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这期节目里,食日谈主播来到了浙江桐乡,跟着返乡青年于建刚去拜访他出生、长大又回归的村庄,去看村里最后一亩杭白菊及背后的生物多样性和江南文化,还有他家养蚕缫丝做蚕丝被的现场,刚刚腌下的榨菜……
作为一位江南农家子弟,于建刚考上了大学,进入了知名外企从事广告行业,这一切似乎都通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为什么他会选择和爱人返乡,从事生态农业?
于建刚也属于返乡青年中的“异类”,他认为养蚕缫丝、采菊晾茶这些农事,就是为了“表明自己是谁”。他也说,在新的一波返乡青年眼中,乡村的价值被其他“更大的声浪”盖过了。那么他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返乡青年的区别?他所坚持的价值究竟包括什么?
最近,因为土地承包和道路的拓宽,于建刚的家庭农场也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对于未来他又有什么规划,能找到他理想中乡村生活的新出路吗?当农业文化逐渐成为艺术家的题材时,于建刚又在计划什么新鲜的尝试?
以往总是以文字出现的于建刚,这次将在播客中讲述返乡后的观察与思考。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于建刚:在江南的丝绸村庄正河浜出生、长大,2008年大学毕业,在北京从事品牌咨询的工作。因为对三农问题的关注,2011年辞职,成为小...
Published 04/25/23
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是食通社负责气候变化与生态小农调研的启华和两位嘉宾在内蒙古阿拉善的沙漠里录制的。2022年8月末,三个人坐在腾格里沙漠绿洲里的一棵大树下,你或许能在背景声中听到呼呼的风沙,鸟叫的声音,时不时还有蚊子苍蝇跑过来,发出细微的嗡嗡声。
这期节目的两位嘉宾,一位是毕业于北师大的生态学硕士马彦伟,他创办了“阿拉善致良田生态农场”、希望通过种植蜜瓜来改善沙漠环境,另一位是甜甜,她从生活工作八年的上海出走,参加了食通社的生态农业实习生计划,来到致良田农场实习。
创业8年,沙漠里的生态农场经营状态如何?休一个农场里的间隔年,对年轻人的生活能有多大程度的改变?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马彦伟:一个在沙漠边上的有机农夫,...
Published 02/17/23
节目介绍:
2021年,暴躁老农在线种地的真人秀纪录片《克拉克森的农场》的第一季在豆瓣获得了9.6分的高分。今年2月10日,这部剧的第二季又要开播了。
曾经当过世界上最有名的汽车综艺节目《Top Gear巅峰拍档》的有钱老头杰里米·克拉克森,...
Published 02/10/23
节目介绍:
2022年,食通社的播客“食日谈”上线,并在这一年播出了12期。在过往的文字和活动之外,食通社终于可以用声音的媒介和各地的朋友们交流。令我们最开心的是,有1400多位听众在平台上订阅了我们,特此感谢。
这一次,新春到来之际,在食通社的办公室里,编辑部全员到齐,围绕“请回答2023”的主题,回顾过去的2022年,也聊聊对2023年的期待。
如果用一个字描述2022年,也许就是“封”。食通社也有六位同事曾经被一起封控在办公室里7天。虽然解封才两个月,但在我们的印象中,那似乎已经成为一段遥远的回忆。
站在烈烈“封”中,有同事在这一年里解锁了做康普茶、酸奶、泡菜、包子、馒头等等食物的新技能;还有的同事为了感受自然,几乎每周末都带着自己做的面包,在北京的野山上度过;也有人思虑再三,在封控顶峰时期走出国门,去往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硕士课程……
畅想放开的2023年,大家又有什么样的新年计划?我们分享了各自的规划,自嘲永远不能实现“十大新年计划”,或许也能对你有些许启发。
同时,本期节目全程高能,包袱不断,精彩程度远超春晚。谁对同事的评价逗笑了所有人?谁做着项目却被项目带走了心?谁的...
Published 01/20/23
本期介绍:
许多孩子不了解他们盘中的食物是哪里来的,他们也许会说,是在商店买的。
在疫情之下,种菜做饭这样原本被“外包”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又重新回到大家的生活之中。在城市的周围,在城市的周围,野餐、露营这样的“自然教育”又流行起来。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之中,乡土和自然这样的概念对于当下的中国家庭和孩子们来说,到底是一阵风的流行,还是返璞归真?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马兰,自然名“柳兰”,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森林幼儿园负责人。2014年起创建亲子、周末、体验型森林幼儿园项目。自然体验师,无痕山林Trainer,全国自然教育网络培训讲师。
家长说她“比孩子玩得还高兴“,引导员说她是个开心果,自称是个内向的人儿。
#本期主播
晓晶,正在努力学习食物与生物多样性的食农新人,两个小朋友的妈妈。成为一个大人太久之后奇怪地发现,无论去到哪里,小朋友最喜欢的还是玩沙子和踩树叶。
森林班里家长孩子一起来玩,对孩子们来说是天然的游乐场,对大人来说也许是找回童年的一种方式。
其实,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玩具,石头也可以被孩子们玩出花样。
在农场班里,种、管、查、收、做都经历一遍,体会农时农景、农...
Published 12/31/22
节目介绍:
过去这两三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性,返乡种地、移居乡村这样的话题也成为媒体热词。
2022年的夏天,食通社来到广州北边的银林村,和这里的返乡青年和新村民们聊了两期播客。
银林村吸引了不少新村民来这里劳作、生活甚至互助育娃。在本期中,我们就和在银林村生活的两位“新村民”——年轻的静雯和子敏聊了聊,她们为什么选择来到广州这个乡村农场生活?在农场里开咖啡馆经营得好吗?她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成本究竟是一种什么情况?
我们也想知道,乡村为他们提供了哪些城市无法提供的条件和环境?在农场的生活让她们的观念有什么样的变化?新村民和老村民之间能形成新型的社群关系吗?
所有这些疑问的回答,还有更多生动的、有趣的体验,都在本期节目之中,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新的输入,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静雯:人类学流浪人,目前在广州乡村流浪,尝试“三分种地、三分人类学、三分赚钱”的“三三三生活”。食通社首届生态农业实习生,后作为撰稿人在食通社发表多篇文章。
子敏:游移在中澳之间,因好奇心读完中医本科,也在寻找朝九晚五还房贷之外的生活。在银林村里度过了疫情最严重的几...
Published 12/17/22
节目介绍:
过去这两三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性,返乡种地、移居乡村这样的话题也成为媒体热词。
2022年的夏天,食通社来到广州北边的银林村,和这里的返乡青年和新村民们聊了两期播客。
在本期中,我们和银林村首先返乡从事生态农业的郭锐一起聊聊他十几年的经历。今年,郭锐在夏季的农闲时节在北方“流浪”40多天,拜访了多位熟识的生态农人,既是探访朋友,也是切磋学习。
银林村吸引了不少新村民来这里劳作、生活甚至互助育娃。我们也想知道,乡村为他们提供了哪些城市无法提供的条件和环境?新村民和老村民之间能形成新型的社群关系吗?郭锐又为什么会欢迎这样一群人来到他的农场?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郭锐:2009年回到家乡广州从化银林村开始做常规农业,2013年在沃土工坊的支持下开始转型做生态种植,逐步建立了以堆肥改良土壤,保护性耕作的生态种植方式。
郭锐也是另一档关注自然生活与生态农业的播客“团力结构”的常驻嘉宾。
#本期主播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作为一个关心食物,但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里人,一直在向农民学习。
王昊:食通社编辑。出差一路上道听途说,...
Published 11/20/22
节目简介:
接续上期,食日谈的两位主播王昊、天乐和清北消费合作社发起人金海兰在本期节目里讨论了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和她的思想。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阿伦特?在著名的“平庸之恶”之外,她的思想还有哪些能够用来分析当代社会?行动、公共领域、承诺与宽恕、对世界的爱,都是本期提到的关键概念。
阿伦特的思想不仅是一种理论,也在鼓励行动者前行。受到阿伦特感召的金海兰,如何看待清北消费合作社和阿伦特思想之间的联系?我们个人又能在今天又有什么行动的可能,能够和他人产生联系,对世界有所改变?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金海兰:清北消费合作社发起人。清北消费合作社(TP Coop),即“清北靠谱生活” ,是以清华、北大的教职工群体为核心的生活者们所发起的共同购买安全食材、支持有机农业、友善土壤环境的合作社事业。
#本期主播
常天乐:食通社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虽然碰壁无数,但仍然坚持用团结经济的理念连接生态小农和市场,探索不剥削自然和生产者的商业模式。
王昊:食通社编辑。平时也是有机食材的消费者。
时间轴
00:20 上期回顾
04:02...
Published 10/29/22
节目简介:
当我们提起“合作社”的时候你会想起什么?你可能会想起父母曾提过的农民的“供销合作社”,也可能对此没什么概念。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来到由北大清华这两所大学的教职员、家属发起的“清北合作社”。这是一个既方便消费者共同购买健康食材,同时也支持农民从事生态有机农业的消费者合作组织。
食日谈的两位主播王昊、天乐和发起人金海兰聊聊,在已经拥有便捷商业服务的当下,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合作社这样的消费组织?清北合作社的参与者们想要通过“消费”实现哪些不一样的价值?原来我们也可以通过“消费合作”参与公共生活,进而影响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金海兰:清北消费合作社发起人。清北消费合作社(TP Coop),即“清北靠谱生活”...
Published 10/16/22
节目介绍:
这一期「食日谈」节目里,食通社的天乐和王昊依然人在路上,和嘉宾罗立双一起拜访农友。在途中,罗老师向我们谈起了他自己的故事。
曾经从事农资推广的罗立双,因为看到广东有大面积柑橘类果树患上“果树癌症”黄龙病,投入到黄龙病的研究当中。曾经以为用药物就能“解决问题”,治好果树的疾病,但罗立双发现,如果没能解决果树的免疫力问题,黄龙病还会卷土重来——随着农药化肥的投入越来越多,直到土地再无养分可用,果树也丧失了免疫力。
成为“黄龙病专家”的罗老师,开始走进田地,为农民做技术培训。为什么果树得病了,农民不知道怎么办?为什么想学到真技术这么困难?在长期困顿的农技培训体系中,讲真知识的罗老师成为了农民眼中的“明星讲师”,课堂场场爆满。此后,罗老师又投身公益机构,专门为从事生态种植的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在这一路上,罗老师始终相信,重要的是,让农民自己学会观察植物,自己做植物的大夫,而不需要盲目施用农药化肥这样的猛药。
最近,他还在大型农企中开始实验大规模生态种植的可能性。他想用事实证明,更生态的种植方式不意味着牺牲产量,从长远看,二者殊途同归,因为健康的土壤和植物,对于产量和环境都有益...
Published 09/25/22
节目介绍:
“吃蘑菇”好像是生活里的一件小事,但是提到去云南吃“菌子”,似乎是一件又神秘、又昂贵、又好玩的大事。无论是松露、松茸,还是其他不常见的“菌”,这些来自云南的“野生菌”伴随着日渐发达的冷链物流体系和一系列都市传说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菌子”到底哪里好吃?它们为什么这么贵?吃菌子真的会“中毒见小人吗”?
在本期播客中,主播天乐前往昆明,跟着两位研究菌子和食物的人类学家逛了逛国内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木水花市场”,大开眼界,咬咬牙买了平生见过的最大的松露,但也经历了一场让人不甚愉快的讨价还价。
图说:云南木水花野生菌市场
菌菌(左前)和铭旋(左后)在昆明的木水花野生菌市场。
从市场回来,天乐和两位人类学嘉宾一起聊了聊“野生菌”这种最近流行的食物和一系列令人好奇的问题。录完播客,三人带着采购的松露,去了食通社在昆明的据点“土生食馆”,吃了一顿横豪的野生菌大餐。
图说:这其实是我们的播客“食日谈”录的第一期节目。
有纪录片经验的机智的人类学学徒铭旋(右)还教了我们一招:把口罩放在话筒上,能有效降噪。
嘉宾介绍:
常天乐 |...
Published 09/04/22
节目介绍:
当我们说菜市场“新鲜”、“有烟火气”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为什么时尚品牌Prada、经济学家、书法家都要和菜市场搞联名?
“菜市场”是一个近在咫尺的词,也是一个带点浪漫主义的遥远的词。
本期节目里,我们和专业研究菜市场的钟淑如“皮蛋”老师以及自由撰稿人任其然,从菜市场的个人化体验聊到菜市场里的经济学,还探讨了菜市场与城市变迁的关系,以及菜市场是否正在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
上海曾经最大的菜市场-三角地 (图:高尔强)
93年大木桥路的马路菜场 (图:高尔强)
嘉宾介绍:
任其然
自由撰稿人,曾任文化记者和国际新闻编辑。
嘴上强调食材和风土,但实践中已经适应了被工业化饮食统治的一日三餐。
皮蛋:
就职于中山大学,研究菜市场的人类学家。
曾经的菜市场打工人,当下喜欢到菜市场买猪杂的学术搬砖工。
本期主播:
食通社编辑 王昊
每周买菜的厨房爱好者,但还是摸不清的菜市场门道的小白。
时间轴
l 现场音:@广州 侨怡苑菜市场 0:17
南方菜市场摊主帮忙剁鸡指甲、烧鸭毛、起鱼片的精细服务震惊北京人一整年
l...
Published 08/14/22
节目介绍:
2022年春天,上海这座庞大、美好的城市因为疫情的原因陷入停摆,将上海以黄浦江为界分两浦东、浦西区分管理,也被大家称为“沪式鸳鸯封”。而一个月后,北京也因为城中心东、西城被周边需要封控的城区包围,获得了“京式铜锅封”的名号。
这期节目中,食通社的两位北京市民请来了两位上海市民朋友,在线上聊一聊上海这两个月来疫情居家的真实情况:比如每天吃什么,周期式的焦虑如何平复,给北京及其他地方的朋友的囤货建议等等。而北京正在经历管控和做好被管控准备的两位食通社同事也谈了上海封控对她们的影响,以及自己遭遇封控后的生活日常和心态变化。
聊到最后,这四位年轻人虽然都经历了愤怒、沮丧、焦虑、无奈,但也因为隔离在家,更加明白什么才是生活的必需品,并且在两周到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掌握了新技能,习得了新的好习惯。
在京沪两地疫情出现拐点,大家似乎都看到了解封的曙光之际,重新回顾这段生活,不仅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自由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申必人/...
Published 05/29/22
本期内容
你吃过“乡下养的土鸡”吗,它也许是外婆专门为你养的,或者长途跋涉“进山里”帮你买到的;或者你曾经在菜市场见到过本地的农夫“自己种的菜”?是否想过这样的“特殊食物”背后,是在规模化农业之外的另一种生态?
农村家庭都喜欢会在房前屋后,或自留地上留一点地方种菜,我们或许可以管它叫“家庭菜园”。这类田地一般都不会打药,和商业化种植完全不同。这种差异背后体现怎样的观念与独特价值?
家庭菜园的变迁也是窥见乡村社会变迁的窗口。理解了它,我们也能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在公路边、荒地上、犄角旮旯一切可能的地方种菜。
这期节目我们就带大家一起去农民的“小菜园”看一看,进一步“了解我们的食物”。
嘉宾介绍
方平:广西民族大学讲师。
因曾在京学习食物体系转型问题,而适应了面食生活,当然,这不影响时刻能做出正宗老友粉的手艺。食通社也曾发表过他考察以色列的农业的文章《在死海里寻活水(上、下)》。
沈叶:活力农耕
曾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工作,后搬迁南方用活力农耕的方式改良农场土壤,并参与老品种种质的保育,带着对儿时家乡自留地的眷念,开始改造自家小院为菜地。
食通社...
Published 05/14/22
本期内容:
最近大家可能都会扪心自问一个问题:我们真的需要囤菜吗?怎么囤?如果封闭在家怎么安排一日三餐?
2022年4月,我们也关注到了从上海蔓延到全国的“囤菜”现象,在这期节目里,编辑部同事们现身说法,也访谈了几位在全国各地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过封闭、封城的朋友,分享了自己处于单身、合租、小两口、一家三口等不同生活阶段下的“囤菜攻略——健康和美味不矛盾”,“零基础新人大厨做饭攻略”以及“家庭自制食物101”等不完全指南。
虽然我们聊了很多如果疫情更加严重我们应该怎么做的内容,但是我们希望疫情还是可以尽早结束。而这些思考会成为开启新生活的某种起点,珍惜食物,与周围的人建立新的关系,拥抱每一天。
出品食日谈播客的“食通社”从2020年开始就推出系列文章,介绍中国和世界各地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食物供应问题。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或者我们的公号“食通社”和我们分享大家今年在疫情阴影下生活的经历和思考。当然,我们也呼吁大家理性囤菜,避免浪费,友爱互助。
嘉宾介绍:
#本期主播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常年在家囤积各类食物和酒水,随时封闭一个月能吃好,两个月饿不死,可能是...
Published 04/19/22
经历了近些年疫情隔离的特殊日常,每日蔬果都需要抢购的经历让人重新开始思考我们与食物的关系,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阳台农场”这样的概念又开始被讨论:我们每天的一日三餐,如果可以自己种植,应该是一种特别的体验。为此,我们开启了访谈在城市各处的“都市农夫”这个栏目。
在北京繁华的东三环,有这样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小小的菜园,过上了“大隐隐于市”的日子。这样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在四季分明的北京种菜是不是高难度的hard模式?只有一个小小窗台的都市人,怎么能开始拥有自己的“菜园”?
这些问题,我们都在本期节目内丢给了本期嘉宾,在北京CBD打理自己的一米菜园的王珏。听听这期节目,或者就有可以着手起步之处,那么就一起戳开“播放键”吧。
嘉宾介绍:
#特邀嘉宾
王珏(王有枣),在环保机构从事气候变化的公众行动动员工作,朴门永续助理设计师,“CBD一米菜园”视频号料理人
#本期主播
泽恩:曾经的哲学系学生,食农行业新人,希望今年能拥有自己的阳台小菜园
晓晶:没能继承母亲房顶种丝瓜技能的平凡都市人,泛曲艺(含脱口秀)爱好者
时间轴
01:17...
Published 04/05/22
#本期主题:
有这样一个乐队,名字叫「瓦依那」,它没有固定的乐手,当需要录歌和演出的时候,就找几个当时正好有时间的音乐人凑起来,带上乐器就能表演。这个和五条人曾经互相暖场的乐队,在网易云音乐上只有2500个关注。(你可以去搜一下他们)
瓦依那乐队成员们过着「半农半X」的的生活。名叫「岜农」的乐队主唱生活在广西乡下,在务农种田之外,这里的X,有时候是“写诗”,有时候是“做设计”,有时候是“唱歌”,也包括为食通社的播客“食日谈”挑选制作片头和片尾音乐。
2021年11月,当我们和他在广州的丰年庆上遇见时,他当时的搭档,同为广西音乐人的十八每年在农忙时回乡之外,有半年时间在桂林漓江边的街头卖唱,也每隔一两年到西藏生活。
这期节目里,我们和瓦依那乐队的主唱岜农以及乐手十八聊了聊关于“两个在城市生活的人为什么要回归乡下种田”、“我们的乡村消逝了吗”、“唱歌对现代生活到底有什么用”等各个问题。
同时,我们还录了两首瓦依那乐队的现场演出,你可以在这期节目的中间和结尾听到。
#特邀嘉宾
岜农:瓦依那乐队的主创兼主唱。
出版唱片《那歌三部曲》、《没有名字的河》等。201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把...
Published 0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