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送外卖的滑落中产,逐渐消失的凶手侧写〡Newsletter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导航 这是我们第一期短节目,关于好奇心和有趣洞察的月度分享。我们会选择几个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或文化现象,从某个切口进入,尝试给出自己的分析或理解。这个切口可能相对完整事件显得有点边缘,但是我们足够好奇,足够想要分享。 上一期的节目里我们提到,如果去年青年议题备受关注,今年则是“中产滑落”的讨论度更高,无论是影视还是非虚构作品,都强调了这一点。而在各种表达之中,中产滑落之后的一个出路是去送外卖,这是一种刻板印象,还是有其社会和现实基础?过去十年是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大量劳动力涌入这个行业,但与此同时,平台通过层层转包,将劳资关系转为派遣,外卖员是我国2亿灵活就业人员的一个代表性存在。 近两个月,我们注意到各地发生的恶性伤人事件。每次发生类似的事件,舆论场都在讨论“要不要对凶手进行侧写”,本期我们聊了聊罪犯侧写的话题,罪犯侧写的历史脉络是什么?它的作用、争议和伦理风险又是什么?我们还分享了印象深刻的媒体文章和书籍。 短节目除了社会话题的讨论,最后还有一点生活分享。J度过了一个观看大量直播的十一假期,康对在云南饭桌上的对话念念不忘,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能更系统地聊聊直播和缅北。 外卖骑手是一个碎片化的群体,一个匆匆忙忙的群体,一个在工作伦理大转型时代被催生出来的无所适从的群体。他们像夏日的椋鸟,时而迅速聚集,时而四散离去。劳动的过渡感使他们模糊了对未来的规划,却也增加了他们对于把握当下和主动投入的积极性。这样的发现令我既担忧又矛盾。我纠结于劳动的能动性与被动感的两端,却忽然发现,自己的思维困境像极了身为外卖骑手的他们,既迫于眼下的生计,也要时常抬起头,想象一下未来的大致模样。 ——孙萍《过渡劳动》 他们大多聪明但极端自私,看似友善单缺乏真正的情感,貌似绅士实则兽性十足,他们不乏对被害人的控制力但从不控制自身的欲望。他们因聪明而算计、因算计而自信,因自信而无耻,这类怪胎的养成大多源于他们有过一个异常的童年或成长经历。有一个看似正常却问题重重的家庭背景。他们的父母关系大多存在问题,亲子关系具有严重的间隙。 ——李玫瑾(《心理神探》序言) 话题一:中产滑落为什么都去送外卖? 00:43 中产滑落送外卖,是影视刻板叙事还是客观事实? 08:50 外卖骑手研究为何成为这个时代的显学? 13:40 外卖骑手为什么适合影视化展示? 18:00 中产叙事为什么容易引发争议? 25:26 关于中产滑落叙事,我们的满足和不满足 话题二:我们要不要对凶手进行侧写? 42:05 最近发生多起恶性伤人事件,凶手侧写有两种渠道 47:00 对于犯罪分子进行侧写有什么作用? 54:00 高度发达的社交网络,罪犯侧写产生的新伦理问题 52:44 罪案故事背后的性别问题 65:05 从心理学视角进行人物特写的局限性 73:53 这些年印象深刻的罪犯侧写类报道/书籍 碎片分享: 80:46 直播:一个由欲望驱动的巨大财富机器 87:27 云南饭桌上的人类学研究课题 ⛽本期加油站 媒体文章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 《审判》 《不忠:724孕妇诱奸杀人事件始末》 《消失的爱人》 《上海砍杀小学生凶犯一审死刑 黄一川走向深渊之路》 《吴谢宇:人性的深渊》 《弑母者吴谢宇的心理档案》 《陶崇园:被遮蔽与被损害的》 《“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 书籍 《过渡劳动》孙萍
More Episodes
🚘本期导航 由于嘉宾时间问题,长节目延后了。这依然是一期Newsletter节目,关于好奇心和有趣洞察的月度分享。我们就会选择几个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或文化现象,从某个切口进入,尝试给出自己的分析或理解。 本期我们的好奇心主题是近期的三个爆火直播间:大冰语音连线、李诞读信小卖部,以及听泉鉴宝(现改名听泉赏宝)。它们像早期天涯论坛的视频版本,让公共空间里的不可见变得可见,比如底层的痛苦挣扎,中产的背德奇情,以及权贵阶层的金钱游戏。他们覆盖了不同的人群,也使用了不同的媒介交流方式。去年谈及余华和伍佰的重新流行,袁长庚说,年轻人在寻找懂他们的人。到了今年,似乎所有人都在寻找为自己说话的人,不仅需...
Published 11/06/24
Published 11/06/24
🚘本期导航 欢迎来到播客的第一期。疫情后两年,“青年问题”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2023年青年们“一边上岸一边发疯”,狭隘的人生出口不再能负载他们情感与价值观的需求,发疯就成为了人在上岸的过程中的“嚎叫”。而到了2024年,大家说“我的尸体暖暖的”,已经默认问题充分出现,人退到了一个极其后撤的位置,有媒体总结这届大学生为不发言、不社交、不恋爱的“寂静的一代”。 袁长庚曾在南方科技大学任教五年,开设了“理解死亡”“爱情社会学”“失败者的社会学”等和当代青年紧密相关的课程。2022年,他从“内卷”的深圳来到了相对“边缘”的昆明,在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任副教授。我们和他聊了聊他所经历的大学课堂的...
Published 09/23/24