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食日谈主播们邀请到了老朋友,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舒萌。我们将以舒萌撰写的热门文章《冰箱越大,吃得越差?美国中产冰箱里的食物体系》为切入点展开讨论。为什么好像象征着家庭富足的大冰箱,实际上却反映出食物的匮乏?
主播和嘉宾分享了她们在美国各自的亲身经历,开启了一场美式饮食方式的“吐槽大会”:超过30分钟的购物距离、巨大超市里巨大的包装食物、昂贵的绿叶菜等因素,这些都造就了美国人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引发诸多健康问题。美国中产以上社区超市中新鲜但昂贵的蔬菜的出现,让食物的区别又承载着阶层和地区的分化。
但同时,美国多种多样的另类食物选择也令人羡慕。从在农夫市集买姜的奇妙探索,到康奈尔大学学生会组织的小农商超的运作,事实证明“非主流”模式能够在美国饮食转型的浪潮中,提供好吃、健康、新鲜的本地食物。
相比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白人饭”,主播们感叹中国拥有本地农贸市场和菜市场,简直是一种被忽视了的幸福。但是同时我们也担心,近年来中国的饮食消费是否也在逐渐向高盐糖脂的压力饮食靠拢?在工业化食物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是否拥有一根被驯化的舌头,失去了对好味道的认知?
在庞大的体系之下,个人能够有不一样的选择吗?我们能通过集体行动塑造我们自己的食物选择吗?如何在社会时钟的规训下保持自我,并尝试寻找创造另类脚本的可能性呢?怎样吃饭才能维持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吧!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舒萌:食通社常驻作者,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坚定的反“白人饭”主义者。
天乐:食通社编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被生态小农的好食材拯救的懒厨子,最近忽然意识到,最常做的菜式里,有一半可以被归入“白人饭”。
万琳:食通社同事。从没想过后来会在一个关注吃的机构工作,这可能也归功于长达9年的异国生活经历。
王昊:食通社编辑。本期节目中唯一没有去过美国的人,但从吃的角度看也许是种幸运。
时间轴
00:33 舒萌为食通社撰写的热门文章《冰箱越大,吃得越差》受到读者欢迎:冰箱大好像是件好事,但背后反映出美国饮食的什么问题?
02:38 什么原因成就了美国人装满预制菜的的冰箱:超过30分钟的购物距离、巨大超市里的超大份包装食物、昂贵的绿叶菜……
06:41 美国中产以上的社区超市里,开始出现新鲜但昂贵的蔬菜。消费者偏好的区别,也承载着阶层、地区的分化。对比美国那些无法吃到新鲜蔬菜的“食物沙漠”,中国还有本地农贸市场、菜市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12:54 令人震惊的“白人饭”:装在小盒子里的胡萝卜条、黄瓜条、沾点酱就是一餐。早年间对美国的想象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消费天堂”,亲身去到美国后才发现饮食更加匮乏。
19:12 在美国哪里都找不到的姜,在农夫市集上找到了。
21:52 康奈尔大学学生会组织的小农商超:帮学生提供平价食物的选择,也帮助当地小规模农场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在主流供应体系之外,我们需要另外的销售模式来提供好吃、健康、新鲜、本地的食物。
25:03 吃完垃圾食品后再来盘沙拉:你也为了“健康饮食”购买过“赎罪券”吗?
28:55 吃肉过量的不只是美国人,根据数据统计,中国人也同样肉多菜少。为什么国内吃播中都是吃加工食物?炒年糕、火鸡面、奶茶吨吨吨……为什么压力越大,饮食就越趋向充满“盐糖脂”本能的饮食?这样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