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人類太空事業發展歷史-中國航天事業與中國火箭軍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人類從有智慧開始,就對天空中的日月星辰感到興趣,日月因為其有規律的升起與降落,成為了人類計算時間的標準;星辰的運行軌道與亮度閃爍,成為在海洋上指引方向之憑藉,甚至還被人分別星座,賦予不同的傳說故事與意義。 1.1 古代中國天文學 天文學中的天象變化,也成為古代朝廷的大事。比如獵戶座天狼星,代表著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徵兆;比如彗星出現也是凶兆;日食與月食發生時,還得要拿著鑼敲以把天狗趕走。古代曆法也多是依照星象變化的規律而制定,埃及人、馬雅人、中國人、希臘羅馬人都很注重曆法,認為天象的變化會對應地面上人事的變化。因此,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以便及早處理憂患。中國在漢朝時期,就製作出觀測天象的渾天儀,渾儀用來測量天體球面的座標,渾象則是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兩者組合就是用來解釋渾天說的儀器。 中國天文學在漢代有「蓋天、宣夜、渾天」等學派,「蓋天派」認為天是一頂蓋子,天蓋向左旋轉,日月星辰向右旋轉;「宣夜派」認為天無定形,日月星辰自然浮沉於虛空之中,並不附著在天體之上;「渾天派」則認為天如蛋殼、地如蛋黃、天地乘氣而立,載水而行。 其實以上述三派主張來說,竟是已經失傳的「宣夜派」,對宇宙的解釋最符合實際。蓋天派與渾天派都只淺顯地觀察到肉眼可及的事物,並不及於真實宇宙的現象。但是,渾天派流傳下來的渾天儀,可以相當準確地解釋許多天文現象並預測天文現象之發生,道教也傳有28星宿及28位星君,東西南北每一方位有7個星宿,主不同徵兆星象。 1973年於湖南長沙出土的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一塊絹帛,上面有關天文學的知識約8千字,名為「五星占」。當時漢朝人竟然已能將金星、木星、火星、土星這五大行星在天體運作的規律予以總結記載,該書記載了秦王政元年(西元前246年)到漢文帝前元三年(西元前177年)總計約70年中金星、木星、土星運行位置,並推斷出金星會合週期584.4天(現代測量數值為583.92天)、土星會合週期377天(現代測量378.09天)、土星繞日週期30年(現代測量29.46年),數值差異極低,代表當時天文學之精確程度已到了極高程度。此後的欽天監也一直是歷朝歷代皇帝統治的重要諮詢機構,負責天文曆法與星象占卜 。 一直到明、清之交,西方利馬竇、湯若望等傳教士傳入西方天文學,中國的天象學才逐漸失傳或轉換成為算命占卜之用。 對於老天,中國人是敬畏的,認為地上人間,天上有天庭,還有玉皇大帝與各方神明主管著宇宙萬物,對於日月星辰的規律也只是用眼睛觀察,沒有想過要由人親自飛上天去接觸天空的可能。但是,西方科學家卻早在科技還無法帶他們上太空之前,就已經開始從數學、物理、核子物理等,去研究宇宙相關的知識了。例如,愛因斯坦提出之相對論,提出有關光速的定義,以及時間與空間的定義等。因此,人類在今天所跨出的太空腳步,其實在一百年前,就已經奠定堅實的基礎,有待一代又一代的人來繼續將這些研究發展下去。中國雖然在近代基礎科學發展上的經驗不如西方豐富,但是14億人中的聰明才智之士並不少,倘若能有一部分能對天文物理宇宙學進行研究,那麼就有機會在此領域拔得頭籌。 1.2 德國V-2火箭是人類第一個太空飛行器 彈道飛彈之運作原理和火箭相同,是要先由各節推進段一起或連續發力,將彈頭部推升到外太空,在宇宙空間層中,飛行阻力極小,可以飛到極遠處,之後再重返大氣層,
More Episodes
迎接十年一遇的存債良機,富養自己不是夢! 中信優息投資級債【00948B】有「平準金」及「月配息」,小資也能輕鬆跟隊,【00948B】投資就是發! 一同「債」現王者新高度,詳細資訊請見: https://bit.ly/3y7XL7A ----以上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中美對抗從地表延伸到太陽系 2024年6月6日是一個無比繁忙的一天,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籌劃已久的「星艦太空船搭配超重級推進火箭(Starship + Superheavy...
Published 06/09/24
城揚建設新推出的「陽明第一廳」 緊鄰三民區的明星學府-陽明國中 46~52坪,每層四戶兩部電梯 最適合有換屋與置產需求的你 讓生活中充滿書香、運動風,滿足食衣住行的消費需求 城揚建設 陽明第一廳 07-384-2888 https://bit.ly/3y7SoFB ----以上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伊朗軍方調查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搭乘直升機墜毀身亡的事件後,初步報告顯示,截至目前為止沒有發現謀殺或攻擊的證據。 路透社報導,萊希曾被視為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Published 05/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