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海岛教育事业?是什么样的人亲手添置一树一石为孩子们打造出美丽校园?是什么样的人将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带着好奇和敬佩,我们开始了“寻找温州最美老师”之行,走进乐清市雁荡镇西门岛,走近海岛寄宿小学校长施达军。 回想当年之所以去当老师,施达军坦言是受了老师的鼓励,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为师范生委培对象,从此他和海岛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1990年,他师范毕业,被分配到西门岛南岙山村小学。学校是石头瓦房,没有一个像样的窗户,老师一天要上好几门功课,又是复式教学。在这样破旧偏远的学校教学,一开始施达军心理难免有失落感,但他并没有离开的打算,只知当老师要对孩子们负责,让自己尽快适应这样的环境。于是他认认真真上课,课间和孩子们一起嬉戏,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成了一个快乐的孩子王。 1995年,施达军被任命为雁荡镇海岛中心小学校长。工作几年,施达军对岛上的教育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当时是一村一校,校舍破旧,师资薄弱,学生数一年比一年少。“我们当老师的,如果还有地方可以改善却不去做,那是绝对不行的。只有努力了才能问心无愧。”施达军内心的责任感使他无法坐视这一局面不理,他认真思考着海岛教育的出路,几经深思熟虑后,最终冒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并校办学。但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却不那么容易,2000年教育创强工作在雁荡镇全面铺开,施达军期待了5年之久的并校工作才真正开始启动。他被当地政府抽调为新校筹建组成员,开始了辛勤的奔波。声音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象山渔民号子,由传统渔业生产上的渔民号子和海洋运输业中船工号子等组成,统称渔民号子。它是渔民、船工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自发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和强烈的海洋生活气息,充满着渔民(船工)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雄壮、豪迈、朴实、奔放的个性。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Published 08/10/18
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海宁市许村镇以翁埠村为中心,举行元帅庙会民俗祭奠活动,活动波及周边的镇、村及桐乡、余杭等地,是浙江省涉及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的民间庙会之一。元帅庙会的起源,相传一位温进士为教育和挽救百姓生命,以投井献身来证明井水有毒,人们感念他的恩德,为他建造了元帅殿,并按其形象塑造了面色紫黑的菩萨供奉庙中,将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温进士的忌日)定为元帅庙会的迎会日。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曾为临平、海宁一带最盛大的庙会。声音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Published 07/27/18
长春电影制片厂当年拍摄的纪录片《人民新旅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苏联红军打开监狱大门,释放被关押者,由于语言不通,苏联军官双手合十轻轻贴近脸颊,做了一个回家休息的动作,无声的语言传递着自由的信息,久违的微笑浮现在了历尽苦难的人们脸上。这座监狱就是有“东方奥斯维辛”之称的旅顺日俄监狱。旅顺日俄监狱博物馆馆长姜晔:“姜晔:当时日本国内的很多监狱、包括台湾嘉义(监狱)和韩国其他一些监狱的看守要上岗,都需要到旅顺监狱实习两个月,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格。1902年,沙俄在殖民地旅顺建起了一座小型监狱,1907年,日俄战争的获胜方日本接管和扩建了旅顺监狱,使之成为当时东亚最大的一所监狱。在日本使用的38年...
Published 1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