播们感叹中国拥有本地农贸市场和菜市场,简直是一种被忽视了的幸福。但是同时我们也担心,近年来中国的饮食消费是否也在逐渐向高盐糖脂的压力饮食靠拢?在工业化食物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是否拥有一根被驯化的舌头,失去了对好味道的认知?
在庞大的体系...
Published 06/25/23
节目介绍:
2022年,“科技与狠活儿”这个词流行起来。通过网红博主的夸张表现,大众消费者再次重视起那些藏在日常食品中的添加剂——不是“苏丹红”“塑化剂”这一类绝对有害的非法添加剂,而是那些“合法,但没必要”的食品添加剂。
在这期节目中,食通社的两位主播邀请嘉宾孙霖和我们一起聊聊这一话题。
做酱油可以不用一粒黄豆,最简单的白吐司之中含有十多种添加剂……用于防腐保鲜、调味、调色、调香和调质地的人工材料,共同努力“模拟”出了天然食物的模样。
然而,在食品工业出现之前,人们也能够通过烹饪、发酵等方式实现类似的效果。在第一粒味精(谷氨酸钠)诞生之后,那些漫长的、费工费料的天然加工过程,比如发酵和吊高汤,从此就有了更简便、更便宜的替代做法。
以浓缩替代沉淀,以重口味安抚日常的巨大压力,难道就是近百年来高速发展的人类社会所要走向的必然?我们又是否清楚这种替代导致的代价?
而每一个在这样快节奏生活中难以停下的人,如果可以抽出一点时间看一看食品的配料表,是否是一个让我们挣脱社会时钟、找回自我的契机?或许本期节目能带给你一些前所未有的启发。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孙霖:传统饮食文化及有机饮食研究...
Published 0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