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蒙古史之鮮卑帝國篇-段部鮮卑、宇文部鮮卑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蒙古語族的鮮卑人征服北中國與蒙古高原 鮮卑,讀音為Xianbei,蒙古人稱之為Xianbi,祖先是被匈奴冒頓單于擊敗的東胡部族。在匈奴崛起強盛之前,東胡勢力雄霸中國北方與東北,是最大的游牧部族聯盟。《史記》記載冒頓單于在位初期「東胡強盛」,必須將所愛的妻子(閼氏)贈送給東胡王享用,受盡屈辱。 烏桓崛起與沒落 漢朝初年,匈奴在崛起的過程中以致命一擊,擊敗了當時強盛一時的東胡與大月氏,稱雄獨霸蒙古高原。東胡被擊敗後,一部分部族併入匈奴成為附屬種族,一部分避讓匈奴威勢,遷居烏桓山和鮮卑山,演變成為烏桓和鮮卑二族,然仍只能聽從匈奴指揮。 烏桓較接近漢朝邊境,在漢武帝時就歸順中國漢朝,漢朝也設置「護烏桓校尉」率兵管理、保護並控制烏桓部族。 王莽建立新朝時,因為濫殺烏桓人而導致烏桓舉族叛亂重新自立,並投入匈奴的懷抱。但顯然匈奴也沒有善加對待烏桓,在西元85年東漢聯合周邊所有民族共擊匈奴的北征行動中,烏桓積極響應進攻匈奴,因此東漢重新改變政策,對烏桓改採羈糜懷柔之策,重設「護烏桓校尉」,命令烏桓在遼東地區為漢朝保衛邊疆安全。 一直到漢末三國時期,烏桓騎兵還是活躍在中國北方的一股強大勢力,受到曹操的重用。 鮮卑崛起與一統草原 至於與烏桓同屬東胡一族的鮮卑,主要活動範圍是在今日內蒙古赤峰市東部阿魯科爾沁旗哈古勒河附近,和遼寧西北部。鮮卑在匈奴與中國漢朝持續數百年戰爭中漁翁得利,最後取代匈奴,成為蒙古草原的新一任統治民族,這也是一種天命。 鮮卑在西漢時代因地理隔絕,並未與漢朝有官式接觸,而是處於匈奴附屬部族的地位。一直到東漢光武帝建武21年(西元45年)鮮卑在匈奴指使下進攻漢朝遼東地區,遭漢軍擊敗,才開始與漢朝互通往來,甚至在東漢的漢匈交戰中開始站在漢朝那邊,攻擊匈奴人。鮮卑也很聰明,知道西瓜哪邊比較大,東漢時期漢朝大多數時間都是壓著匈奴打的。 西元48年南北匈奴分裂,南匈奴南下歸附中國東漢帝國之後,鮮卑勢力逐漸滲透入匈奴帝國故土,與北匈奴為敵,結盟中國,甚至鮮卑騎兵還協助東漢驅逐北匈奴勢力。 鮮卑上承匈奴之宿敵古蒙古語族之「東胡部族」,在匈奴勢力離開蒙古高原後,順利地在西元二世紀時侵入並攫取蒙古高原的地盤,也順便收編了沒有隨匈奴西遷或南遷的十餘萬人口之各中小型部落,建立鮮卑帝國。當時的鮮卑首領檀石槐(?-181AD)統一號令鮮卑各部,建立鮮卑王廷於高柳(今日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轄下商都縣),號令北方,無有不從,一時之間成為北方草原最強大勢力。 圖-鮮卑帝國王廷所在地彈汗山,今中國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大青山 檀石槐建立的鮮卑帝國,就像其他草原民族一樣,曾經多次南下搶略東漢北境之幽州、并州、涼州,等於整個中國北方由東到西的邊界再度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強大威脅,不輸當年匈奴帝國之威勢。這也證明東漢朝廷拒絕南匈奴返回漠北的決策是正確的,任何控制漠北的部族,都有南下搶掠的驅動力,這是受環境與物資影響的驅動力,任何民族處於該位置都會做出同樣的決策。 東漢作為一個曾經戰勝並驅逐匈奴的王朝,不會輕易對北方游牧民族讓步。因此西元177年,東漢帝國派軍三路北上反擊鮮卑帝國,夏育將軍從高柳(今日山西陽高)、田晏將軍從雲中郡、臧旻將軍將軍與南匈奴單于從雁門郡三路出擊鮮卑,每一路都有萬騎以上之兵力,出塞兩千里,結果被鮮卑全數
More Episodes
中美對抗從地表延伸到太陽系 2024年6月6日是一個無比繁忙的一天,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籌劃已久的「星艦太空船搭配超重級推進火箭(Starship + Superheavy Rocket)」第四次試射順利發射升空,火箭推進段實現重返,星艦太空船也測試重回大氣層之艦體與防熱隔離層是否安全,測試結果成功,為未來星艦火星計畫大規模發射取得綠燈。 圖-星艦四發射前(SpaceX網站)...
Published 06/09/24
城揚建設新推出的「陽明第一廳」 緊鄰三民區的明星學府-陽明國中 46~52坪,每層四戶兩部電梯 最適合有換屋與置產需求的你 讓生活中充滿書香、運動風,滿足食衣住行的消費需求 城揚建設 陽明第一廳 07-384-2888 https://bit.ly/3y7SoFB ----以上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伊朗軍方調查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搭乘直升機墜毀身亡的事件後,初步報告顯示,截至目前為止沒有發現謀殺或攻擊的證據。 路透社報導,萊希曾被視為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Published 05/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